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92)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国境内调兵,不仅要防止经了天灾的国民惶恐,还要防他国得了风声,秦政添了一句,道:“所行尽量不要惹人注目,免得他们以为寡人急着东出。”

王翦得令。

此仗能不打便不打,如若能让秦国修养了此年,再寻时机东进,那再好不过。

就是要打,那秦国也不惧怕。

秦政转而又问一旁静默的崇苏:“客卿有何看法?”

合纵攻秦难以化解,嬴政还想借着此战揽些功名,自然不会与他透漏太多,于是道:“没什么看法,大王所决皆为明断。”

秦政挑眉,笑道:“你这话可像极了奉承君王的佞臣。”

“那大王听臣之言,”嬴政呛了回去:“不就是昏君?”

“你还真是敢说。”秦政不知第几次叹他胆子大。

王翦:“……”

这话是能随意玩笑的吗??

他们越说越离了正题,王翦彰显了一分存在感:“咳。”

所要说的都道尽,也得了新令,他两这一番对话,让王翦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于是道:“臣先告退。”

秦政允了,王翦也就退出殿去。

待他走了,秦政问他:“当真无话可说?”

放在以往,他可是要出些良策的。

嬴政不想说,只是提醒他,道:“大王莫要在臣身上寻良策,多注意些良臣。”

“他人可不像你一样,”秦政话间都另有所指:“无所不知啊。”

“单凭这一点,寡人自是要对你多多青睐。”

嬴政还是避他话间锋芒,说了那句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大王高看。”

他每次都这样说,秦政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无奈之下,没再为难,而是想去了他事。

经他这样一提醒,秦政还真想起一个人来。

这是前些天的事了。

一份上书中,有人建议他注意五国的动向,且点明了多加提防魏无忌。

起初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但魏无忌确实让人忌惮,既然看到了,秦政还是记下。

没想到仅仅是过了几日,王翦就来报来了五国确实有动向。

秦政回忆那份上书的署名,他记下的东西轻易不会忘,稍一思索,便想了起来。

那人名为隗状,官职是大夫。

这人倒是有远见,秦政心生好感,官职虽低了些,说不定可用,改日可以见上一面。

嬴政在一旁不动声色,却一直在观察秦政面上的变化,见他沉思良久,又像忽见月明一般高兴起来。

见他如此,嬴政便知道,自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他拉拢的二人,甘罗年少,需要一个更大的机遇。

这个近在眼前的机会,便让隗状先用了。

隗状身负才学,缺的是一个在秦政面前露脸的机会。

借此机会,只消见上一面,秦政就会知道他是个可用之才,提拔他升官也是迟早的事。

待隗状升迁,他在朝堂的第一步棋,也就落在了棋盘上。

殿内静了下来,嬴政没了话说,留在此也没了必要,再次请退,秦政亦没有再挽留。

出了宫,又是傍晚。

每每入宫,都要逗留这样晚,嬴政对自己是无可奈何。

而宫内,秦政与一人对话。

是派去赵国寻那妇人的斥候。

“长平那边有消息吗?”秦政问道。

“回大王,”斥候按月前来述职,今日正好是述职日,道:“还未找到,但有人言,在街头见过画像上的女子。”

这样一来,至少可以确定那人在长平。

他派的人,去邯郸寻没结果,后来通过埋在赵国的消息脉络,秦政知道了聚集在那处的大多是被征召去长平的青壮年之家属。

秦政猜测这个妇人概是去寻死在长平的夫君和孩子,于是一面留了人在邯郸,一面令人前往长平。

所猜无错,此人确实是在长平,确定了她身之所在,离找到她估计也就不远。

只消找到她,崇苏的身世之谜就能揭开一角。

若是对于寻常臣,只消此人效忠,秦政就不会管他身世如何。

崇苏这十年的表现,无疑是效忠的。

无论他是在意天下一统,还是在意他本人,他无疑是站在秦国这边。

明明只消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他对于崇苏总是特殊,那么对于他的来历,秦政自是也要特殊,不查到底,他不会甘心。

崇苏这样瞒他,定是觉得他不能接受这个身世。

什么身世是他不能接受的?

秦政一向想不明白。

他并不是看人身世而下定论之人,崇苏自小伴他左右,己身能力更是无可挑剔,无论是哪一点秦政都对他青睐有加。

就算会预知后事又如何,只要他肯听话,在掌控范围之内,都无伤大雅,这和身世又有何关系?

偏偏他要瞒着。

既然如此,秦政直觉,待埋藏在他身上的秘密揭发出来,他们之间会爆发几近不可解决的矛盾。

可就算是如此,他还是想知道。

即使不似从前那样亲近,秦政却一向将他当做所有物,一旦在他心中打下了所属他的烙印,不论是物还是人,都不能脱离他的掌控。

“继续找。”秦政吩咐下去。

第49章 生变

斥候得令,也出了殿。

秦政酒意总算过去,清醒之余思及近来之事,牵出些蛛丝马迹。

各国异动,如今看来,外戚势力的动作也有迹可循。

昌平君治灾以邀功,夏太后想要成蟜尽快在秦国立足,都是想巩固势力,以免被有心之人利用起战设局针对。

秦政的布署下去,王翦带军前去函谷关,斥候的消息飞去边境,送到蒙骜手中,蒙骜所牵引的长平密探继续搜寻妇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