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道士(32)
“哎呦哎呦,哎呦哎呦哎呦....”
老太盯着地上的路叫唤着,像是遇见了难事。
手电筒一照,老太手上拿着红纸袋,双脚像是抬不起来似得,鞋尖抵在半截凸起来的石头上过不去,只能不断地被打回去。
是个不太会走路的老人。
看着是活人,陈斌长舒一口气。
“哎呦,您怎么大晚上的还不回家啊,这黑灯瞎火的,把您摔着了怎么办?老太,您那户人家的啊?知道您孩子叫什么吗?”
老太大概耳朵有点问题,听不到陈斌的话,只不停地前进、后退,嘴里叫唤着,“哎呦哎呦.....”
这片地旁边空出了个小广场,一条街铺青砖,唯独这里高出了一节石头。
陈斌听说过这石头的来历。
这块空地原本是个药堂,里头的医师是个大善人,来穷乡僻壤治病救人,后来遭了大火,什么也没留下,周围百姓为了纪念药堂的善举,特意留下了这截门槛。
门槛不高,只留了三四公分,来往的行人几乎不怎么能注意到。
“老太。”
陈斌提高了声音。
老太一顿,迟疑地抬眼看着他,却不说话。
陈斌一看终于是听到了,面上一喜,大声喊着,“老太,回家了!”
“回家?”老太喃喃着,缓缓摆手,“不回家,不回家。”
“记得您家在哪里不?”陈斌一边拿出手机来,准备找找记录过的老人信息,一边问,“还记得您孩子叫什么不?”
老太想了想,“二狗。”
二狗,听着是小名。翻阅了一遍记录档案,没找到相对应的老人照片。陈斌细致打量了一遍老太,记下了她脸上的老人斑位置,又重新翻阅了一边。
这才在表格里找到了老太,大概是两年前的照片了,照片上的老太体态丰腴,现在却瘦了不少,住址在镇上的旧小区。
先哄着回局里,通知家属来接。
"老太,走错了,你家不在前面,你往后面走,来,我们转一个身。"
“不走回头路,不走回头路。”
老太连连摇头,紧接着又开始抬脚撞门槛,“哎呦哎呦,哎呦哎呦哎呦.....”
陈斌见她执拗,只能哄着,“那我扶着您过来,您搭着我的手,来。”
话音刚落,老太的脚就直直买过了门槛,尖头黑鞋子落地的时候,老太的语气瞬间和蔼,“谢谢你啊,小伙子。”
此时的老太好似完全恢复了神智,老年痴呆时好时不好,陈斌见怪不怪。
“不谢不谢,老太,我们转一圈就回家去了啊,不能往前面走了啊,里面没灯了,看不清路。”
“我有事,你赶紧回去吧,小伙子。”
说着老太就往前走去,脚步不疾不徐,陈斌连忙跟上去,“老太,您有什么事啊?”
“前面摆戏台子,我要去听戏。”
陈斌一愣,立马挡住了老太的路,“前面的戏台子只有过节了才会来的,今天不过节,没有戏台子,老太,回去吧。”
“明天是十月朝,戏台特意为了这摆的。”
还真有节,只是不知道这十月朝是什么节日,大概是老一辈才会记着的节。
陈斌一愣,“那这戏班子怎么这么晚还摆着啊?”
“练嗓子,唱不好不给赏。”不知不觉走到了河边,老太站住了脚,说,“快回去吧,你又听不懂戏,别过河了。”
“我得送你回去啊。”
“不回去,不回去。”
老太往石桥上面走,河风吹得她的衣服簌簌的响,像是吹着一张大纸,陈斌紧追着老太过了桥,正想开口再劝,就听到了风中遥遥传来的鼓声,塔塔塔塔塔的鼓点一顿。
小生唱腔徐舒流畅,委婉缠绵,破开夜半的寂静。
【小姐呀——只为你,如花似玉美红妆,天涯海角遍寻访……】
陈斌一转眼,老太已经走到了戏台前面的人群之中,约莫三四排人坐在底下的长椅上,对面的长廊亭子底下还摆了一串小摊,来往行人不多,也不算少。
什么时候办得活动。
陈斌纳闷,拿出手机滑动着群消息,想看看是不是自己遗漏掉了消息。
“你是警察?怎么来的?”
陈斌低头一看,是一个提着红纸袋的小娃娃,款式和老太的不太一样,她抬头天真无邪地望着他,“叔叔,你怎么来的?”
“我走过来的。”陈斌收了手机,蹲下来,轻声问道:“你爸爸妈妈呢?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外面玩啊?”
小孩笑嘻嘻地摸了一下陈斌的警服,反问:“叔叔,你也来看戏吗?你衣服真好看,我也想穿,能换给我吗?”
没等陈斌回答,那小孩把手上的红纸袋直接塞进了陈斌手里,转头就跑回了摊位边上,朝着摊主说了什么,那个摊主就朝着陈斌看来,弯着嘴角笑了笑,朝他点点头问好。
是卖草编工艺品的,看着像一家人。
红纸袋不重,他打开一看,果然是个草编小兔子。
来看戏的老人多,陈斌提着红纸袋走到戏台边上,看了一圈,终于在最前面找到了趴在戏台边上的老太。
【……似水流年休虚度,莫负了这醉人春色、大好春光……】
这时候的小生不知不觉已经唱到了第三段,陈斌平时跟着自己老爹也听一点曲子,这戏里的小生唱的确实不错,只不过唱了这么久,怎么不见花旦的影子。
“老太,这是什么曲子啊?怎么花旦还不出来?”
“你怎么在这里?”老太缓缓转头,正对着陈斌的时候,连连大叫,“叫你不要过河,叫你不要过河,你又不听戏,你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