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帝师林黛玉[红楼](62)
“罢了,林黛玉的事你少管,这些个话也不要再说了。”今上摆摆手,“朕只问你,如果林黛玉受不了你的磋磨,与林若水一样在东宫自尽,后果你可知道?”
“她怎么敢?!”
“人家为什么不敢!”今上说着火气又涌上来了,“林家人的骨头多硬,你没见识过吗?朕告诉你,她的祖母,先林侯是去鞑靼做过使臣的,鞑靼毁约,囚禁林侯三年,林侯坦然自若,起居如常,就是让她放马牧羊,她都在能作出媲美边塞诗的绝句来,最后鞑靼可汗亲自送她出草原。这就是林家人的骨头,林家人的胆识!”
今上见过先林侯的风采,撇开容貌不谈,那样的高华气度,等闲男儿都比不上,他深深为之折服。
可惜那时候他已经娶了皇后,先林侯也已嫁人。
不知道是不是在草原伤了身子,先林侯红颜薄命,寿数有限。
因此太子喜欢林若水,他是乐见其成的,不想林若水不愿意,甚至辞官、自尽,只为了拒绝太子。
难道天家还配不上你林家女不成?
不管如何,林黛玉必然是要留在宫中的。
皇后如何能知道这些,见他怒气愈盛,只得低头,“臣妾知道了,臣妾必然好生对待林氏。”
第48章
皇后都被吃了排头,其他人也不会蠢到再去动些手脚,譬如深得圣上宠爱的柳妃,她根本就不往东宫凑,只是送来的礼却是珍贵,尽是些纤巧的首饰佩环。
好吃好喝过了三日,贵妃将这个擅长做南方菜色的厨子送来了,而玲珑苑的第一位客人也登门了。
通身书卷气的老夫人孔应德①笑着坐了上首,“不知道有没有打搅你,你再晚上几日进京,咱们就见不着了,我在鲁地就听闻过你的才学,就是你的诗集,我家那些个小辈也不知道存了多少。”
林黛玉没想到最先登门的是衍圣公,很是欢喜,笑道,“我在江南知道皇孙得了您的银杏,羡慕得跟什么似的,要不是在宫里出不去,我是定然要登门拜访的。”
按照规矩,其实该称呼孔应德为衍圣夫人,男子方称公,只是都称夫人的话,品级便模糊了,因此还是以公侯伯子男这一旧制区分各个勋爵人家。
“可惜银杏都送完了,明年定然多多地分你一些。”孔应德道,说话也不避讳,“我原有几个孙子,与你年岁相当,也是爱读书的人,可惜了。”
林黛玉替她斟了杯茶,“学生无福罢了,曲阜孔家,哪个读书人不是心向往之。如今也只得呆在这不得见人的地方了。②”
孔应德点点头,“你现在就和那些尚了公主不得入仕的驸马似的,真真是浪费这一身好才学。”
交浅言深是做人大忌,林黛玉最初与沈兰心来往,也不过是说些生意与吃食,后来每每议事不避忌,也有林涵与她身世的缘故。
不轻不重抱怨这一句,已然是够了,林黛玉不会再同衍圣公多说什么,只岔开了话题,“我从江南带了些好酱菜,那报恩寺的大头菜便是老尚书都惦念。衍圣公舟车劳顿,不妨带些去路上吃。”
孔应德便又点点头,“那还是真是要尝一尝。你的兰园食单我也瞧了,文章虽正,却失了随笔的飘逸之气,不免拘束。”
“我等学艺不精,这才失了精髓。”林黛玉当然不会直说,我就是为了拉拢读书人才写的,就是要上纲上线方方正正。
孔应德见这小姑娘精明得很,说话特别会拐弯,索性就开门见山地道,“林解元,我知道你的难处,你不必惧我,我自是与林家站在一处。你我同是女子,也同是读书人。现在你纵有千般本领,也不好从这牢笼出去吧?”
林黛玉闲适的神色变得严肃,身边只有静雨奉茶,静雪守在门外,说话应当是安全的,“衍圣公说得是,我确实暂时没有脱身之法。但是以我对我姑姑的了解,她能这样利落地赴死,她定然有后手留给我。”
第一个后手自然是她那不成器的二叔了。
“若我说,我便是她的后手呢?”孔应德一笑,“若水也曾到曲阜游览,我记着《四方集》中还写过孔府与孔庙的。”
“有劳衍圣公教我。”林黛玉起身郑重地行礼。
“就在这几日,你很快就能知道了,只是莫要怕,权宜之计罢了。”衍圣公道,“希望有一日咱们能在曲阜或是姑苏相见。”
林黛玉亲自送了她出去,不想手里被塞了个长条的锦盒,衍圣公道,“这个留与你防身,旁的话不用再多说。”
“这太贵重了……”林黛玉睁大了眼,隐约猜到锦盒中的东西,生怕碎了里面的东西,不敢来回地推拒。
“黛玉啊,我生来是孔家人,需要留在曲阜,这是我的责任。”衍圣公拍拍她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道,“我守了一辈子孔庙,如今有人觉得我不配供奉圣人,只配在家里生孩子,你说呢?”
林黛玉手捧锦盒,双膝落地,行了拜师的大礼,“多谢衍圣公。”
她若真的认命了,让其他读书的女子情何以堪,跟随着今上的“女德派”又该对她们做出什么事来。
“好孩子,我这就去了。”衍圣公扶起她,见她好似芙蓉出水的容貌,喃喃道,“你与你姑姑长得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