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30)
“他有这样重要?”嬴珞问他:“你都不愿结交新朋友?”
“不是不想结交,”赵政对他嘴上是刻薄万分:“是不想和你结交。”
嬴珞被他堵得哑口无言,一时愣在了原地。
赵政借机绕过他往前去。
而后,回答了嬴珞方才的第一个问题:“他确实很重要。”
赵政带上了浅浅笑意,却混不自觉:“于我而言,他无可替代。”
说着,赵政将他彻底甩在了身后,往武堂去,只剩嬴珞一人愣在原地,兀自困惑,继而离去。
此番过后一月,嬴政来找了赵政一趟,谈话间,赵政把此次对话事无巨细讲给了嬴政听。
嬴政对于嬴珞记得不甚清晰,嬴子楚上位后,清剿了反对他继位的势力,嬴珞就在此列。
没想到此世,这人倒和赵政有了些联系。
同样,赵政也不会意识到,他这次不仅是帮自己在秦室一众子弟中树立了威信,更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帮前世的嬴政出了气。
在这之后,嬴珞彻底倒戈,不仅不找赵政麻烦,甚至主动帮着他对抗欺负他的一小众人。
如此半年,秦室与赵政同龄者再无人有为难赵政的心思。
赵政对嬴珞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却也是时冷时热。
弄得嬴珞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想,远离又不甘心,不远离又显得他上赶着讨好,踌躇不定间,又是小半年的时光缓缓流过。
归秦一年间,赵政并未在宫中过多行动,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局势,也听了崇苏的话,没有主动去找他。
只是崇苏那边也未见得有多大空闲,每月能来一次都算好,有时两月他们才得见一面。
他也并未闲着,嬴子楚接他回来后,又是听学,亦要习武,白日的时间被占得满当。
听崇苏断断续续带来的消息,贺桦本和他在一处,但年纪实在太小,不能和他一样归于侍从之列,而是被差去了膳房打杂。
他在其中过得还算如意,随着时日过去,虽有人意识到他并不受秦太子重视,但这段时间,足够他凭着己身的才学与胆识服众。
赵政不被为难的同时,也不再有人为难他。
不仅如此,从他的只言片语来看,那些年岁与他相近的,居然会主动接近他,甚至于少数时候,还会无意识地听令于他。
赵政听着,先是为他开心,后又似开玩笑的回他一句,你还颇有为人主的天分。
他本觉得自己没什么话外意味,可崇苏听了之后,当即就止住了话头,问其原由,却怎么问他也不说。
后来,也再也没有听他说过相关的话。
赵政初始觉得奇怪,过久了,也就把此事忘了。
这年九月,先君丧期至,嬴子楚与赵姬补办大婚。
赵政亦受秦礼,入秦国宗室,冠嬴姓,归秦氏。
十月,继位的安国君正式加冕,成为新一任秦王。
秦政本想观察着他的为政风格,以此学些为君之道。
可还未等他看出个所以然来,三天后,安国君嬴柱,这位在太子位上等至五十高龄,当今秦王,猝然长逝。
第17章 回到他身边
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未想到,以至消息传出的那一刻,宫内转瞬乱成一锅粥。
秦政随嬴子楚奔往秦王寝宫,乱中碰见了崇苏。
他随着侍卫队伍匆匆而过,并未看见秦政。
可秦政注意到,周围人脸上多有震惊神色,却不见他有多慌乱,又是那副早已知晓的模样。
距上次见面已有月余,秦政看到他身形又高了不少。
在队伍里,已经看不出未到从伍年纪,也已经完全不复初见时见他那副羸弱的模样。
除去身份,这一年两人比起来,还是他变化要大。
秦政收起往他那去的目光,跟随嬴子楚去处理秦王身后事。
宫中登位大典的装饰都未来得及撤下去,一日后,就换上肃穆葬饰。
之后几尽一旬,秦政包揽下诸多琐事,居然没有丝毫空闲。
国不可一日无君,忙完葬典后,便是嬴子楚即位事宜。
秦国先君丧期刚过,又临新君丧期,他之即位,也只是简单地在宗庙请示了先祖,接下王职。
一年时间,秦国历经三代国君,嬴子楚上位后,其先就是稳固政权,加固外防,以防他国趁秦国政权轮换之际趁虚而入。
嬴子楚得秦王位,秦政作为长子,理所当然承袭太子位。
前几日还住在后殿小院,自明日始,他就要搬去主殿,成为太子宫的主人。
近日宫中人尽然忙碌,秦政本以为住在此处的最后一段时日再见不到崇苏。
可搬离的前一天晚上,崇苏还是踏月而来。
宫内事宜多,哪里要人就将他们填补去,很是累人。
嬴政到时,难得地显出了困倦,在听秦政说话时,竟靠着他就这么睡了过去。
因是私自会面,秦政担心他被发现行踪,任由他睡了一刻钟,而后犹豫着要不要将他叫醒。
可也在这时,像是感应到了他在想什么,嬴政自行醒了过来。
而后,嬴政也未久留,只是与他道:“今后你住到主殿,我不便来,万事当心。”
临走时又对他说:“我会找地方与你见面,在此之前,不要来见我。”
嬴政的本意,原是前世他一直是独身,如若秦政贸然来找他,怕招来变数。
可秦政不知道,也就不会这么想。
在他看来,自来了咸阳,就一直在听他的话,这样乖顺,可不像他。
待搬至主殿,秦政就着手将他从宫城处抽调到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