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窝囊王妃重生,给王爷送去绝子汤(41)

作者: 卫闵闵 阅读记录

“母亲,我瞧父亲说得是,您不能只要求陶氏贤惠大度!”

谢宏载顶撞了老王妃一句,又没好气地看向陶玉清,“还不走?”

谢宏载活落,率先离开鹤春堂,陶玉清落后一步,见老王妃气得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她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鹤春堂。

当天下午,鹤春堂传出消息,老王妃病倒了。

徐若音肚子里怀的是老王爷的孩子这事跟着也传开了,侧妃章氏在西院笑出了眼泪,好不容易止住了笑。

她对坐在一旁的儿媳林氏道:“陈氏是自作孽不可活!她算计来算计去,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章氏笑着笑着,又轻叹一口气,想她从前尚在闺阁时,一心喜欢谢威,给他做侧妃也愿意。

可后来如愿嫁给他,日子久了,心里头对他的喜欢慢慢耗尽,现在见他纳了一个比他儿子还年轻的女人为妾。

她心里仅剩的那点失望也没了。没了期望,亦没了失望,自然也不会再伤心。

儿媳林氏好奇道:“母亲,那徐若音没有家世,姿容虽说不错,但梁京比她漂亮的女子多了去。”

“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老王妃如此青睐她?”

章氏嗤笑一声,“不是徐若音有何独特之处,而是徐若音的父亲特别。陈家曾经雇徐若音的祖父为西席。”

“一来二去老王妃就认识了徐若音的父亲,徐若音风姿像她父亲,而老王妃少女时大约爱慕徐若音父亲,正所谓爱屋及乌。”

林氏没想到还有这层渊源,顿时有些咋舌,“那现在相当于说,她曾经喜欢的男子的女儿成了她现在夫君的妾室……”

章氏轻笑一声,“以后东院有的闹呢,且瞧着吧。”

东院鹤春堂,老王妃悠悠转醒,又止不住地落泪,陈嬷嬷心疼地安慰她,她是陈府出来的,自然知道老王妃曾经那点子少女心事。

“老王妃,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老王妃哭着道:“过去是我瞎了眼,才看上那个穷书生!有其父必有其女,徐若音水性杨花,满嘴谎言!她父亲又能是个什么好东西?!”

“陈嬷嬷,我好恨啊!好恨啊——”

“我这些年的念想都当是喂了狗!当初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徐家没个好人呢?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我让宏载亲自去把她接回京,她就是这么报答我的?狼心狗肺的东西!”

“狼心狗肺的东西——”

她气得呕出一口血,又晕了过去。

“王妃!”陈嬷嬷吓了一跳,忙催促楚念去请府医来瞧瞧。

老王妃病重,徐若音的妾室礼自然也就耽搁了。第二天上午,老王妃娘家嫂子闻讯赶来王府探望老王妃。

璧月院内,云萍不解,“小姐,咱们为什么给陈府透露老王妃病重的消息?”

陶玉清低声解释道:“老王妃父亲原是礼部侍郎,已经去世,如今陈家是老王妃兄长当家。”

“他兄长去年外放,带了家中宠妾上任,留妻子钟氏在家照顾母亲。老王妃母亲与老王妃性子颇像,母女二人与钟氏都不对付。”

云萍明白过来,笑着道:“那钟氏今天估摸着是来看老王妃笑话的!”

“那也是她活该,气死她最好!”陶玉清有孕这段时间,心情一直愉悦,吃得香,睡得好。

“陈家母女二人一个做派,拿儿媳当外人,就差没怂恿儿子宠妾灭妻。”

陶玉清经历过上辈子,可是知道的,老王妃一直拿徐若音当正室儿媳妇对待。今生若不是她早有准备,不知道最后会落个什么下场。

鹤春堂,陈嬷嬷见钟氏来了,虽说从前老王妃在娘家与嫂子关系不大好,但过了这么多年,那点子磕磕绊绊也不算什么,钟氏终归是娘家人。

钟氏见陈嬷嬷哭红了眼,只觉得痛快,暗道她们主仆也有今日!

她面上不显,关心道:“老王妃怎么样了?母亲听说她病了,急火攻心,现在也卧病在床,让我来瞧瞧她。”

“病在心里,哪能说好就好。”陈嬷嬷抹了眼泪,把她领进卧房。

钟氏见老王妃侧卧在床上,脸色发黄,眼下青黑,精神很不好,显然是大受打击。

当初她把徐若音往谢宏载房里塞,不知道可想过她儿媳陶氏也会伤心难过,就得痛到自个身上,她才不会尽说风凉话!

钟氏坐到床边的凳子上,轻叹一口气,做出一副好嫂子的态度,语重心长道:“去年你哥哥外放去任知府,带了个妾室走,我也怄得难受,几天没吃下去饭,夜里也睡不好。”

“你母亲说‘七出之一,女子若好嫉妒,容易造成家庭不和,’做为正妻就该贤良大度,夫唱妇随。”

“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想来母亲从前也常教你这些,老王爷多年没纳过妾,现在只纳了一个徐若音,你怎么就想不开呢?”

老王妃越听越觉得刺耳,“你若是来看我笑话的,现在就可以走了!”

“你瞧瞧你,脾气还这么大!”

钟氏心情越发好了,也不恼,“你成了王妃,我脸上也有光,我只是用你哥哥和我的例子来开解你。”

“你怎么还不识好人心呢?”

钟氏故意嗔她一句,“你想想你哥哥前前后后纳了多少娇妾?你从前说你哥哥有本事,纳几房妾室不算什么。”

“现在老王爷只纳了徐若音一个,你至于气成这样?”

第36章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老王妃气恼道:“别拿我和你相提并论!”

钟氏夸张地哎哟一声,“老王妃这话说的,你是觉得你哥哥比老王爷矮上一大截,不配与老王爷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