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脚鸟与纸飞机(226)
洗澡、刷牙、刮胡子、用完一瓶漱口水,吹干头发,换上一身干净衣服,樊凌宇看了眼时间,还差20分钟,就出发了。
他本来想找曹林,继续昨晚的“争吵”的,三更半夜拿吃的去找他女朋友,这事儿没完,可是洗澡时冷水热水交换一冲,他头脑清醒了,面前浮现程雪漫的脸,严肃的、无奈的、甚至是绝情的,直觉告诉他,不要去找曹林,不要提昨晚的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不然他肯定听到比“滚”更绝情的话,程雪漫的门也会一直对他锁着。
所以他决定假装喝断片,把昨晚的事全部忘记。
做好决定后,他赶到楼下餐厅,喝了杯速溶咖啡,估摸着接待车辆已经来了,他出了酒店,踩着厚实的雪,看到了接待他们的MPV商务车。
他上了车,坐到了最后面,车里开着暖气,热烘烘的。
“早。”孙东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顶着乌青的眼袋问好,“他们呢?”
樊凌宇看着他,摇头的同时看向酒店门口,时间还早,酒店门口人很少。
等了几分钟,程雪漫和曹林一起出来了。
程雪漫上车,发现樊凌宇坐在最后面,她身后还站着曹林,于是她坐到了后面,和樊凌宇之间保持着一人多宽的距离。
曹林自然坐在了副驾驶后面。
今天上午去化纤研究所,程雪漫格外重视,随身带着平板,在网上看着研究资料。
她是设计师出身,对材料格外重视,在她看来,产品材质带来的视觉感官对销量有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排在第一位。
因为现在人们买东西,常常会先在网站上看,他们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数据参数,而是产品图片,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甚至有决定性作用。
吉林这家化纤公司,在碳纤维领域拥有多项专利,他们是靠着自己,从无到有,研发出国产碳纤维材料,打破了外国垄断。这也是凡境选择要与这家公司合作的最大的原因,因为他们背后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
这也是程雪漫看中的,因为国内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公司都在研发,产品更迭速度快,所以必须与最好的材料公司合作。
程雪漫拿着平板电脑,再一次看她整理的各项数据,一会儿去了研究所,她有很多问题要问。
因为下雪,路面湿滑,车子开得特别慢。不仅仅是他们这辆车慢,是街上所有的车都开得特别慢。
好像被按了0.75倍速,车窗外世界慢了下来,车窗内的世界,则更加诡异。
孙东虽然长得粗犷,但却善于察言观色,他看出来了,这三个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昨晚没休息好吗?酒店太冷了?”他问离他最近的曹林。
曹林摇头,“地热蛮温暖的。”
孙东回头,看占据长座左右两端的男女,挑了挑眉,心想可能是水土不服人太累了,他觉得这么尴尬着挺尴尬的,于是问:“晚上想吃什么?厂子那边有烤鱼店,纯野生江鱼,那肉质,根本不是饲养鱼可比的。”
曹林问哪条江?
“牡丹江啊,纯野生江鱼……”
“他们家还有鱼肉馅饺子,哎呀,今晚咱们再开一瓶茅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樊总监?樊总监,今晚咱们继续哈。”
樊凌宇点头:“好啊。”
啪的一声,一人多宽的空位上,砸下一台平板,不是掉落的那种声音,是拍在座位上的。
樊凌宇立刻坐直身子,背脊汗毛根根直立。
程雪漫从来没这么放过她平板或者手机。
他心间掠过暴风雪,带着棱角的雪粒子刮着心脏瓣膜,又刺又凉,眼角下方肌肉微微抽动,外面是冰天雪地,车里暖气融融,连坐垫都是热的,可他浑身上下都凉透了。
“喂?姐?我孙东,今晚要鲅鱼馅饺子,再来两条烤江鲤鱼,对,五个人,对对对,给我留好房间,好,行,那没问题……”
孙东打完电话,扒着车座对前排司机说话,聊得内容是约打麻将的事。
研究所不远,20分钟后就到了。
研究所的楼非常老旧,但走进去装潢却是新的,他们一进去,就有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研究员在等他们,孙东给他们做介绍,称那人为杜老师。
程雪漫、樊凌宇等也跟着叫杜老师。
杜岩中等身材,头发稀疏,戴着厚款眼镜,自我介绍说,他是化纤研究所的副所长,专门负责碳纤维研究。
他寥寥几句,没有对自己进行深入介绍。
这是身为科研人员的谦虚。
孙东嫌他说得少,没有显示出他的实力,于是在杜老师带他们进展厅的时候,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说,杜老师每年都会受邀去美国、欧洲参加学术研讨会,甚至有公司花三倍价钱,挖他去国外,但杜老师心系祖国,不想为外国人打工,于是留了下来。
“杜老师在业内,绝对是这个。”孙东竖起大拇指。
程雪漫听完后,紧追了几步,她知道,这今天绝对是她能见到的最厉害的研究员了。她利用身材纤瘦的优势,挤过樊凌宇和孙东之间的缝隙,走到了杜岩身后。
刚刚,孙东说她是凡境的产品经理。这话没错,不过她还是想更全面地介绍一下自己。
程雪漫站在他身后,自我介绍说,她是设计师出身,为了给杜岩留下好印象,程雪漫甚至介绍了自己的毕业院校,像极了一个讨老师喜欢的学生。
杜岩回头皱眉,他身高不及程雪漫,但气场十足,这一看,程雪漫后退了几步。但她目光直视着杜岩,甚至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