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休了盟主前夫后(179)

作者: 晓山塘 阅读记录

“可真要一家家铺子去寻,恐怕得费好些功夫。”

凌无非无声站起,缓步踱至叶惊寒身后,垂眸仔细打量那封书信,忽地开口:“未必。”

那张纸被叶惊寒竖着举起,刚好对着半开的窗。光影穿过半透不透的纸张,将上头那些凹凸不平的纹路都照得清清楚楚,横七竖八,好似大地干涸龟裂出的纹路,竟像是由无数碎纸片拼接而成的。

他说完这话,便即将圆桌正中摆放茶具的托盘拉到跟前,移开当中壶盏,留下空盘,倒入清水,随后拿过叶惊寒手里的信,平展开来,缓缓放了下去。

“你怎么把它扔水里?”林双双“刷”地一下站了起来,看向飘浮在托盘水面的信笺,“墨迹遇水便晕,一会儿岂不是……哎?”

她话到一半,两眼倏地瞪直了,屋内其他几人,亦站起身来,全都看向了那只盛水的托盘。

四四方方的信笺,在被清水浸透后,竟然化成了无数片小碎块,漂浮散开来,墨色随之晕开,将水染成灰色。

沈星遥拿起一片,指尖摸索过凹凸不平的边缘,似有所悟:“如此粗糙,难道是徒手撕下来的?”

“若用剪刀,纸絮便会裁断,接缝平整,再拼接起来,痕迹便太明显了。”凌无非道,“此人应是从文晴的墨宝里找出行令所需相应文字,一一撕下,再重新拼接,纸与纸的接缝处,涂抹薄浆粘合,再用重物压平,再将外围裁剪平整,如此看来,便与寻常信件一般无二。”

言罢,炫耀似的,颇为得意地瞥了一眼叶惊寒。

叶惊寒略一耸肩,什么话也没说。

“可背后操纵此事之人,如此大费周折,又是为了什么?”朱碧不解,“怕旁人认出他的笔迹吗?”

“或许,此人也是我们的旧相识。”沈星遥放下残笺,思索片刻,道,“还有个人,兴许会知道些内幕。”

“谁?”凌无非疑惑道。

“段逸朗。”叶惊寒道。

“段逸朗?”凌无非瞪大双眼,诧异不已,“他又怎么了?你们找到他了?”

“没人告诉你吗?”沈星遥颇感意外。

“还有谁知道?”凌无非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你骨伤发作那几日,一直在昏迷。”沈星遥道,“我便只好告诉白掌门说,请她转告于你。”

“她早就去别处了。”凌无非道,“我从醒来就没见过她。”

“难怪。”沈星遥略略颔首。

“现在知道也不迟。”叶惊寒漫不经心道,“所以接下来,凌兄可要同我们一道去须江县见他?”

“你——们?”凌无非唇角略一抽搐,脸色十分难看。

“事出情急,我只能先请叶大哥将段逸朗安置在须江县一代的落月坞旧部,”沈星遥道,“当年你不是还去那找过我吗?”

此事不提倒好,一提起来,凌无非便觉一肚子窝火。

当年他与沈星遥流落江湖,腹背受敌,因前途未卜,彼此意见不合生了嫌隙。不及修复,这位姓叶的仁兄便半路把人拐去当了便宜帮手,害得他千里迢迢追去仙霞岭求和,又是讨好又是耍赖,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和她重归于好。

如今,叶惊寒唤她一次比一次亲昵也就罢了,连沈星遥对他的称呼,也始终亲近友好。

分明他满心算计她都知道,竟这么容易原谅,而自己这头,却是百般不落好。

凌无非内心失衡,又不便表露,只得深吸一口气,极力压下愤懑,故作轻松道:“逸朗失踪如此之久,我也很想见见他。若是叶兄没有意见,不妨让在下同行?”

叶惊寒欣然颔首,神色轻松如常。

仙霞岭是落月坞的地盘,地处隐蔽,不便太多人同往,是以沈星遥吩咐蒋庆等人协助,等到了地方,便请他的人和其他无关人等带同沈兰瑛等师姐妹三人与文晴先到离须江县较近的无极门睦洲暗桩安顿,听候安排。

虽说在到此之前的大部分路程,所有人走的,都是同一条路。但未免人多惹眼,蒋庆等人仍旧带着起初同来报信的那些手下,押上万刀门的俘虏在后,稍慢一程。

这日午后,沈星遥等人进了宣州城,按照先前的约定,待与蒋庆一行至城西的玉溪坊暗桩会和,途径市集,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道旁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林双双武功不好,平日里甚少有机会被放下山,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眼瞧着一个卖泥人的走过身旁,当即转头去看,没留神被过路行人撞到头,捂着后脑勺又缩了回来。

“行了。办正事呢,别走丢了。”朱碧拍了拍她肩膀,道。

“不必如此紧张。”沈星遥回过身,道,“这都到酉时了,一会儿城门便关。今日肯定是要在这儿住下的,闲来逛逛也无妨。”

林双双得了首肯,当即露出喜色,拉上朱碧便要往一边卖各色奇巧小玩意儿的摊位上去,却被沈兰瑛拦住,道:“一会儿先去坊里落脚,夜里开了市再来吧。”

沈兰瑛挽着沈星遥的手,只看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适逢一卖糖葫芦的老人抱着草靶子经过,凌无非像是想到什么,向那老人买了一串糖葫芦,递给沈星遥。

沈星遥只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接。

凌无非若无其事转身,拦住准备离开的老人,又从那支草靶子上取下四串糖葫芦,随手递了银钱,给她身旁几个师姐妹一人手里各递了一串,甚至叶惊寒也猝不及防,被他塞了一串。

最大最圆的那串,自然是留给沈星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