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37)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上边是秦政的字迹,吕不韦给他留的课业,嬴政都会先过目一遍。

大体是没什么错处的,只是嬴政总会凭借着这些课业,引申去他执政后的一些所思所想与秦政讲。

要培养一个帝王,还是帝王亲自来教最好。

此后几日,他将重心全然放在秦政身上,久而久之,也就将贺桦的事抛去了脑后。

秦政所说即所做,次日便与嬴子楚提了蒙家的事,嬴子楚与蒙骜一拍即合,尽然同意自家孩子走到一起。

在此后不久,蒙家的两个孩子就获得了自由出入太子宫的特许。

蒙恬和蒙毅本就对秦政感兴趣,时常结伴入宫寻秦政玩,不出半年,三人便互相熟识。

再往后,蒙恬曾提议将贺桦一同带入宫中,却屡次被其拒绝,问及原因,也从不曾得答案。

此一年间,对嬴子楚登位有异议的,诸如嬴悼一脉,要么被几分势力,要么被逐出咸阳,到最后,已然不成气候。

其余王家可能成势的,也都是同样的下场。

第二年,嬴子楚正式加冕,秦政亦正式册封为太子。

嬴子楚的王位也就无人能够威胁,可这还不够,若是不拿出实绩,便很难让国民认从。

于是在年末,在周王室与诸国共谋弱秦之时,嬴子楚毅然决定东出。

此一战,秦一举扫灭东周,收周王室九鼎。

统治了天下近八百年的周王朝,历经鼎盛,又经中兴,盛于开创性的分封制度,却又衰于分封制下的天下群雄。

最终见证数百政权起落,断送在乱世中后起之秀秦国手中。

盘踞在洛邑沉睡多年的玄鸟缓慢苏醒,几经盘旋,朝着天地之西去。

去往天命所归处。

落足时,它带起的风吹动了无数黑红旗帜。

这里生长着未来的天下共主。

人们称他为秦皇。

这里是未来天下唯一的都城。

人们称之为咸阳。

玄鸟再度闭上了眼。

他国或对秦灭东周有异议,但未有一国敢出头公然批判秦国之所为。

次年,蒙骜大将军多次东征,共攻克赵国三十七座城池,秦国国土愈渐扩大,国势日上,却在这时,嬴子楚的身体每况愈下。

秦政从吕不韦那听闻,是因在赵国当质子时潦倒太久,熬坏了身子,在位两年,又是政事繁忙,多番隐疾都被牵出,这才有了如今的境况。

秦政将听来的讲给嬴政听,嬴政却不语。

关于嬴子楚的早逝,其间原因可不止这样简单。

三年。

这年寒冬过去,暖春柔光笼罩下,嬴子楚的身体好转许多。

三月与四月两月,嬴子楚派王龁攻上党,此战大捷,嬴子楚欣喜之际,又派蒙骜攻魏。

此战却陡生变故。

初始蒙骜攻下魏城两处,本以为此战亦会大捷,不想魏王请得魏无忌出山。

信陵君魏无忌当年以围魏救赵闻名天下,领军后向诸国求援,各国早就等一个攻秦的时机,以救魏的名义纷纷发兵,举天下之兵攻秦。

两军战于河外,蒙骜难敌五国之兵,大败回撤。

联军乘胜追击,大破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攻至函谷关。

军中斥候携着染血衣袍出现在咸阳朝堂之际,嬴子楚难抵此噩耗,当着朝臣的面,气急攻心,竟是呕出了一口黑血,昏倒在众臣面前。

第21章 杏花树下

太子宫中。

秦政匆匆往外去。

前朝消息来得急,他晨起舞剑,剑还未出鞘,那边嬴子楚呕血的消息就到了他殿中。

紧随而至的就是战报。

秦政听得心下一沉,收剑便往嬴子楚寝殿去。

到时,只见殿中太医正收了东西往外去,吕不韦和秦宗室长老嬴勖各列两侧,秦政先行对嬴勖行礼:“伯公。”

继而对吕不韦道:“先生。”

二者颔首以示回应。

秦政看不见里屋中的嬴子楚,又不便贸然进去,只好问:“父王如何了?”

吕不韦回他:“气急攻心,据太医所言,需得修养月余。”

秦政默然。

藏在袖中的手却握紧了拳。

若不是此战天下攻秦,断然不会落到这个局面。

嬴勖似是看出了他的情绪,满布着苍老皱纹的手放去秦政头顶:“政儿不必忧心,大王自有先灵相护。”

秦政乖乖点头:“好。”

他面上乖巧,心中忧心的却不止是嬴子楚,更是国事。

可身处此处,倒也不能发问,显得他全然不挂心缠绵病榻的嬴子楚一般。

一国之君倒下,殿中两位长者皆有诸多事宜,嬴勖看着嬴子楚服下药,从殿中退了出去。

吕不韦却未走。

殿中陆续有人来,两位太后,以及王后赵姬得到消息匆匆而来,却都顾及会扰了嬴子楚清净,并未久留。

而吕不韦每逢人走,都会去相送。

也就是他去送赵姬出殿的当口,嬴子楚堪堪醒转。

殿中只余下秦政一人,此时自是迎了上去。

嬴子楚方才醒转,缓了片刻,又重新忆及那可恨的战报。

一时气从心头起,却也忽视了他的存在,当下便召人来,道:“传寡人之令,将那魏太子增囚去咸阳偏殿!”

太子增是为魏国留于秦国的质子,此次攻秦以魏国之信陵君为首,嬴子楚自是会迁怒这个质子。

秦政心觉他太过冲动,在一旁出声提醒:“父王息怒。”

嬴子楚这才注意到他,还想再说,却猛地想起当初秦赵之争,秦政作为质子,同样因赵王的追杀受尽了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