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65)
这几日的相处好似是在做梦,好像要产生一种错觉,错觉他真的会永远属于自己。
可就如他所说的,世界上哪有人会一直属于另一个人?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不能再放任这份莫名的感情继续增长。
秦政止住了一切想法。
这三年的相处,他发觉自己都快溺在其中,这个美好的梦境编织的太过完美,他已经有些不愿意将其戳破,若是越陷越深,他承受得起破灭之时的后果吗。
这样下去,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崇苏,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再说了,秦政又想起了先前他那一句概是不会有喜欢的人。
那他概是不会喜欢他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把这莫名的感情先掐灭。
首先就要保持距离。
漫长的思考过后,秦政终于整理好着装。
从昨晚就开始混乱的脑子忽而就变得清明起来,想通了此事,之后便这样做吧。
秦政强行砍断了从心底深处生出的一丝不舍,就往外去。
连这点东西都舍弃不掉,他又如何为王。
况且,如今也没有时间让他纠结这些了。
门外,嬴政收到了急信,快步紧走进屋,全然没有察觉到秦政方才心中的天人交战,与他道:“咸阳有信来,是为请大王速归。”
第34章 归咸阳
秦政接过了他手中的竹简,见其上写着王龁病重,怕是撑不过几日,请大王归咸阳。
扫过一眼,秦政发觉此不是官面公文,问道:“这是哪来的消息?”
嬴政示意他看被他手遮住的一字,上边显然是个贺字。
是为扶苏编造的假身份。
秦政奇怪道:“他字迹是这样?”
“是,”嬴政答他:“这才是他原本的字迹。”
他第一次给嬴政写东西,因为想瞒住自己的身份,故意写得极其歪曲。
这三年为了避免传信被人截取,他也都是用经过更改的字迹。
只有这次才是他自己的字迹。
嬴政收到传信之时,其实也很惊讶。
他预想此次来雍城,咸阳是不会有何大事发生的,也就并未与扶苏商量过这期间该如何传信。
估计也是因为未有商量过,扶苏怕他以为是他人假冒的消息,才特意用原本的字。
可他传此条消息的目的又为何?
王龁作为几朝老臣,又是监国大臣,其之将死,秦政是有立刻回去的必要,可回去也只是出于敬重,除去在他的葬礼上露面,也就并未有其他特殊了。
他的死,也并不足以促使咸阳城中生乱。
按理说,他在外地,扶苏给他传信,要么就是十万火急,要么就是此条消息官面不会传来这边,被朝中人压下去了。
前者基本可以否定,若真十万火急,就不该只传王龁之死了。
而若是后者,为什么朝中人要压此条消息呢?
确认此消息确实是贺桦所传后,秦政也想到了这两点,道:“先回咸阳。”
嬴政赞同,无论是哪种情况,又或是其他,回去一看便知。
可就在一刻钟后,众人忙着准备回咸阳之仪仗时,官面便传信来了,内容几乎一样,都是说王龁将死,请秦政速归。
这下两人都猜不透其中因由。
既然官面已有信来,扶苏又为何要多传一次?
虽说他的信早到,但他要这个时间差做什么?
面对秦政的疑问,嬴政也不知该作何解释,于是放弃胡乱猜测,道:“待回咸阳,就都知晓了。”
也在此时,那边仪仗备好,一行人踏上了归咸阳的路。
一路快马加鞭,后日,众人抵达了咸阳。
城中风平浪静,未有生变,也就证明嬴政并没有想错,不是急事。
入咸阳后,秦政先行回宫,他去驾临王龁府上要另起仪仗,也要更换合适的礼服,嬴政没有等这个时间,将事宜都推给下属,便先行找去了王家。
到时,王龁府门上已然挂上灵幡。
众多人前来悼念,府前人员聚集,嬴政穿行过去,在府中找到了扶苏。
王府如今就剩了王家那小孙女,着一身孝衣,还未到及笄的年岁,失了最后的倚仗,神色戚戚,更多的却是茫然,此时站于正中,迎着众人。
在她身边,围着三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分为蒙家二子和扶苏。
嬴政凑近他们这孩子团,示意其中的扶苏出来。
一时其他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来,蒙恬看了扶苏一眼,眼神询问,扶苏则与他解释:“或有要事,我们借一步说话。”
随后又看向王乔松,又独与她一人道:“我很快回来。”
许是顾及她的情绪,扶苏声音都放得轻些。
与他到了一旁,嬴政拿了那竹简,问他道:“为何与我传信?”
扶苏知道他是为此事而来,道:“是我的一个试验。”
“试验?”
“嗯,”扶苏拿出来一个令牌,交由他,道:“我在组建招揽只听命于我们的死士。”
嬴政看这令牌,黑金配色,纹路繁杂,在令牌背后,分外醒目地刻了一个崇字。
扶苏补充道:“只是一个初步构想。”
近来他一直在做此事,虽有蒙家的帮助,但也不能太过引人注目,到目前为止,他挑选出来,并且合格的成员,不足十人。
扶苏继续道:“此次传信,我的命令是不被官面的人所察觉,最好比官面传信早到。”
嬴政接道:“确实比官面消息早到小半日。”
“那便好。”扶苏抿唇,露了一个浅浅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