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们本来是要结婚的(34)

作者: 祝合 阅读记录

他曾经做过最坏的预期,温辞在国外定居,永不回国,他们再不相见,甚至再不联系。

他以为这就是最坏的结果了,但现实比他预想的更加残酷,糟糕到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再也没有了意义。

“我去接我的爱人回家。”

去大使馆接人回家,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头。

老人没有接话的打算,他被一种不安的情愫叨扰,心情也不再轻松。

“他两个月前来的,我应该坚持跟他一起来的。”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

“他是学画画的,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巴黎了。”

“艺术,建筑,葡萄酒,电影,他都很喜欢。”

“我们是彼此的意定监护人,当初在学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想带他去办理了,但我犹犹豫豫,考虑这个,担心那个,最后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我那时候很高兴,但我没告诉他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他,他现在也不知道。”

他不会知道了。

“你知道意定监护吗?”温辞当时问的时候,眼睛闪闪的,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秦渝有些惊讶,但语气和神色还是很淡定,“你从哪儿听说的?”

温辞是从一个女同学那里听来的,那个女同学原是看上秦渝了,想让他推个微信。

他有种被冒犯的感觉,一时没忍住就出柜了。

这是他第一次跟人说自己是同性恋,说的时候痛快,之后才后知后觉,他有些冲动了。

万一对方拿这事儿到处宣扬呢。

不说事情本身对与不对,总归会被人指指点点。

好在那个女同学当他过分坦诚,还好心劝他别再随便告诉其他人了,然后就跟他分享了“意定监护”这个很浪漫的法学用词。

“有个说法是意定监护等同于同性恋人的婚书。”秦渝说到这儿,话就断了。

身为律师,最是了解意定监护与婚姻有多大区别,他失望地摇摇头,多希望他们的心情和对彼此的心意都停留在当初。

“他每天都会送我一张小画卡,我都留着,好多年了,存了四本相册。”

“三本,三本,还有一本没存几页。”

“我已经64天没收到过了。”

“我们分手了。”

他的语气一句比一句低沉,无比遗憾地说明着原因。

因为分手了,所以没再收到过小画卡,以后也永远地收不到了。

秦渝停顿得比之前的句与句之间久,就像是又回到了分手的那个场景之中,万般无奈。

“我们很早以前就约定过一起来巴黎。”那时的巴黎是实实在在的令人向往的浪漫之都。

“巴黎,圣托马斯,夏威夷,威尼斯,塔希提岛。”

“还有很多地方,我都忘了。”

“国内也好多没去。”

“我的护照都快要过期了,当初一起办的。”

“我总是在工作。”

“人真的很奇怪。”

说奇怪,为什么奇怪,他又不说,间隔了一小会儿,又跳到另一个话题。

“婚礼,我还欠他一场婚礼,他应该会喜欢安静一点的,但朋友要都在。”

“应该坚持领养个孩子的,那样,他就不会离开了。”

孩子一定可以很好地绑住小辞,他曾经那样想过,遗憾没有真的那样做。

他很小声很小声地“哈”了一下,是在嘲讽自己,他喃喃道:“不对,那样不对。”

“他不喜欢小孩儿,他只想跟我呆在一起。”

“签证是为了去看他才办的,但我还没去,我还没去。”

“是我不好...”

“都是我的错...”

老人睁开眼,微微偏头。

秦渝的目光放在窗外,空洞洞的,入眼的街景统统一晃而过,产生不了任何记忆点。

他的表情始终淡淡的,眼下也没有泪水,只那一张嘴在自言自语,言辞暴露了他大脑的混乱。

他从没这般条理不清晰过,前言不搭后语,简直不知所云,仿佛一个没有感情却又试图在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在长长的故事线里,深究每一个重要的不重要的细节。

大使馆到了,审判时间也到了。

秦渝双手不自觉握拳,又松开,车停靠了将近一分钟,他才打开门准备下车,“谢谢。”

谢谢送他来大使馆,谢谢静静聆听他一路唠叨。

老人沉默了一路,因为这种时候任何安慰都是无效的,但在分别前,他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他说:“年轻人,别钻牛角尖,凭你对他的了解,想想他会希望你接下来如何生活吧。”

--------------------

第 16 章

温辞的离开是有计划的,但对于秦渝来说,毫无征兆,杀了他个措手不及。

九月的第一天,即便天色渐晚,属于夏天的暑热仍持续着。

秦渝一身白衬衫,袖子挽到了肘部,推开门的同时喊了一声“小辞。”

温辞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他们对于彼此而言,都很显眼。

那种对视,秦渝很不喜欢。

他看见温辞站起身来,笑着说:“回来了。”

他敏锐地察觉到那声“回来了”的意义跟平常不一样,似乎不仅仅代表着恋人间的常用语。

温辞在刻意等他。

他又注意到,温辞的左手腕上戴着手表,这通常代表着温辞打算外出。

他的预感非常不好。

室内的温度被很好地掌控在25度,但他从外面带回来的暑热丝毫未曾消散。

他的呼吸频率被打乱了,却强装镇定地冲温辞温柔一笑。

他换上家居鞋,走向温辞,将人拥入怀里,“好想你。”

上一篇: 不堪想 下一篇: 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