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186)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可此时死士亦从后而上,在两人身后横列排开。

对方见此,自知人数上敌不过,只顾着朝身后放箭,转而不再战,而是上去城墙。

尽数挑开这飞来的弩箭,扶苏笃定道:“这些人不是秦军。”

就算看出照身贴是假,也不该这样直接就这样斩杀。

“叛贼?”王乔松的长戟收到了身后。

“概是。”扶苏也暂放了剑,示意她与自己退至原处,以防对方从城墙上忽而放箭。

王乔松紧跟他身侧,找了处遮蔽物,与他道:“我已派人去知会了官兵。”

扶苏目光看着城墙,应道:“好。”

要上城墙必须得自阶而上,但阶梯狭窄,自下攻上是难。

这些人鬼鬼祟祟想开城门,害怕外人发现,不用想都有阴谋。

既然城墙上有动静,下来的又是叛贼,适才那阵灯火乍亮,定是城墙上有了变故。

而若城墙上已然为叛贼所控,他们未有防备攻上,只会白白送死。

他们的人不多,此刻又不清楚叛贼究竟有多少。

只有等城内官兵来了再议。

但叛贼未能开城门,此时却果断上墙去,扶苏只怕墙外另有策应。

王乔松一面警戒四周,一边问道:“为何屯留会有叛贼?”

“许是本为韩地。”扶苏忽而默了一阵。

这怕不是主因。

前世的事再度浮上眼前,他心中有着怀疑对象。

但今世成蟜的话又回荡耳侧,扶苏难得有些茫然。

如果真的是他带头反叛,又为何要在那日园中说那像极了提醒的话?

后日,城墙。

这二者结合,方好就让他们今日及时发现变故。

难道与那两个韩夫人有关?

当下却也来不及顾这些困惑,不远处嘈杂声起,火把成片而来。

王乔松叫来的官兵到了。

一经见了这火把,城墙上速有箭来,以示警告。

官兵持盾在前护卫,其中为首者一眼就看到了避在一旁的扶苏一众。

当下派了一个小兵出来核查他的身份。

扶苏这次没有拿出照身帖来,在这种时刻再出示假的照身帖,无异于引火上身。

王乔松见他犹豫,转而将自己的照身帖递了上去。

原辅国将军之祖孙,这名号自然是响亮。

小兵看过,双手递回,知会领者后,领者转而向他们颔首示意。

军中无需多礼,见终于是应付过去,扶苏松了口气。

不过,王乔松的行踪不定,此时在屯留出示了照身帖,扶苏不免有些担忧。

他在心中祈祷事后秦政不会轻易查过来。

城墙上没有城下补给,箭雨只放了一阵转而止歇,其下官兵拿准此时机一举攻上。

而城门这处虽被叛贼占领,但他处仍旧有着上城墙的楼阶。

这点时间,还不足以让叛贼控制所有楼阶。

很快,城墙上的官兵与下相接应,此处很快被破出一道上城墙的口子。

扶苏一众趁此时机登上城墙。

愈靠近,其上争斗声就越是明显,扶苏跨步上阶,入目就是厮打成一片的官兵与叛贼。

可他的视线转瞬被搭上长梯的城墙吸引了过去。

果然城外有策应!

因有了这几道长梯,墙上除去混在秦军中的叛贼,还有城墙外来的军士,加上这些人,叛贼一时难以被尽数驱逐。

扶苏尚在守军后方,趁此时朝城外望去,只见不远处正有军队踏来。

这些上来城墙的军士正是他们的先遣军。

看其外旗帜和士兵衣装,似是一只韩国军队。

他们为何能来到此处?

扶苏更是心惊。

此为秦国境内,就算对方急行军突袭,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未有。

唯一的可能,就是前方城池遭了围困,或是干脆破城。

这又是何时的事?

正在破韩的蒙恬,与在后方守粮草线的蒙骜,他们又怎样了?

止不住的心惊下,他又迅速冷静,城墙上局势混乱,因发现及时,此时秦国官兵源源不断,还算能占上风。

其外韩国军队估计想与城内叛军里应外合,但明明城门未开,他们不怕败露,就这样攻城……

说明他们可能有援军。

扶苏完全不知为何这只军队能来到此处。

但以这个人数,如果还有援军,只一眼,扶苏就明白。

守不住。

现在传军报出去估计来不及,但他来之前知会过父皇,这莫名的军队出现,必不会一点风声都未走漏。

以父皇的能力,结合这些,必能看出其后阴谋。

也必然能及时唤来援军。

扶苏拔剑出鞘,转头与王乔松道:“小乔儿去知会城后守粮草的官兵。”

“就算城破,也决计不能让他们掠去粮草。”

王乔松也见了城墙外的军队,将门之家,她自然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

此处与后方粮草同样重要,她并没有犹豫,只对他道:“阿苏万万当心。”

说着便携人往后去,她只消离了城墙,就是暂时安全,因此只带了二人同行。

急走出去,直到下城墙的最后一刻,王乔松回了头。

只见扶苏也恰好在看她。

两人在一片混乱中遥遥对视,只一眼,又迅速各自回过头去。

“援军天明时分将至!”

扶苏赌了一个最后时限。

若是天明时刻还未有任何援军,怕就是此城极限。

身后就是被动乱惊醒的民众,再怎么样,他都要守住这一分可能。

他的身影与一年前蒲坂的身影重合,扶苏最后对身后死士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