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152)
出门的那一刻,两人的手才分开。
其后便是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冠,爵弁。
此冠形似酒爵,却是前小后大,颜色赤而微黑。
其后礼节无差。
嬴勖念出祝辞,因是最后一道,他念得更为庄重平缓。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年岁大吉,为你完成这加冠的成人礼。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兄弟亲朋皆在,成就你的美德。愿长寿无疆,承蒙上天祝福。
随后为秦政戴爵弁冠。
至此,三冠已加,秦政换上与爵弁冠相称的礼服。
分为浅绛色裙,丝质玄黑上衣、下裳以及腰带,外配赤黄色蔽膝。
此服皆为绸制,放在寻常士人,或是他们一生中能穿的最高规格礼服。
而秦政不同。
他着的礼服,本就该是世间最尊贵的。
三冠加戴完毕,方才持冠的三人上前,撤去皮弁冠、缁布冠、梳子、席子等物,收进厢房。
嬴政随其而去。
而秦政再度受礼。
此次礼乐再起,象征三冠已加。
其后,另有人复而在西边堂上布席。
嬴政则在房中洗名为觯的饮酒器,斟上甜酒,而后拿来小匙,将其口朝下放在觯上,匙头朝向前端放置。
待礼乐毕,嬴勖复而上前,对秦政作揖。
礼毕,秦政面朝南方在席西端坐下。
而嬴勖在室门东侧,从嬴政手中接过觯来,缓步进至秦政前面,朝北而立。
秦政在他站定之后,在席西侧同牌位所代表的先灵行拜礼。
动作间,方才印上的红痕若隐若现。
拜礼后他起身,嬴勖接过秦王剑,双手捧递奉上。
在先灵前接秦王剑。
持剑对先灵再行一礼,他将剑别去了腰间。
之后接觯,嬴政在此刻上前,将干肉与肉酱放置去席前。
秦政再度坐下,左手持觯,右手拿起小匙,以觯中甜酒祭干肉和肉酱。
祭过三番,秦政随后起身,复而在席的西侧坐下,这次小匙轻动,他舀起其中甜酒浅尝。
随后将小匙插进觯中,起身绕至另一侧跪坐,捧起面前的干肉。
按照仪式,他该将干肉奉给母亲。
那次明明与赵姬恩断义绝,但出于孝礼,他并不能公然宣告,赵姬还是他在人前斩不断联系的母亲。
也因她为先王之妻,按照规定,权柄由她暂代。
王玺今日也由他的人看管,暂且存放在她处。
行至位于东堂的赵姬面前,秦政依照礼仪对其行礼,将干肉递承给她。
赵姬双手捧过,放置在周边小仆的端盘之上。
看着他头戴爵弁冠,一身高贵礼服,今日以后,是为成人。
她生养的孩子长大了。
她心下动容,想去抚他的冠发。
秦政却躲开了去。
换得赵姬些许落寞的神色。
她的神色似是恳求,又是乞求原谅,再度抬手想来触碰。
秦政没有心软,复而躲开了去。
赵姬苦笑一阵,只能作罢,转而为他递王玺。
在代权者前取王玺。
他手捧王玺,再度回去大堂。
礼官宣:“冠礼成——”
礼乐后起。
在场众人跪拜,见证秦王即位七年后的成人礼,见证成就万古奇业的君主初长成。
礼乐止息后,秦政率人回雍宫。
一路用垂帘轿,四周不为寻常车轿使用的厢体,而是一道道丝质垂帘。
民众得以通过阵阵风起,在垂帘的间隙中窥见君王优姿。
城中各处大摆宴席,凡秦国百姓皆可上席,宵禁在今日废止,四处灯火彻夜通明。
城外军营下发战时军赏,功宴大行,篝火中将帅士兵同乐,美酒佳肴,载歌载舞。
第二日,秦政沿主道回咸阳。
主道两旁民众自发前来,夹道欢送,绵延数里,在雍城百姓队伍尽头,是闻信赶往的咸阳民众。
当年秦国国君自雍城迁咸阳,今日咸阳民众接替雍城民众迎接君王。
轿上的君王接受着所有人的祝愿,在两城民众殷切的目光中回到日后数年为政的王城。
经年来日月星辰见证他的成长,今日时山川大河记住他成人的模样。
此般盛景自雍城咸阳两城流出,传遍秦国每一寸热土,日后数年传遍天下疆域。
是广为流传,是无人不晓。
是流经后世,是万古流芳。
在很远的将来,纵然世界焕然一新,纵然现世人非当年人。
仍然有许多人从史书中寥寥几字中窥见当年盛景,亦憧憬那时盛景,憧憬若一日能得见当年秦皇。
那初及冠时满怀意气的模样。
而后世史书记载。
己酉,王冠,带剑。
第80章 迷乱
冠礼当日夜。
宴席上众臣敬酒,秦政全然不拒,饮到最后,沾染了一身酒味。
嬴政试着拦他,可他却不让,而是道:“今日不必约束。”
不约束的后果便是他醉得不像话。
嬴政本想将他带回去,就此让他睡下,可秦政坚决不睡。
也不知道是怀的什么心思。
无法,嬴政只能带他喝了醒酒汤,又带着他在殿外吹了会风。
这才把他身上浓厚醉意给吹散。
还未步出冬日,即便今日晴朗,晚间寒风阵阵,仍旧冷人。
站了片刻,在身上觉出凉了,嬴政把他牵了回去。
暖阁内又有些热,秦政方才还凉,现在却很快觉出了闷,将身上披风与外衣尽数脱下丢在地板上,只留了薄薄一层里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