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堪想(93)

作者: 笑不活了 阅读记录

“放开我!放开我!!”许寒哭喊着:“你们别动她!求求你了!你别让他们动她了!!求求你!”

江池箍着他的腰,就是故意去刺痛他:“那怎么行,你打我的那一巴掌我还没还呢。”

“我不舍得打你,可这口气总是要出的。”

许寒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泪湿的眼止不住的颤抖:“不...不...我还你...我任你打...你想怎么打都可以,我还给你...”

他崩溃地想打自己给江池解气,可他被禁锢的太紧,连手都伸不出。

“...你放开我...江池...我真的不跑了...真的不跑了...你放过她吧...”

他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我跟你...去国外...我不跑了...”

江池的眉头现在才慢慢舒展:“早这么听话...也不会白吃这些苦头...”

许寒呜咽一声,泪水流不尽似的,沾湿了半张脸。

第75章 秦苑回忆:结束

自从许寒被江池带走,秦苑就再也得不到他的消息。

她四处打听,寝食难安。

直到一个星期后,她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喂?”

“...是我,秦老师...”

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让她有一瞬间的呆愣。

“...许寒?你是许寒?”

“嗯。”

许寒声音很轻,轻到秦苑都可以察觉到他可以隐藏的疲惫。

这次许寒打电话过来,告诉她,他真的自由了。

江池的父母看不得江池再胡搞下去,将他放了。

现在他已经到火车站,准备离开A市了。

许寒说的轻描淡写,对被抓走的那段时间的经历只字未提,只是道自己这辈子兴许都不会再回A市。

秦苑听着电话里传来呼呼的风声跟嘈杂的人声,轻声问:“那你准备去哪?”

“我准备先回老家看看奶奶。”

许寒脑子到现在还是乱的,他被江池抓了太多次,一次次的教训就像是给他上了一道一道的镣铐,即便现在是真的自由了,他还是疑虑担忧这是不是又一个陷阱。

精神还是紧绷着。

无法再去多想未来的打算,现在只想躲到一个安心的地方疗愈残破不堪的自己。

在临走之前,他给秦苑拨通最后一个电话。

就是想告诉她自己已经没事了,让她不要再担心自己了,还有,为因自己而受到无妄之灾的事情诚心道歉。

他的存在就是一个麻烦,任谁沾上都会倒霉的。

是他的错。

不管是少爷的离开,被江池折磨,奶奶去世...亦或者如今的受到牵扯的秦苑。

他就不应该存在...

秦苑听出他言语中的异样,急忙说:“许寒,你还记得在医院里你答应过我什么?会好好活下去,不要让我失望好吗?”

许寒沉寂很久。

秦苑强迫自己将情绪平稳下来:“我帮你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从未后悔,也不需要你道歉。”

深吸一口气。

“许寒,我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私心...我对你这么好,是因为,我将你看做了弟弟的替身...”

“我才是最应该要道歉的人。”

说到这里,许寒那边才终于有了反应,他受不了别人对他这样放低姿态:“...不,不用道歉...”

秦苑知道有些话说不开,许寒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思虑再三,还是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许寒,我在很早之前就想问问你,你是否愿意当我秦苑的弟弟...”

许寒坐在候车室,听到秦苑的话,眼眶瞬间热了起来。

秦苑鼻头酸涩,小心翼翼询问:“你可否...叫我一声姐姐...”

许寒捂着手机深深低下头,喉头一直在颤抖着。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哽咽着将嘴里意义不凡的两个字叫出口:“...姐姐...”

秦苑的泪水控制不住的落下,可她却笑着:“...哎,姐姐在呢...姐姐在...”

火车就要到站了,许寒马上就要上车。

秦苑知道这次一别,两人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她始终担忧许寒的病情,于是细心嘱托道:“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你的病情只是吃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进行心理治疗,只要你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会帮助你,明白吗?”

许寒为了让她安心,点头应下。

可自此之后,秦苑再也没有了许寒的音讯。

许寒从未给她打过电话,她打过去也从未有人接,后半年就直接变成了空号。

只是每半年都会收到许寒的信件,里面还夹带着对方送她的一些礼物。

这些东西一直都是寄到学校,后来就算是她离了职,也托关系好的老师再给她寄过来。

尽管联系不到人,但知道对方有在好好的生活她也就安了心。

这些年她一直在换工作,换住址,但唯有手机号一直保留着。

她希望能有一天,许寒可以走出迷雾,可以敞开心扉,然后主动出现。

就这样一直等待到现在。

秦苑看着瘦弱的许寒,说不心疼是假的。

明明这么脆弱的人,却又那么的倔强。

“不要自己硬撑,秦姐会帮你的...”

许寒反应很大地摇头:“不,秦姐,你不要插手...我自己有办法解决的。”

当年的事至今还刻在他的脑中,每每回想,他都一阵后怕。

要是当时江池真的不放过秦姐,那这辈子他都会陷进深深的自责与恐慌中,生不如死。

如今,他不想任何人再掺进他与江池的恩怨中,秦苑不能...程虞...更不能...

“许寒,不要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