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等做皇后的日常(118)
县衙派下来的官兵手持刀棍,架势看起来一触即发,但实际上又与百姓隔着一丈距离,像是生怕这些平头百姓将瘟疫病气过给他们。
百姓到底眼怵官兵手里的刀棍与那一身官服,也没轻易上前。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徐雍启打马赶到,从马上翻身下来,先转头看向领头的官差,“这是在做什么?”
官差一眼瞧见徐雍启悬着的玉佩,塞北大将军赫赫大名,官差腿先抖了抖,行大礼叩拜过便指着对方百姓里领头的,开口道:“还不是这帮刁民要造/反,将军您来了就好。”
他正这么说,又往后回头瞧了瞧,才发现徐雍启竟然只带了宣敏一人过来,他刚要诧异开口,转头又见徐雍启从容不迫地朝对面走去。
官差惊愕大喊,一边要上前拉住徐雍启,“诶将军,您怎么过去了!那帮刁民很危险的!”
一旁宣敏抬头看了眼徐雍启背对着他们的笔挺身姿,一把拽住官差的衣领,“将军的事需你多说些什么,你只将百姓暴动是如何发生的,一一同我说来。”
-
对面徐雍启从容不迫地走向以李建原为首的“造/反”百姓。
李建原身后有人下意识开口喊“大将军”。
李建原手上拎着一把大斧,闻言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恨恨开口道:“什么大将军,我呸!和南疆勾结在一块,他算什么大将军!”
李建原身后的人顿时又义愤填膺地高喊起来。
徐雍启神色未变,表情始终淡淡的,他看向李建原,问道:“你何以见得我同南疆勾结在一块?”
李建原死死盯着徐雍启,“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去了趟南疆,带回来南疆的女人,好吃好喝地伺候养着,我们这些穷苦人连口饭都吃不上。”
“还有说什么是从南疆低价购入药材,什么药材需要黄金打的马车送,还把马车留下了啊。”
“不说那马车的事,药材有了,那药呢,”李建原攥紧了拳头,“我们家中老人和小孩,病的病、死的死,到死了也喝不上一口药,价钱仍旧炒到天上去,我看你们这些当官的都一个样,还是要压榨我们百姓,逼我们卖田、卖地,恨不得把我们身上每一滴血都吸干!”
李建原话说完便往前迈进一步,手上举着的斧头眼见就要砍到徐雍启脖颈上。
他身后百姓随着李建原,也手持木枝跟着上前。
徐雍启神色仍未变,他缓声开口道:“我们一件件来说。”
“我是将南疆公主带回泸景、并把她安置在一处宅子里不错,但那是因为比起砍下头颅,那位南疆公主更适合作为一个人质和诱饵。”
“至于那些药材,的确没用在解毒上,那些药材我不放心南疆,另有他用。其他地方已陆续运送药材进泸景,泸景府衙也有拨赈灾粮和解毒药下来,你们可以去打听,娄樊和安昌情况得到控制。”
“至于喀什庄为何仍是这般景象,”徐雍启顿了顿,回身看向当头的官差,虽隔着一段距离,仍能感觉到给人不少压迫,“我会好好问问你们官老爷,你们可以放心。”
他一件一件,事事有交代。
李建原抿了抿唇,还是有些不信任,“你们当官的都是嘴上说的好听,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也许你就是嘴上说的好听,没准转头把我们关进监牢里处死!”
“就是就是!”
“肯定在和南疆勾结!”身后有人跟着喊。
徐雍启抬眼,目光深长落向李建原身后,他眼神一扫过去,那些愤慨激昂的话又都熄下。
徐雍启撩了撩小臂处衣袖,手臂上仍未消退的疤痕赫然映入李建原眼帘。
李建原微怔,徐雍启淡声开口道:“这是我同匈奴大战时受的伤,身上还有更多。”
“我最深的一处伤,在心脏位置,那匈奴王的剑堪堪偏了一寸,然后我割下了他的头颅。”
“平复匈奴之乱前,匈奴王派人来试探过不少次,许诺给我不少好处,甚至说愿意扶我为王。”徐雍启目光深邃、眉眼犀利,“我一件都没答应,所以塞北百姓愿意管我喊一声‘大将军’。”
“依照你们的意思,我为钱为权同南疆勾结,可南疆如今势力再大,能抵得过当年在塞北为非作歹的匈奴一族吗?”徐雍启目光扫过安静下来的百姓,又深深看向李建原,“如果要勾结以牟利,我早早就能和匈奴勾结,何以舍命平定塞北,又不惧瘟疫病害,一路南下到泸景?”
李建原不说话了。
他发现徐雍启同他们说话时,甚至没有用“本王”的自称。
徐雍启垂下衣袖,眉骨处的疤痕锋利如刀,但刀剑出鞘方向又不是朝着这些百姓。
他只问:“我未与南疆有任何勾结,你们信是不信我?”
李建原看了看徐雍启,又看了看不远处与他们隔着一大段距离的官兵。
这么长一段时间,那些官兵人数未有增加,徐雍启未带兵前来镇压。
李建原抿了抿唇,放下手中的斧头,“草民信您。”
徐雍启淡淡点头,“喀什庄消失的赈灾粮与药,本王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身后所有人把手里的木枝放下。
李建原朝徐雍启跪拜,“草民煽动他人暴动,但这些均与其他人无关,都是草民一人主意。草民有罪,任凭将军处罚。”
“于法确该判你个死罪,”徐雍启垂眼看他,顿了顿,又低声道,“但如今各地均在为瘟疫头疼,没有多余人力来管你,你需同本王去趟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