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休了盟主前夫后(262)

作者: 晓山塘 阅读记录

第153章 桐生井底寒叶疏(四)

夜风愈凉,吹得光秃秃的枝条不住摇晃,摇得月光斑驳,落了凌无非满身。一如他此刻的心,支离破碎。

他站起身来,难以置信望着她的眼,话音微微颤抖:“为何你总是不肯承认过去七年所经历的一切?难道从头至尾,相守相伴,所历生关死劫,一句‘不如不相识’,便可当做从未存在?”

“我只是不想你沉湎于此,为了不可能再继续的感情,反复自责哀悼。”沈星遥眸底压着哀色,话音却很平静。

“我几曾沉湎过去?”凌无非说着这话,眼色越发凄凉,仿佛被这遍及全身的苦痛抽干了力气,话也变得断断续续,“我只是可惜,可惜这七年……拼尽全力,依旧与你擦肩;可惜苦等三年,受尽煎熬,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那便别再想了。”沈星遥说着,下意识避开他的目光。

“这话,你是说给我听,还是说给自己?”凌无非颤声质问。

沈星遥听见这话,喉头忽地一梗。

他越发泄气,眼色更添悲凉:“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都在强迫自己面对既成的事实……我留不住过去,更留不住你。只恨自己当年一步踏错,多生那些执拗,迫得你以情蛊逼我开口,以致到了今日,不剩半点余地。”

沈星遥仍旧望着廊外庭中空无一人的角落,默然不语,心下已成一团乱麻。

她原只想劝止他的试探,却不曾想说得越多,反令彼此沦陷更深,一时之间只想尽快逃离此间,仓促站了起来,转身便要走。

“可我想不明白,”凌无非望着她冷漠的背影,黯然问道,“既已动摇,这般逃避,又是为了什么?”

沈星遥阖目深吸一口气,强按下颤摇不定的心绪,佯作镇定,道:“你无需揣测我所想,只需知道,你我缘分已断,无论从前还是往后,没有任何一件事需深究。”言罢,不等他回答,已然迈开大步离去,背影决然而冷漠,没有丝毫留恋。

只剩他一人,满身落寞,扶着廊侧木柱,黯然阖目,痛悔不已。

沈星遥从他视线中脱离,脚步越发匆促,直奔沈兰瑛住处,一敲开门便道:“姐姐,我们搬走吧。”

“走?”听到这话,沈兰瑛十分诧异,“现在就走吗?”

“对,”沈星遥重重一点头,“立刻搬走。这里的一切本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如今人都已抓住了,便更没必要留下。”

“可是夜里出城,也赶不了路啊。”沈兰瑛一时茫然,“他是不是对你说了什么?”

“他说什么都无所谓。我只想离开这儿,去哪儿都行。”沈星遥说完这话,攥紧成拳的掌心,已然浸满汗水。

“那……”沈兰瑛看出她眼里的坚决,虽有顾虑,却并未反驳,即刻收拾好行装,同她一道,悄然离开客舍。

殊不知在背后,月光照不见的角落里,一双眼正静静注视着二人。

是叶惊寒。

他入地宫前那日,便给桑洵传了信,算过脚程,这几日便该到了,于是出来与门人交代一番,回往放鹤斋途中,恰望见此幕,不禁停下了脚步。

她终究还是走了。

不仅是他,那个曾经拥有过的人,注定一生执念也将落空。

某种莫名的愧意与卑鄙的快感占据了他的心,杂糅一处,并不好受。

——

夜幕郊野,风吹云低。

一队人马宿于江畔,稠墨般的浓云一缕缕散去,天光大亮。

桑洵走至门人牵来的那匹浑身雪白的宝马前,翻身跨上鞍鞯。

马儿眸色清亮,浑身一根杂毛也无,竟是数月前沈星遥从光州出走时,未能带走的晓微。

冬风吹拂郊野寒林,冰凉的气息里夹着淡淡的草木香。在这草木气息中,隐隐约约还夹带了一丝铁锈味,仿佛鲜血的腥气。

桑洵眉心微动,当即勒马停下。身后门人见状,陆续停步,紧随在他身旁的少年见他打的手势,即刻翻身下马,循着那一丝微渺的血腥味,绕过前方遮挡视线的老树,一转眼便被下垂的茂密枝条遮住了身影。

不过一会儿,那头传来他的声音:“桑尊使!您快来看——”

“这是看见什么了?”桑洵不禁嘀咕,一个翻身下了马背,一展手中折扇,悠然掀开林叶,只瞧见眼前草地里逶迤着一道半干的血痕,一路延伸至一丈开外的树下,洇开一大滩狰狞的血泊。

血泊之上,赫然坐着一人,大半张面容都被披散的乱发遮住,斜瘫着身子倚在树底,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

少年门人取下佩刀,用刀鞘撩开遮住那人面门的乱发,只瞧见一张双目紧闭的年轻面孔。

桑洵立刻认出了这张脸,诧异唤出一个名字:“段逸朗?”

……

野风吹遍山石枯树,逐云赶日,吹入须江县城。天光如水般倾泻,铺满请贤居后院。

一阵风顺着衣襟皱起的褶子灌进凌无非脖颈,他猛然惊醒,左右张望一番,适才发觉自己昨晚竟伏在院中长廊外的座椅旁睡了一夜,双臂被枕得麻木,腰背也跟着发僵,费了老大劲,才勉强舒展。

他懵然站起身来,拖着还未完全恢复知觉的双腿缓步穿过庭廊,回往住处,途经沈星遥原先所住的凝露轩时,实在按捺不住涌动的心绪,探头看了一眼,却在其中觉察出一股不同于以往的死寂。

凌无非心下浮起一丝不详的预感,原地伫立许久,方鼓起勇气上前推门,只瞧见空荡荡的屋子里,什么都没有——连同她的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