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360)+番外

作者: 夭白 阅读记录

何厂长愣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许指导,您这不是为难我嘛,这也不归我管哪!如果上头有人要把这些东西往外运,那我们指定是会生产纸箱的呀。”

“您说的对,所以我已经跟供销社那边达成了合作,等到鸭梨下来了,咱们就可以直接打包运出清和县。但是,现在是夏天,鸭梨还没熟,咱们的包装却是可以先生产的。”

何厂长皱眉:“这能行吗?而且咱们这里夏天可是雨水多,尤其是三伏天的时候,到时候这纸箱如果受潮了,那不是白糟蹋东西了?”

“您放心,咱们可以提前生产,但并不代表着就是现在就能生产。这样咱们先一起去一趟国道边上的供销社,你觉得怎么样?”

何厂长犹豫一下:“行!”

许如意和何厂长立马骑上车子,就往外走。

清和县的县城,为什么选在了清和镇,就是因为这里守着国道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才把一个镇子那么大的县城,给发展成了两三个镇子大的县城。

没办法,主要还是太穷,发展起来也慢。

而县里的几大支柱产业,都离国道不远,骑车子顶多就是七八分钟就能到。

其实也是为了依托于国道,从而能让他们的这些产品运出去。

国道边的供销社,其实也并非是真地就紧挨着国道呢,而是在国道两侧都有加油站,供销社就建在加油站的旁边,这也是为了方便来往的司机同志们买个东西。

而清和县也是在去年才在这里设置了供销社,还是顾三欢提议的。

自打在这里有了供销社之后,供销社的业绩也是蹭蹭往上蹿。

这里主要卖的就是一些生活消耗品,到了果子下来时,也会卖一些水果,只不过,这年头水果比较贵,所以销量并不怎么好。

供销社的旁边,还有一家国营饭店。

这是在供销社建立起来之后,不到两个月,这家饭店就起来了。

这里的生意不错,毕竟是守着国道,而且顾三欢之前就特意把这条线走了好多次,弄清楚了间隔多远才会有一家饭店或者是供销社。

而且顾三欢选的这个位置也特别好。

选在了一个三岔口。

贯通东西的,就是国道。

而正对着供销社还有一条前两年新修的路,那是省道,沿着往南走,就能到隔壁县了。

所以,守着这么好的地理位置,顾三欢才提出来把供销社和国营饭店开在这里。

果然,效益不是一般的好。

别看这年头大家日子都苦,但是来往的司机们手里头可有钱,而且出车人家都是有补贴的,也舍得吃舍得买。

整个县城一天到晚都不一定有几辆车经过,可是这国道上就不一样了。

各种规格的卡车、货车,不说络绎不绝吧,也是十分热闹的。

在许如意看来,现在这国道还是太窄了,毕竟东西方向加起来才是两个车道,实在是不符合国道的大气。

但是没办法,现在条件差,而且哪怕是这样的公路,也不会出现堵车的情况,这就足以看出来,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

许如意和何厂长在这里站着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许如意还特意做了记录。

来来往往的车辆,已经超过二十辆,在这个落后的年代,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要是搁在几十年后,东西方向可能一分钟就得有二十多辆了。

这就是差距!

何厂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里虽然车流量大,但是运输队也都是有规定的,他们不可能批量地买。”

何厂长这是在隐晦地提醒许如意,司机虽然有钱也有车,但是他们不能大量地买东西,毕竟这是犯错误的事。

许如意笑道:“何厂长说的不错,所以咱们只是暂时初步地让他们少买些特产,把咱们这里的名声打出去之后,总归还是有回头客的。有熟人亲戚要捎东西,总不能也不让人家司机同志帮忙吧?”

第325章 扶不起来

何厂长一想,好像也有道理。

但就算是这样,这才能有多少的销量?

这压根儿就是杯水车薪呀!

许如意看何厂长还是没开窍,不由得暗暗摇头,果然,这年头是不能要求他们有太多的商业头脑的。

毕竟现在是计划经济,可不允许有他们太活络的商业思维,否则是容易犯错的。

回到包装厂,许如意又让何厂长把厂子里的几位领导都叫过来开会。

要解决一个厂子的问题,总不能只有她自己操心!

她虽然有能力,但并不愿意大包大揽,真要是那样,估计能累死她,而且这工作也未必能做好。

各司其职,才是最好的办法。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咱们包装厂所承担的,就是这样的责任。”

许如意又把自己早就打印好的两份文件让大家传阅着看一下。

没办法,这年头他们这里可没有复印机,她倒是想要人手一份儿,但是这也太奢侈了,毕竟县里头开会,也未必能做到人手一份资料,基本上都是靠大家自己动手做笔记的。

“咱们包装厂的困境,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无论是何厂长,还是其它的几位领导同志都很努力地想要让包装厂能自己摆脱需要县里拨款的命运,但是显然有些困难。局里派我下来指导咱们包装厂的工作,其实也是想着大家能一起解决问题,毕竟,何厂长也不想总是被领导点名,咱们厂里的工人,也不愿意被其它厂子的人明嘲暗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