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脚鸟与纸飞机(235)

作者: 树树月亮 阅读记录

采购半小时排队1小时结账,程雪漫背着提着回家了。樊凌宇拿着酒精喷雾,站在门口给她消毒。

消完毒,程雪漫开始盘点战利品。

香肠是最先拿出来的,撕开包装,切了一半,递给樊凌宇,她才去吃第一口。

咬下一口香肠,程雪漫却红了眼眶。

太不容易了。

为了防止樊凌宇以为她是馋哭的,她硬是把眼泪憋了回去。

晚上,他们终于改善了伙食。

明黄色桌垫上,小份虾仁炒鸡蛋,小份香肠炒鸡蛋,小份腊肠炖豆腐,一瓶啤酒,两只玻璃杯。

这是程雪漫下厨搞定的晚餐。

酒杯碰在一起,两人相视一笑。

之前在吉林出差时,因为樊凌宇故意多喝酒,程雪漫冷了他一整天,结果樊凌宇就说要戒酒。

从那时到现在,樊凌宇在公开饭局上还真是滴酒未沾。他并不嗜酒,但程雪漫偶尔会买酒回来,红的、啤的、果味儿的。

她想喝的时候,樊凌宇就会陪她喝。

两人在公寓里对酌,喝完,趁着微醺**。程雪漫后来喜欢上这种微醺中肌肤相亲的感觉,对她来说,这是一种放松,是一种隐秘的小快乐。

樊凌宇当众拒了那么多杯酒,私下却和她不醉不归,他白天在公司那么正经禁欲,回到家里,她微微挑眉,他就上钩,眼神不再矜持自制,而是含情带欲。

这些反差,这些只有她能看到的景致,都让她感到隐秘的愉悦。

不过樊凌宇是从不主动买酒回家的,程雪漫也只是想喝时才买。所以眼前这瓶啤酒,是居家办公以来,两人第一次喝酒。

喝着酒,程雪漫收到微信消息,临时开会,她一边回着微信说知道了,一边把剩下的酒推给樊凌宇,让他解决。

她回到卧室,门一关,补了个妆,点进视频会议里。

樊凌宇喝光两个杯子的酒,安静地收拾碗筷。之后躺在沙发上,隔着一扇门,静静地听程雪漫在那协调工作,她语气平缓利落,在协调生产线的事。

樊凌宇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忽然觉得,他是个很幸运的人,老天爷待他不薄,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不是一个人,程雪漫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这一方小天地互相照顾,相依为命,让他有一种他们会过到天荒地老的宿命感。

程雪漫开完会出来,脸色不怎么好。

所有的消息,都是负面的。因为疫情,人们不能外出,不能玩无人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网店,销量直线下滑。

为了解决眼前危机,所有的中层领导连夜开会,最后决定,利用现有资源,全力自救。

程雪漫重新开始直播了,樊凌宇甚至也开启了直播。两人的人气还在,因为人们都居家,观看直播的人数直线上升,在大家的努力下,销量停止下滑。

程雪漫很想给大家展示自己组装的那些无人机,可是他们的客厅,东西实在太多了,收拾起来是个巨大工程,最后也就放弃了。

不过,她的无人机也找到了用武之地。

那天物业群里有人求助,说是家里小孩发高烧,没有退烧药。求助退烧药。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物业那边没有药,而且那户人家所在楼栋,因为出现病例,大楼已经被封,没人敢去,物业主管说,只能等明天社区工作人员来。

小孩妈妈很无助,说只要一粒退烧药,让孩子今晚退烧就行。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四百多人的物业群,没有人接她的话。

程雪漫从公司领了很多药,加上樊凌宇的,两人的备用药足够。

于是程雪漫主动加了那人微信,用无人机给她送去了一袋子药。

送完药,她让那台无人机自动降停在垃圾桶里,心里为它哀悼,你已经完成了使命,自生自灭吧。

过了三天,程雪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我介绍说,是区电台记者,听闻程雪漫用人机给邻居送药,想采访她。

程雪漫听着电话里女孩热情洋溢的声音,忽然就犯了难。

第122章 与其忧患

◎不如由她来撕开一道口子◎

程雪漫是个性格敏感谨慎的人。

这是从小寄人篱下,不得不时刻察言观色促成的性格。

她听出了电话那头,女孩对于报道新闻的迫切与热情,疫情当下,太需要这类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新闻了,可是接受采访意味着暴露,意味着受到大众关注。

她瞥向盘腿坐在沙发里,正在削苹果皮的某人。

心里迅速做出推断。

一旦接受这则采访,那么意味着她会在小区出名,大家会知道,在他们小区,有她这样一个人,没准同坐一趟电梯的人会打量她,然后发现,她和某个样貌出众的年轻人住在同一楼层,过几天,又会有人发现,原来他们都经常出现在凡境的网络直播间里……

程雪漫一心想捂住的恋情,没准就那么暴露了,这个风险冒不得。

她心里发酸,那个无忧无虑削着苹果皮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她在这短短的一通电话里,为这段恋情操了多少心。

不过,程雪漫还是联络了公司营销部与公关部,以产品经理身份,提出捐赠库存无人机,用来空投物资,以扩大宣传的方案。

这个想法最终被采纳,凡境捐赠100台无人机,上了一次热搜,扩大了宣传力度。

居家办公结束,再次回到公司办公,每个人都戴上了口罩。

平时热闹的茶水间,少有人光顾,代替咖啡香的,是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84消毒液,行政部派出一男一女两个同事,负责办公区消毒,每日拿着消毒喷壶挨个办公室走,男厕女厕、鞋底脚下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