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23)
一行四人来到秦军仪仗,不出半日,他们便踏入了秦国领地。
目之所及是如此熟悉,嬴政心中慨叹,终于是回来了。
终于要摆脱在赵国的穷苦日子了。
不过,也就代表着如今他和赵政的身份有别,不能再向从前那般随意。
比如现在赵政与赵姬乘主车,而他和贺桦只能作为随从坐在偏车。
一路上也有人不断盘问他二人来历,好在赵国军士查不出刺客来源,将杀害五个秦人的罪名平等地扣给其他五国,同时尽然道清当时遇刺的境况,无意中帮了他们的忙。
又经赵政混淆一番视听,他们如今是作为赵政的半个救命恩人回秦。
跟着赵政去咸阳宫,或是会凭借此功而拜爵一级,从而获秦人身份,得身份牌。
虽说要就此跟在赵政身边会有些难度,但只消能留在咸阳宫内,就不愁没有机会调任去他身边。
接下来几日,队伍急着赶路回咸阳,他都没有机会与赵政接触,与同车的贺桦也是各自一方,各自无话。
可三五日下来,如此匆忙的赶路让赵姬和赵政有些吃不消。于是在远了秦之边境后,仪仗也就停下来,在附近城池休整。
嬴政二人分到的住处离赵政有些远,不过嬴政倒不担心见不到人。
果然,白日的沉寂过后,到了傍晚,嬴政的房门被敲了两声响。
都不消去想是谁,嬴政为赵政开了门。
赵政像上次一样闪了进来,看到屋里的另一人时,却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将人赶去自己房间,而是道:“我说会话就走,你不要听。”
同处一室,贺桦哪有想不听就不听的道理,听他此言,默默开门退了出去。
嬴政看着他稍显落寞的背影远去,低头问赵政:“什么话他不能听?”
赵政在他身边坐了下来:“我与你说的话,都不想让他人听到。”
而后直入主题:“告诉我你的身份。”
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又道:“你说过不能将你所知甚多的事告知他人,但要将你留在身边,总要告知阿父你的身份,否则凭我为你编造的功劳,不足以让你留在我身边。”
嬴政却道:“那便不必强求。”
赵政喝茶的动作停了,问:“为什么?”
“不为什么,”嬴政道:“我的身份不能外传,会惹来杀身之祸。”
“嗯?”赵政觉得他说的有些玄乎,道:“什么杀身之祸?”
嬴政看着他,心道,问什么杀身之祸,届时握刀的只会是你。
“族中秘事皆不能外传。”嬴政只与他说了这样模糊不清的一句。
赵政却不放弃,道:“那说你能说的。”
为了让赵政放心,嬴政也只能继续先前的谎:“我之所为,皆是为了一个人的遗愿。”
“谁?”赵政追问。
嬴政总不能说是自己的遗愿,于是道:“族长。”
若是将前世的大秦比作一个庞大的家族,那么在帝位上的他,也就是族长了。
“我虽脱离家族,但族长之遗志,我依旧会履行。”
编造一个谎言,通常会牵连出其他,赵政又问:“为何?你说的遗志,又是什么?”
“遗志便为,”嬴政将前世所愿说给他听:“天下一统,海内安定,所统王朝延万世,永护山河。”
说到此,赵政眸子动了一下。
这般想法,好像和秦国历代先王所愿相差无几。
赵政问他:“为何这样重视他的遗愿?”
“不为何,”嬴政编起话来面上丝毫不露破绽,眼中分明是忆往昔:“我之所知,我之武艺,我之一切,皆受家族恩惠,十余年间受其荫庇,理应报偿,此为君子之道,不是吗?”
每当这时候,赵政总要呛他:“我可看不出来你是君子。”
“那也说不准。”嬴政笑道。
说到这里,可算是把身世给交待过去了,也算再一次在赵政心中加深了他与这个家族的牵绊,他最后问道:“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赵政却没有很轻易全盘接受,问他:“既然如此重视,那你为什么要离开?”
第13章 入咸阳
嬴政深叹了气,没有即刻回答。
“若是能不走,我也不想走。”他笑得有些无奈,凄然中又带着浓厚哀伤。
若是能得长生,永远守候着他的大秦,他又何苦在这个世界重来。
他走后,扶苏继位,扶苏那样温良的性子,也不知能不能镇住天下虎狼,每每想到此事,他都不免忧心。
许是他面上情真意切,真真神伤,还未等他编一个合理的解释,赵政心觉惹了他伤心,没有继续问他。
谈话间,门外传来几声敲门声,有一军士过来,道:“小公子,夫人唤小公子回房。”
赵政应了一声,而后示意他下去。
他近日一直在说服赵姬忽略崇苏的存在,若是在这个当口还一直逗留不回,赵姬怕是又会留心。
趁着走前,赵政问出了最后的问题:“既然你所为是为家族,那你为什么决心追随我?”
嬴政压下方才感怀,回他:“秦国如今已有一统之势,天下诸国若不联军,无一国能与秦抗衡。”
“与秦王在一起,更有可能完成先祖夙愿,而我笃信你会是将来的秦君。”
“为何?”赵政问他。
嬴政偏不说为何,而是道:“正如吕不韦为你几近一无所有的阿父一掷千金。”
说罢,他起身送赵政,今日有暖阳陡现,方一开门,暖光转瞬便笼住两人。
嬴政在此时朝他浅笑,而后抬手做请状,示意他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