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帝师林黛玉[红楼](169)
昭平帝慢慢点头,目光在她空空如也的手腕上略一停留,嘴上却赞同道,“很该如此,还有一事,先帝曾经南巡住过江南甄家的园子,甄家为此从户部借了二十万两银子,叫人算算利息,该还钱了。还有旁人借钱的,一并讨回来,此事就交给陈五娘去办。”
许颜道,“陛下就这样肯定陈五娘会去户部?”
“这是你要办的事,如果她选了吏部,那你就亲自去讨债。”昭平帝将一早就备好的薛蟠杀人案的卷宗交给许颜,“好端端的女孩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甄家不闻不问的,此举着实另朕心寒,薛蟠案料理了之后拟一道申斥甄家的折子。”
“臣明白。”
不过要是甄家不懂事,这银子没还回来,申斥就会变成治罪,到时候要多少银子直接抄家翻就行了。
许颜想着还是抄家好,那样赚得多,期盼甄家可得咬死了不还钱。
甄家咬不咬死还未可知,薛宝钗这厢先咬死了要让薛蟠回家,原来是薛父见薛宝钗北上之后再无进展,便想着召女儿回来,只当无事发生,
薛母却说王夫人在荣国府当家是个大靠山,必定能给薛宝钗找一门好亲事,因此夫妻二人又闹了小半个月,终于磨得薛父松口,让薛母进京亲自与王夫人联络感情。
薛蟠早在家里关得腻了,便求了薛母,偷偷摸摸地跟着一道来了京城。
待薛母到了京城,急匆匆就先去荣国府寻王夫人,这才晓得姐姐已经被挤兑到没有立锥之地的地步,虽薛宝钗已经和她接上头了,但事情却不如她打算得那样顺利,薛家压根没得到什么好处,故而原先要奉上的许多贵重礼物都不曾给出去。
饶是如此,薛家的富贵也迷住了王夫人的眼,她拉着薛母的手哭道,“好在妹妹来了,如今凤丫头与几位兄长也变了,只一门心思地讨好大老爷,实在是连娘家也靠不住了,这世上若说还有一人能帮我,便是妹妹你了,我们是血肉相连的姊妹啊。”
薛母动容道,“我亦是如此想,这才要将这个女儿托付给姐姐姐,只盼着你能给他寻一个好归宿。她素日里眼大心空又志大才疏,只一门心思要攀高枝,却不曾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现在闹出这样大的笑话,实在是家里容不下她了,便随便找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也就是了,左右他爹疼她,必定能多多的陪嫁。”
薛母深恨这个挑拨父母关系的女儿,也不是找不到合她心意的婚事,可唯有让荣国府出面才能压得住薛父,否则薛父还是一心要替薛宝钗招赘。
听到陪嫁,王夫人眼珠微动,她愿意替薛宝钗回娘家奔走,本就是因为收了薛宝钗许多的好处的缘故,她硬生生地让薛宝钗的银子替她把吃穿用度又抬回了原先的水准。
王夫人不会舍得再失去这样的生活,便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贾宝玉,与其让贾母把贾宝玉与史湘云这个没钱没家教的丫头连在一起,倒不如找了宝钗这个既尊重她又会做生意,颇有嫁妆丰厚的商家女。
如果日后再翻身,只把宝钗再休掉或是贬为妾室,另找了高门贵女就是了,让她说一句做梦的话,假如永福郡主要嫁给贾宝玉,难道让郡主做妾不成?到时候自有贵人会解决这样的问题。
薛母见向来稳重的慈善人姐姐脸色变化,反手握住她的手道,“姐姐可是有什么难处?我要是能帮忙的,自当竭尽全力。”
王夫人看薛母面色关切,顿觉厌恶,只因为她想到当时这个妹妹与自己争贾府的婚事不成,这才远嫁到南边退而求次选了薛家。
当时不如的自己的人凭什么现在通身的富贵来碍眼?
王夫人不愧是贾母的好儿媳,贾母想要史湘云回去夺了爵位好叫贾宝玉的日子舒服,她就想着让薛宝钗继承薛家的万贯家财,薛蟠得了肯定不如自己的儿媳得了来得好处大。
婆母可比姨妈亲得多。
因为打定了主意,王夫人也不想和贾母或者贾政商量,当即笑道,“妹妹既然说到宝丫头的婚事,我倒要求你了,我实在喜欢这丫头品貌,倒不如给了我家,可好?”
第121章
王夫人自觉提起这桩亲事已是纡尊降贵,并且十拿九稳薛母一定会答应。
不曾想薛母听完之后,却迟疑道,“这件事情倒不好说,待我回去好好想一想。”
王夫人当即觉得这个妹妹实在是不知好歹,脸色沉下来道,“你既不好说就不要说了,我竟不知道还要想什么?你如果瞧不上宝玉也就罢了。”
她的潜台词是“你连我儿子都看不上,你自然也更看不上我选的亲事了”。
薛母这才发现不对,强笑道,“姐姐错怪我了,我只是觉得,宝丫头配不上宝玉这样好的孩子,她原在家打理生意时候就抛头露面,又不知什么礼数,去年托大不懂事,去了林家,还被那贾敏轰出来了。”
嫂子和小姑子天生便不对付,王夫人听到贾敏对薛宝钗不客气,哪里会往薛宝钗不好的方向想,反倒是安慰薛母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小姑子素日便是骄纵的,嫁的又是高门大户,待你见过他那女儿更要惊叹了,真真是另一个贾敏,比他在闺中之时还要骄纵好些。从前老太太还想着撮合宝玉和那丫头,谁知那丫头几次三番无礼便也歇了这般心思,旁的也就罢了,我就瞧得上宝钗这样能干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