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372)+番外
而且许刘氏自己懂药材,早些年的时候,也没少采药赚钱。
也就是这几年岁数大了,不怎么再上山了。
老两口有这个心思了,少不得就得找人去打听房子的事。
许如意和顾九东自然也就知道二老的打算了。
“爷爷奶奶,你们不必急着买房子,就踏实在这里住着。我明天就得回部队,而且以后部队上会给我分房子,您二老在这里住着,我还能放心些,要不然就如意一个人在,也怪害怕的。”
这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但许刘氏心里头有成算。
“不行,这怎么说也是你们小两口的家,以后结婚了再有我们两个老家伙跟着,不合适。我们手里头也有钱,能买一处房子的。”
现在私人买卖是不允许的,但是买房嘛,到时候自然有别的法子可以过户,只要这房契上到时候换了名字,那就一切都妥当了。
县里的房子现在并不难买,而且有些地方其实还是村子里的地,自建房多,买下来就容易。
而且许如意考虑到以后老人还是住在县城里更方便,毕竟姑姑和韩胜利都在县里工作,以后基本上就能确定是要留在县里的。
这样老人日后也不怕没人照顾。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老两口还惦记着时常回村子里,许如意觉得他们二老去市里头生活才是最好的。
“爷爷,奶奶,你们别再买房子了。这处宅子地方就挺大,再来两口人也能住得下,没必要再去花那份钱。主要是买其它地方的一些自建房的话,有风险。而公家的房子,现在是买不到手的,所以倒不如就安心在这里住着,以后我也是可以分房子的,咱们没必要白花那份钱。”
许刘氏被说动了。
如果孙女以后也会分房子,那的确是没必要再花钱买了。
而许如意之所以说自建房有风险,是因为大部分的自建房都是以村为单位的,现在就算是改称大队了,其根本性质还是没有变的。
这年头农村的宗族意识还是很强的,就算是你花钱买了一处宅子,到时候周围的邻里故意为难你,这房子你也住得不舒心,所以,干脆就不买为好。
至于她和顾九东买的这一处,那是因为这是早几年就被规划到县里了,然后由县里组织让人们以街道巷子等盖得比较齐整的房子。
所以,这一片虽然也是自建房,但并非都是一个村子的,而且有些一开始就是县里头的人占下的。
这就避免了被人围攻的风险。
况且许如意说的也没错,以后她如果再升职的话,分配房子是早晚的事,所以现在没必要去投资房产,毕竟后续十几年这房价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万一被人发现了,反倒是件棘手的事。
还不如等十几年以后再出手买房的。
而且就算是十几年以后改革开放,就县里头的房子,也卖不上什么价,要投资,也得往繁华地段投才对。
就这样,许如意劝说老两口打消了买房的打算,她自己则是想着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可能地多立功,争取早点儿分房子。
顾九东第二天回部队,走之前也没忘了提醒一下许如意这结婚的事,得好好考虑一下。
许如意口头上答应了,转头一心起工作来就给忘到脑后了。
农历九月中旬,食品厂终于见到了罐装封口机。
除了把瓶盖能严实地拧紧之外,外面还又加了一层塑料封膜,这也是许如意提出来的,就是为了便于储存。
至于这保质期能持续多长时间,大家心里也没个准数。
按老一辈有经验的人说,少说能保存一年,但是实际上效果如何,他们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食品厂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靠人力,只有封口和抽真空这是需要用到设备的。
现在这都不成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名气,所以产能低一些也是可以的。
但不能只看眼前。
许如意就想着要把他们的清和食品打出名头去。
尤其是清和烧饼,这也的的确确是存在了上百年的好东西!
至于现在瓶装的香辣酱,许如意倒是觉得可以试试京市、川、湘等省的供销社。
兴许就能打开销路,到时候他们厂子还能再招工人。
而且有了名气,就会引起上面领导的重视,到时候兴许一高兴就给批些钱下来呢?
有钱了,那设备不就有希望了吗?
许如意想的长远,同样将注意力都放在清和县经济上的顾三欢,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两人算是不谋而合了。
第336章 食品厂指导员
许如意正在弄更进一步的计划书时,包装厂发生了一些事。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就是原本计划在月底生产出一万个礼盒来的,结果到二十八这天,丁厂长派人一查,才发现完成了不到五千个。
这数字差的太多,丁厂长能不生气吗?
最重要的是,他着急呀!
这些礼盒都是上面给出来的任务,可是到现在才完成了不到一半,这让他怎么跟上头交待?
丁厂长派人一查,这就知道是有人在故意拖后腿了。
以前何厂长信赖的一个副主任,故意阳奉阴违,就是拖慢了工作进度。
而现在被查到,他也只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只说是人手太少,忙不过来,话里话外还指责是车间主任安排地不妥当,不合理。
现在的车间主任并没有换,还是以前那位。
只是现在的主任干活更有劲儿了,而这位副主任一直想着升成正的呢,结果他投靠的何厂长被撸下去了,他心里头不痛快,自然就得想法子给自己谋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