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114)+番外
提到亲姐姐,许小山也不说话了。
能说啥!
那是他亲姐姐。
日子这么难,还总想着让家里头给她送粮食,做梦呢?
好在家里头的人现在脑子还没糊涂,爹娘说啥也不肯再接济她了,要不然,他非得拎着铁锹找她家去不可!
现在粮食多珍贵呀,家家户户都是藏起来的。
许小山家里头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许小山还把那袋子白面给藏起来了,没打算给爹娘。
不是他不孝顺,是怕他们万一被许小玲一哄,再把细粮给让出去。
许小玲就是许小山的亲姐姐,几年前嫁到县城里去了,据说家里头有两个工人,许小玲不是正式工,一年到头就是四处找零工做。
早先没有闹灾的时候,许家一年到头少说也得接济他们家一百斤粮食。
只是没想到,这种接济,竟被人家看成了理所当然。
如今四处都闹灾,许小玲在县里明明可以在黑市买到高价粮,但就是不愿意自己花钱,所以还是在打娘家的主意。
就在几个月前,许小山他娘把家里的十斤细粮了许小玲之后,许小山就在家里大闹一场,还扬言分出去单过,以后只当是没他这个儿子了!
也不怪许小山闹,那会儿眼看着王爱红就要生了,好不容易攒的点儿白面,还让亲娘给了许小玲,许小山能不急眼?
也因为这个,许小山一个多月没跟他娘说话,连他爹都不搭理了,甚至还专门自己开火,单独给王爱红做吃食。
这是许小山几年来头一次闹这么大,而且还这么硬。
许小山的爹娘也是自那回后,就被吓住了。
王爱红坐月子,许小山也没让他娘管,接了丈母娘过来照顾着,丈母娘顾不过来的时候,他就自己上手。
还是趁着许小山不在家,他娘才敢去屋里头瞅一眼亲孙子。
只不过,王爱红也不肯给她好脸色罢了。
家里头的粮食是哪儿来的?
那是一家子人拼死干活挣来的。
咋就能让他们做主给大姑子了?
而且那可是十斤细粮呀!
许小山娘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特别是看到亲家还特意去淘换了两斤小米时,就更觉得没脸在屋里待了。
之后虽说也算是过去了,可母子间的隔阂也算是落下了。
要不然,许小山也不能把那一袋子白面给藏起来。
反正没花家里的钱,那是如意给的,他当然得先紧着自己的媳妇和娃吃。
许小山也不是那等没良心的人,偶尔做一回疙瘩汤,还是给二老一人端一碗的。
因为这个,更让二老觉得当初做错了。
二十斤白面,许小山是想着得留出一部分来过年包饺子。
至于疙瘩汤,一个星期也就吃上一回,偶尔烙饼的时候,还得往里头掺一些玉米面儿。
许小山和王爱红两口子轮换着去六爷家帮忙干活,主要就是答应了要照顾,不能食言。
第102章 不能确定有粮食
许如意虽然弄了几罐奶粉,但她也没打算现在就都拿出来寄回去。
有时候好人也不是这么做的。
上赶着帮助人家,未必是好事。
而且,许如意也不愿意让别人都以为她跟圣母似的,谁的困难都乐意帮,那样只会给她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说了,许如意知道奶粉的来路,但是别人不知道呀。
万一再有一些别的麻烦,许如意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的。
这天周六,许如意被顾九东接去了钟爱民家。
当然,没忘了又带上两袋子粮食。
距离上回换罐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要不是一直有人来找赵爱家,她也不想再麻烦人家。
好在,许如意这里还真有一些粮食。
“我先说好,这次的是碎米,市面儿上现在就是这种米,也炒到了一毛三。我呢,看在我姐的面子上,也不跟你们多要,我姐说啥就是啥。”
这话可是把赵爱家给捧起来了,少不得又是被同事们一番吹捧。
最终,许如意换出去了八十斤的碎米,余下的碎米不多,大概有四十斤左右,所以许如意直接就留在他家,也省得她来回跑了。
对于许如意的这份信任,赵爱家是既感动,又有几分高兴。
这么好的姑娘,配顾九东咋感觉白瞎了呢!
实在是顾九东给人的第一观感并不好,就冲着他的家世和那张脸,总以为这货就是个爱玩弄感情的纨绔子弟。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总会有一些女生被他给迷得不要不要的,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天晚上,两人没在外面吃,许如意和顾九东一起到了安和街。
进去之后,才发现霍五福也在。
“总算是来了,快饿死我了,快快,如意,你赶紧做饭,厨房里什么都有,你看着办就行。”
许如意这才发现,厨房的煤炉已经生好火了,而且还在案板旁堆了好多菜。
至于堂屋里,霍五福早就把壁炉点上了,兄弟俩应该是有要紧事谈。
许如意识趣地没有跟过去,自己看着一堆食材发愁。
她没想到,霍五福弄了这么多的海货过来。
那鱼倒是看着还行,毕竟这是冬天了,虽然死了,但是没有味道。
许如意想到了北方的关于炖鱼的做法,干脆就开始先动手处理了。
干海带她也早早地泡发上,想着一会儿再换成热水泡发,要不然太慢了。
凉拌海带丝,因为是用热水泡发的,所以这凉菜也没有那么凉。
炖鱼最好是再加块豆腐,许如意这么一摆弄,还真找着了她手心大小的一块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