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299)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都不用猜,秦政就知他所来为何事。

嬴政一贯在他身边,议事的臣子也早已习惯他的存在,可此次王翦来,却将他暂且请出了殿。

之后与秦政说的话,也无非就是不娶妻立后的许多弊端。

秦政心意已决,对于这些话只是听个过场。

只等王翦说完,他也不说什么反驳,而是与他言道起了从前。

说及了幼时,父王离世,他年幼登王,身边的几个辅国。

他亲缘浅淡,比之当初后宫里惹他心烦的三位太后,他还是更愿意倚仗朝堂上的臣子。

到如今,恰好是十年过去。

十年里,王龁和蒙骜已然离世,麃公不在咸阳,张唐也几尽隐退,蔡泽这些年频繁往返于秦国与燕国之间。

那时陪在他身边的长辈近乎是都离他而去。

王翦听他提及这些,也很是感怀,正想说什么安慰他,却又听秦政道:“先生,寡人在朝堂独独剩下你一位亲近的师长。”

听到这话,王翦就忽觉不妙,心道他这副模样,怕是要说些自己不爱听的话。

果然,秦政趁着他还没开口,继续道:“即使先生受朝臣所托,可若寡人说,此生所属便是他,誓不立后。”

他看着王翦的神色添上了几分落寞,像极了幼时在他身边因为深陷权力漩涡时的忧愁神色,就这样问他:“如若这样,先生还要这样为难寡人吗?”

第160章 胡言

他话说得无辜又诚恳,王翦看着他的神色沉默了下去。

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幼时说些这样的话也就算了,可如今,他是秦国的大王,还朝着自己这样说话。

实在是有些。

无法拒绝……

半晌,他叹了一声,问秦政道:“大王当真看得清吗?”

既然秦政将他当作长辈,那对此事,他好歹也得为他把关。

秦政点头,答道:“当然。”

王翦对此很是不放心,这可是关乎此生的大事,他还这样年轻,就这样武断地下了论断,又让他如何去信。

他问:“何以见得?”

他这样问,秦政一时默了声。

如若单纯只说喜欢,王翦定然不会放心。

而若要解释其中原委,就不得不要提到事情的真相。

秦政犹豫着要不要说其间真相,犹豫一阵,最后干脆将嬴政先唤了回来。

嬴政自外进来,两道视线落来身上,他泰然自若地坐去了秦政身边。

他们谈了这样久,都不知具体在谈些什么,这时将自己叫过来,嬴政神色间询问着秦政有何事。

秦政暂且没有答他,将他拉过来,就问王翦道:“先生可有注意过寡人与相邦有何处相像?”

平日看得太多,王翦也无需特意去看,道:“何处都相像。”

嬴政也就明白了秦政的意思,也没回绝他的决定,接道:“既然如此,先生就不觉怪异吗?”

王翦确实觉得很是怪异,他们又不是亲兄弟,面相理应不该这样相像。

再者,就算是亲兄弟,也不该身形样貌都相似到这种程度。

不过,亲兄弟……

王翦心中骤然起了一个想法,颇为不可思议,问:“难不成,先王在赵国并不止大王一个子嗣?”

这话说出,他自己都即刻否决了这个想法。

若是当真,按照年岁,这位崇苏才应当是长子,这又如何可能。

王翦即刻道:“臣失言。”

常人难以猜到他二人之渊源,这样想也是情有可原,两人都没有在意,秦政道:“并非如此。”

之后,也不劳烦王翦去猜了,秦政直接道:“而是比之血缘都亲近,互为本身的关系。”

两人一唱一和,秦政说完,嬴政紧接着就问:“先生可信?”

王翦当然不信。

为了骗过他都编出了这样的理由,王翦道:“大王也不必这样说话。”

到底是隔了辈分,他比之蒙毅蒙恬这些平辈更难接受这些。

两人对视一眼,秦政随即道:“先生大可听寡人言道其间具体。”

反正今日他都来了,婚事一事也必须解决,秦政干脆就这样与他讲起了来龙去脉。

嬴政则在一旁时不时接他的话,或是为他补充些具体。

他们异口同声,又看着他们几乎是一样的脸,一番话听下来,听得王翦一个头两个大。

绕到最后,他才堪堪弄明白他们的关系。

也因此被他们的关系沉默在了原地。

比起大王被一位容貌出众却又同时颇有能力的臣子迷住,他与另一个本身成婚似乎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个对于他而言疯狂的举措摆到面前,似乎秦政不成婚都成为了一件小事。

不过这某种意义上,这二者其实算是一件事罢了。

他们抛过来的信息实在太多,犹如前几日的蒙恬一般,之后的对话,王翦都很是心不在焉。

见他实在对此惊疑交加,嬴政止住了秦政的话头,对王翦道:“先生若是乏累,我们改日再谈。”

秦政也不再继续说了,为这段谈话做了最后的收尾,与王翦道:“只不过先生既然知晓此事,那么关乎寡人不成婚立后一事,先生也不必再多费口舌。”

他心意坚定的缘由王翦已然知晓,只是对于他这话,王翦现下也没有即刻答应,与他告辞后,王翦速而离开了殿上。

他算是几个人里反应最是大的一个,甚至最后也似乎没有接受这个现实。

秦政回忆起方才道出真相时他的神色,好笑道:“我若是说得再迟疑几分,怕是他都要去唤太医来为我治治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