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346)+番外
“你不服又能怎么样?别说是我了,就是局长也不能随便调动职工呀!而且她是正经的大学毕业生,人家之所以能一来就是正式工,那是因为去年曾经在AY市的商业局里实习过,而且还做出了相当漂亮的成绩,所以人家可以直接转正,这也是挑不出毛病来的。”
刘巧丽撅嘴:“那能一样吗?一个是市里的商业局,一个是咱们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不一样。”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也不能说明什么。而且我看过资料,这个许如意同志的工作能力很强,你别再去找她的麻烦。”
刘科长其实也是有些恼恨这个侄女不长脑子。
人家是正式工,又是全国最好的大学里毕业的,你说一个小小的临时工,干啥一天天地就想着去找人家的不痛快?
人家怕你吗?
你一个月拿十八块钱,人家一个月可是拿五十多块钱呢!
一想起这个,刘科长就又有些心梗。
五十多块钱呀!
如果自己的孩子争气,现在也不至于才拿三十块钱的工资了。
刘科长自己的孩子上学时不好好读,勉强被送进了一所中专,现在毕业回来,还是他想尽各种办法,才给塞到了供销社。
但供销社和商业局的工作性质,那可是差太多了。
刘科长都不愿意再想了,越想越生气。
瞧瞧人家许如意小同志,今年才二十一,在同龄人里面,绝对算是高工资了。
刘巧丽又被刘科长教育了几句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去上班了。
许如意因为学的就是经济,她被分到财统审计科,其实也只是一个过渡,主要就是让她先了解一下清和县的一些经济基本状况。
顾三欢知道许如意的能力,所以起初是想让她直接进财政局的,但是又考虑到目前县财政局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才把她放到了商业局。
如果可以的话,顾三欢其实是想着看看她能不能再为清和县出谋划策,然后再发展出几家工厂,这样也可以大大地解决一下老百姓就业问题。
许如意现在主要就是凭借科室的报表和一些档案来了解清和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实在是外面太晒,她不想去实地考察。
商业局目前是统管县里所有的企业,工厂的很多决策,都是需要商业局这边审批的。
目前清和县能排得上号的厂子,除了一家轴承厂之外,就只有一家纺织厂、服装厂和包装厂。
至于面粉厂和肉联厂之类的,这些就不用说了,根本不用操心,主要是粮食供应都是有规定的,不需要商业局过度插手。
但是目前来看,包装厂的业绩是连年下滑,别说是给国家创造利润了,他们自己厂里的工人都要养不活了。
至于服装厂,目前因为国家物资供应紧张,所以目前也看不出什么好坏来,基本上都是按计划生产,倒是可以不用先管它,而包装厂这里,如果再不想办法,真有可能就要发不出工资了。
许如意又跟赵兰打听:“包装厂这边是怎么回事?这报表看着都吓人。工人们没闹腾吗?”
第312章 注意你的措辞
赵兰看了一眼,摇摇头:“这个我不清楚,包装厂的相关资料应该都是刘巧丽在收集的。”
说完,赵兰给了她一记爱莫能助的表情。
许如意明白,要跟刘巧丽对接工作,估计又会有争执。
“刘巧丽同志,麻烦你一下,这份报表是你做的吗?我想问一下,相关数据可靠吗,是真实和包装厂对接的吗?”
刘巧丽看也不看许如意手上的报表,直接两眼一翻,很是不屑:“包装厂的相关资料都是我在弄,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许如意看她这个态度,就知道接下来的对话只怕不会好,但还是得弄清楚:“我想看一下这些报表上的原始数据,你这里有吗?”
所谓原始数据,并不是刘巧丽自己收集来的,而是厂子自己提交上来的数据,又或者是刘巧丽自己抄写下来的数据。
刘巧丽想也不想,直接回怼道:“没有!这东西应该都在档案室或者是资料室呢,你想找就自己去查吧,别来烦我,我手头上还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做呢,别以为自己是个正式工就能随意地指派我们临时工了,我可没功夫伺候你!”
这话说地着实难听。
办公室的同志们自然也都听到了。
许如意皱眉:“刘同志,请注意你的措辞,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工作,在为人民服务,我刚刚只是在咨询你,并没有指派你,更不存在所谓伺候一说。还请你以后注意用词严谨,不要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这话说地义正言辞,刘巧丽几乎是完全处于了呆滞状态。
她没想到,自己随口的抱怨,却引来了许如意这么长的一番纠正,又或者是指责。
刘巧丽想到要为自己解释时,许如意已经离开办公室,去资料室了。
赵兰微微挑眉,就知道刘巧丽是讨不到好的。
结果刘巧丽竟是气笑了,故意指着门口对其它同事道:“你们瞧见了吧?我不过就是随口一说,瞧瞧咱们这位高材生,真不愧是京大出来的人物,一开口就是长篇大论的指责呢!”
赵兰哼了一声:“人家那可不是指责,是正大光明地为自己辩解。还有,刘巧丽,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就冲着你刚刚那番话,人家许同志完全有理由把你告到保安科去的。”
另外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听到这话,也是频频点头:“是呀,巧丽,你以后说话还是注意些吧。我听说现在好多地方都在严查出身,特别是一些封建思想可是要不得的。你可不能再随便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