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帝师林黛玉[红楼](149)
林如海连道不敢,“臣不敢居功,是先帝与陛下文韬武略,方有江南如今的繁华。”
比起先帝的威严,昭平帝平易近人很多,她仿佛有着“无事不可对人言”的真诚,“林卿家何须如此,虽然狡兔死,走狗烹,可这天下的兔子多得很,朕暂时还不想煲狗肉。可惜你有官职在身,不曾见到黛玉连中三元的风采。”
“小女仰赖陛下恩典,臣也不曾想到她策论做得如此好。”林如海面上泛起喜色,“可见读万卷,行万里路,这半年虽波折,也学到了不少。”
“朕对黛玉的心,与对湛儿是一样的。”
“臣不敢。”林如海作势要跪下,“君臣之礼不可废,太子如今是君,小女不敢与太子相提并论。”
“罢了罢了,只盼你记得湛儿也是在你膝下长大的孩子,你信不过朕,也要信得过他不是?”
林如海心道我连我弟弟都信不过,我还能信得过你儿子?
然而林大人嘴上并不是这样说的,他动容道,“太子殿下初到我家拜师的时候,不过五六岁的孩童,吃不惯姑苏的菜式,饿得夜里头去厨房翻吃的,偏偏又遇到小女这个不省心的去偷吃,那样一丁点大的人就敢自己烧灶,险些将伺候的下人们吓死。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臣实在是为太子殿下高兴。”
正常流程是先得为陛下高兴,奈何陛下是个女子,这话说出来过于暧昧,只得削减了。
昭平帝感慨道,“苦尽甘来了,既若水这个师父不在,你便辛苦些,兄代妹职吧。”
当日她便下旨加封吴老尚书为太子太师,林如海为太子太傅,虽说太子三公已是虚衔,但昭平帝的态度显然不是如此。
林如海只得进宫实打实地给太子讲一讲政务,他是外放多年的权臣,又与吴老尚书的经验不同,江南实事信手拈来,听得江湛聚精会神。
待得一课结束,江湛笑道,“仿佛还是从前一般,那时候在林大人府上吃饭还要写功课。”
“殿下如今却没有小女可以为您作弊了。”林如海既唏嘘也是暗示,“今日功课还是要做的,劳烦殿下写下今日心得,臣会批改后交由陛下审阅。”
江湛也不傻,傻子早就被林清逐出师门了,他自知眼下这个困局无法解决,母亲方登基,唯有先稳住权位方能图得来日,便充分地展现了一国储君的风度,没有死乞白赖求着林如海要跟他女儿玩。
林如海做了一日戏,累倒不累,恼怒是真的,“她既还好意思说什么‘狡兔死走狗烹’,我在她心目中竟如此胆小怯懦不成?谁人烹谁还不一定呢。”
林涵才刚睡下又被薅起来,无奈道,“我觉得你只是因为担心他们要毁你女儿的仕途,这才如此性情大变。”
林黛玉亲自端了宵夜进门,“走狗没有,狡兔也没有,喝两碗莲子汤去去火吧。”
狗狗这么可爱,怎么能吃狗狗。
第109章
昭平帝继位之后,不管是群臣还是学子,第一个感觉其实是这对母子着实是大方。
譬如鲁地才进贡上来的弥河银瓜,昭平帝自己只留下几个,剩下的悉数赏下去的,没有银瓜的也有贡藕,总之人人都有份。
太子虽不能将贡品随便发,但是银子却是可以的,除了滞留待考的进士们,连国子监的学生也得了暑热的补贴银子,银子虽不多,可太子的心意着实难得。
林如海面子大,得了三个弥河银瓜,悉数都给了林黛玉。
这种甜瓜皮极薄,运送途中容易折损,宫里讲究,用精美的柳条小篮装了,又以丝绸软垫铺底,这才叫各位大人们捧回家来。
林黛玉这些时日都埋首在林如海给她布置的卷宗里,闻到香气这才有力气抬头,见圆润小巧的白瓜凑做一堆,不由一笑。
林如海见她眼巴巴望过来,便道,“我谢过恩了,你便安心吃吧,不必做什么虚礼了。”
静风忙接过篮子下去清洗,不一会儿盛上来两种不同风格的——林如海那份自是削皮去瓤,切成小块后统共就剩一碟子,而林黛玉那份只是切去头尾,竟是囫囵个的上来了。
林如海:……
林黛玉近来有些怕他,也不好当面拿着瓜啃,只辩解道,“这种甜瓜皮薄,连皮带瓤啃最是好吃,汁水如蜜一样甜。”
林如海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实在难以想象自己神仙一样的女儿抱着个瓜啃,“我有公务,就不打扰你吃瓜了。我这份也给你,多吃些。”
实在是他想多了,那甜瓜不过巴掌大小,哪里就能吃出那副模样。
林家一派父女情深,史家却因为吃瓜吃出一桩“公案”来了。
先帝被偷出宫一事,虽最后动手的是金瑶碧,可在避开护卫军与城中巡防营一事上,史家双侯出力不少。
只是史家本就扶持过先帝上位,虽最终也在先帝手里不得重用,到底不好过于明目张胆地效忠新君,总得叫昭平帝寻个机会提拔才是。
昭平帝是最念情谊的一个人,明面上不能封赏,但是平时惯例的赏赐厚一些却是可以的,因此这次的瓜果,忠靖侯史鼎与弟弟保龄侯史鼐各得了两个瓜并一根藕。
家里孩子虽不如林黛玉争气,可也是亲生的,家里恰好湘淮澜沧四个云姑娘,二位侯夫人便做主将四个银瓜分与姑娘们去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