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75)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第39章 密信

秦政喝下这碗药汤,很快便困意明显,即使心里很不想睡,却还是敌不过困意,终是睡下。

是一夜好眠。

第二日起来,却堆积了不少事情还未处理。

虽是休息好了,但政事却搁置了,他都有些怀疑是崇苏故意使坏。

不过他现在应是不会开这样无聊的玩笑了。

今日没有朝会,节省出了时间,秦政将昨日搁置的上书看完,令人都送出去,又开始想近日之事。

王绾和蒙骜张唐三人今日前去疫地,大体事宜都已经安排妥当。

若不出意外,疫病得到控制,此年的这个大劫难会平稳过去。

前提是东方几国莫要伺机而动。

将吕党撤下也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就是考虑该由谁人来替掉这些人。

给拥护自己的一众臣子升官不是难事,最主要的还是崇苏。

若真如他所说,来状告的人一路能到这里是他的功劳,因功论赏,他应是该升迁的。

可该不该给他升官呢?

明明他昨日才送上一片关切之心,秦政转头就疑起了他。

一码归一码,私情和国事,秦政分得很清。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但秦政直觉,他就是提前布置好了一切。

他不仅知道蝗灾和瘟疫,又因为他了解自己,所以也想到了自己会找他问话。

每当这个时候,秦政就会有些后悔先前与他太过亲近,现今他了解自己,自己却对他的来历和能力一无所知。

他到底还知道多少?他又是如何知道的?

提前一年预知后事,未免太不可思议。

据他所知,占卜之术不是一定精准的,可崇苏的计划,却好像是笃定了今年会有蝗灾以及疫病,而后以这个为前提制定了所有计划。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在秦国,对秦国会是很大一个助力,可又太过不可控。

不论是初遇还是现在,秦政总有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的感觉。

他虽然在王位上,但操纵全局的,又好像是崇苏。

这样一个人,如果不利用好,就是捅向他的尖刀。

据崇苏所说,他是为了一统的大业才留在实力最强盛的秦国,留在他身边。

如若他所说不假,以秦国的大业为先,那么不忠对他而言没有好处。

可真的是为了秦之大业的话,他的身世来历都将不重要,他与自己说明一切,只会让自己更信任他。

他为什么要瞒,他到底有什么好瞒的?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最好的方法,是将他完全控在自己手里。

如若他真的能知晓所有后事,由自己知晓、决断后做出应对之策下发,就能抹去这些威胁。

秦政一直尝试掌控他,一直以来,却也未能完全成功。

让他将自己当作归属,让他臣服,就是想控制他。

只是他嘴上说了,心里怎么样却不得而知。

将他困在身边在最开始也算是一种尝试,只是三年下来,差点把自己给赔进去。

如今还把他从自己身边放走,就更加不可测了。

秦政想过将他彻底困住,不是单单困在自己身边,而是彻底夺去他的自由,关起来一点点逼问他到底还知道多少。

这么多弯弯绕绕干什么,崇苏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个长史,可他为王,想夺去他的官职甚至是一切,再简单不过。

可那样,他就真的成了一个预知未来的器具。

况且,以他的心气,说不定根本什么都不会说,被这样困住,只会徒增了怨恨。

抛去对他的私情,就算是承袭秦国历代君主的惜才之心,秦政都不该这样做。

何况到目前为止的揣测,都是他的直觉,他并不能确信以后崇苏是不是还能知道什么,也不能确信崇苏究竟会不会威胁到他。

暂且在他身边多放自己的人,与此同时,还是先摸清他的来历。

先前他让出使燕国的蔡泽去查,可燕赵两地终究是异国,蔡泽并没有查出什么来,那就放眼去赵国。

秦政忽而想起了当时在赵国,住在崇苏旁屋的妇人。

虽说她可能也不知道崇苏的来历,但她若在那处住了良久,至少知道崇苏何时出现在那,他又为何是孤身一人。

弄清了这点,说不定能找到些查他来历的线索。

那时随他去的暗卫死在了回路上,没有人知道那小屋当时在什么位置,妇人又长什么样子。

秦政令人拿了绢帛来,回想片刻,而后勾勒一副地图在其上,又在旁边画了一副画像。

随后吩咐下去,道:“与蒙骜将军传信,就说派军中人前往邯郸,去图上所画的地方寻这个妇人。”

待此人得令下去,那边又有人急匆匆上来。

秦政看他来得急,还以为是王绾去平疫病的队伍出了问题,赶忙道:“何事如此慌忙?”

“回大王,”那人递了密信上来,道:“是雍城那边的消息。”

雍城那边来信,就是和赵姬相关了。

一年来她都没什么动静,最近事情繁多,她来凑什么热闹。

秦政忽而有些不妙的预感,果然,打开后只消看一眼,他就皱了眉。

这绢帛上写的分明是——赵太后有孕,几近临盆。

不知为何,看着这一条消息,秦政忽而无名火起,燃上心头。

近日诸多事宜,他都不觉得有多烦闷,独独这一条,在他这激起了千层浪。

猛地,他将手中绢帛砸去一旁。

这东西轻柔,落地无声,却如千斤旦砸下,震得他有些发昏。

她有孕,这时候消息才传来咸阳,在雍城的眼线都是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