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230)
不过不同于扶苏,秦政在长大后也总是赖在他身边一同睡觉。
只待扶苏彻底睡熟,嬴政这才唤人来将他送去宫中为他备着的一处寝居。
送回府中未免太过折腾,干脆在宫中歇息一晚。
替他做了这个决定,嬴政又唤人去给扶苏府上递去了消息。
将扶苏彻底关照好,嬴政继而与身边的秦政言道起以后,道:“不久后我远行,日后我不在身旁,还需照料好自己。”
说到此事,秦政转瞬忆起早些时候他说的少则一年。
当下也不去靠着他了,坐直身来就不再说话。
嬴政在他下巴挑了一下,问道:“生气了?”
秦政暂且不想理他,低头看了面前竹简上的字迹不语。
嬴政以为他故意闹性子,道:“也不一定要这样久。”
赵国朝堂又不尽然是蠢材,察觉到他目的不纯,定然会反抗,若是将他所做尽数检举出来,赵国他也就不能再久留。
博弈这种万般不确定的事,顺利则快,遇挫则慢,说具体时间实为不准确。
他所说的只是预估可以做好一切的时间。
想着,见秦政还不理他,嬴政方想把人拖过来,秦政却忽而道:“以身入局,也不怕将己身搭进去?”
他思索间已然想去了后事,嬴政欣慰道:“若是察觉形势不妙,我自会保全己身。”
话间秦政又问:“日后攻各国,都要这样做?”
嬴政否决他,道:“仅是赵国。”
且不说此方法行过一次后,同样的招数在他国也定然是行不通。
再者,初始他决意这样做,实则是与秦政的相争太是意外,导致他后续计划不得不变更。
在最初的盘算中,他的打算可是与秦政相安无事,在秦国一直为官。
不过弯绕这样久,他这最初的目的最终还是达成,甚至于现在更胜一筹,他在暗面还与秦政有着同等的权力。
听到这,秦政又问:“日后都留下?”
嬴政点了头。
既然有着操控全局的权柄,他自然没有了去外奔波的理由。
秦政这才开展了笑颜,与他道:“好,你大可安心做。”
最好一路顺遂,不需一年就能回来。
“安危也无需担忧,”秦政道:“我自会护你周全。”
他身处的可是他国,秦政平日还要忙于秦国事宜,哪来这样多精力,又如何去顾及身处遥远之地的他。
但他一片心意,嬴政也不打击他,迎合着他话中意愿,答应道:“好。”
说着又道:“关于我背叛秦国的消息也该是放出的时候,打算如何?”
秦政又看去他落笔的竹简。
自方才起,他就一直在看这些由自己代笔的竹简,嬴政察觉了他所想,道:“想利用字迹?”
秦政轻点了头。
与他道:“你作为崇苏时,字迹也能与我写得无差。”
字迹若是写得认真,是极难一时就更改形态。
当初嬴政故意让他发觉自己与他的字写得像,是有意让他趁早发现,避免其后被怀疑是故意模仿。
哪想这一点被秦政当作便利,替他写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竹简。
而秦政此时提及此事,是要与他言道自己的计划,道:“当初默许你为我代笔,其实也有算计在其中。”
他道:“还记得当初唤来妇人逼问你后,我派人去你府上寻罪证吗?”
他特意提及,嬴政轻易就接上了他所想,道:“罪证便为我伪造文书?”
秦政点头,道:“当初你替我写就的那些,我早让人秘密保存下来,以当作你字迹与我无甚差别的证据。”
接着,只消在他府上找到秦政特意准备的字迹相同、指向嬴政伪造文书的竹简,就足以定他的罪。
虽说君王诬陷臣子这般方法实为不当,但他实在藏得太深,不用此法,他定然还是能脱罪,从而脱身。
到如今,当初未用上的算计恰好能在此时派上用场。
只消散出这消息,又结合他消失了这样久,崇苏这个伪造出的名号,定然会在秦国遭受口诛笔伐,从而为他之后投奔赵国的计划垫下基石。
嬴政在只言片语中得知了他当初的想法。
稍稍意外的是,早在那样早,秦政就埋下了算计他的种子。
他这样想,秦政自然也能猜到。
像是怕他生气似的,秦政解释了一句:“你之前瞒我良多,诸多考量,也是基于此,并不是什么其他。”
不是特意针对,而是只有他值得自己这样认真对待。
但对此,嬴政是丝毫不在意,坦言道:“无需在意,我算计你的也良多。”
两人所思一样,所做自然是能吻合。
再者,他对秦政的算计还要过分许多。
他事先与秦政道:“日后知晓,可不许生气。”
秦政当下并不答应他,而是好奇道:“你到底做了什么?”
嬴政不语,只将他牵出殿外上了宫轿,朝着近来他二人的住处去。
一路任他怎样问,嬴政都避重就轻,与他言着些其他。
回到住处,更是用一贯的亲密去堵他的嘴。
黏糊到第二日,秦政一如往常离了此处去处理朝政。
此年时间所剩无几,两人的计划很快提上日程。
关于崇客卿伪造文书,擅养私兵等诸多罪状被大王发现,入宫审问后一直遭囚的消息就此放了出去。
对于崇苏的指责响彻朝堂,秦政默许众人所为,也默许着这消息飞越国境,传去各国士人耳中。
初始,他对于嬴政带着这样的坏名声去往他国是否会有阻碍有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