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桃春晴(183)+番外

作者: 尔屿 阅读记录

魏瑶有些愕然,垂眸看着儿子。

须臾后,魏瑶抱了抱儿子,她眼眶逐渐有了润意。

魏瑶摸了摸儿子的头,语重心长说道:“小七不哭了。你舅舅也没有把我们的恩怨迁怒到你头上,小七还有舅家可以依靠。二表哥待你和善,小七往后在宫里不开心时,可以跟二表哥说,别把事情憋在心里。”

“小七很乖的,母亲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别再使苦肉计了。”

七皇子哭着应了下来,“母妃,我舍不得你。殉葬以后就再也看不到母妃了。”

魏瑶轻轻拍了拍儿子的头,明明已经做好了决定,然而到快要分别时,她竟越来越舍不得儿子。

……

一丈白绫赐给魏瑶那日,新帝来了。

偌大的殿中只留了新帝的几名心腹。

魏瑶一袭素衣,跪拜新帝,“肯请陛下替本宫照顾好小七。”

“那是自然,太妃且安心。”

“谢陛下。”

白绫绕颈,魏瑶一袭素白衣裳,宛如一朵白花正逐渐凋零。

曾经的先帝宠妃,香消玉殒……

夜色渐暗,一辆马车混在入宫哭唁的文武百官中,逐渐驶离皇城。

秋日清晨,连着几日的阴天,今日终于出了太阳。缕缕轻柔的薄雾在霞光的照耀下,宛如条顺滑的绸缎,连接着天地。窗外柿子树垂着的柿子都被霞光照红了,恍若成熟。

雀啼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菱花镜中里映出两张有些相似的容颜,年轻稚嫩的娇颜和另一张面容逐渐重合。

篦子慢慢梳到发尾,一缕乌发被敛至月吟后背。

“娘,我今日要梳那个发髻,就是我们重逢时,娘给我梳的那个。”

月吟看着镜子里的母亲,她眼里藏不住的高兴。

魏瑶道:“满足阿吟。阿吟的头发乌黑茂密,虽了你爹。娘以后要天天给阿吟梳头发,把以前的都不回来。”

月吟高兴地点头,“每天都要梳不一样的发髻。”

“好。”

魏瑶挽起一撮乌发,卷了个样式,“娘把阿吟打扮得漂漂亮亮。”

魏瑶从首饰盒里选了个好看的发簪,别到梳好的发髻上。

因先帝驾崩未满一个月,还在国丧期,月吟衣裳和发簪都比较素。

但她打扮得越素雅,反倒是好看的,有种小家碧玉的雅致,惹人怜惜。

而画了艳妆,又媚而不妖。

月吟从椅子上转过去,面向魏瑶,大有一副先让母亲欣赏的模样。

魏瑶眉眼弯弯,笑道:“真好看。在娘心里,阿吟是最好看的姑娘。”

月吟不好意思,害羞地揉了揉面颊,“娘又打趣我。”

“娘之前担心死了我,我还以为娘真的会被拉去陪葬,在路上哭了好久。”

月吟一把抱住魏瑶,“真的以为我们母女刚相认、刚见面没几天,娘就要离开我了,可伤心了。”

还是谢行之安慰了她好久,拿他自己的性命担保,娘亲不会出事,她的心这才安了一丝下去,但也没完全放松,仍寄挂着娘亲。

魏瑶轻拍月吟肩头,“一场戏罢了,这样才能换个身份活着,重新回到宣平侯府。”

从她与太子结盟那刻后,她就想过往后的退路。

若是没有宣靖帝的那道遗诏,魏瑶也会让“魏贵妃”消失在这个世上,她和太子原本的计划是,她主动去守皇陵,不久便传回她失事丧命的消息,从此再无先帝宠妃魏氏,只有宣平侯魏老夫人失散多年的女儿魏蓁蓁。

蓁蓁是魏瑶的小名,也是当年她和崔昦在扬州时,她用的名字。

在先帝中风那段时间,宣平侯府换了一批仆人,把见过魏瑶的仆人全打发走了,留下的几名皆是府里信得过的忠仆。

魏瑶看了看月吟,“收拾好了我们就去你外祖母那里请安。”

“好。”月吟甜甜应了声,松开母亲。

她从椅子上起来,挽着母亲的手离开浅云居,“娘不在的时候,我每日都在外祖母那里,陪着外祖母聊天。”

“外祖母跟我讲了好多好的娘小时候和年轻时的事情。”

月吟边走边说,母女在去的路上遇到了从岔路口走来的魏衡。

魏衡率先打了招呼,“姑姑,表妹。”

月吟福身行礼,“表哥。”

魏衡颔首,因她今日梳了个新发髻,人也较往日活泛了些,他不自觉多看了片刻,但仅仅是片刻又收回了目光。

魏衡道:“姑姑和表妹也去外祖母那里请安?”

魏瑶点头。

“娘和妹妹在前面,侄儿先走一步,在外祖母那里等姑姑与表妹。”

魏衡拜别两人后,转身大步流星离开。

他心t里已经有了答案,表妹心里那位是谢行之,他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谢行之其实也行,至少魏衡知根知底,他也算放心,谢行之婚后是不会亏待表妹的。

月吟看着魏衡远去的背影,有些恍惚。

她能感觉到魏衡似乎在疏远她,与她刻意保持着距离,不像以前那样凑近关切她。

月吟整个人顿时放松了,也不用去想如何婉拒魏衡才会让往后的表兄妹关系不尴尬。

寿安堂。

魏老夫人一见女儿,整个人容光焕发,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她拉着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涕泗横流,“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若女儿嫁给旁人还好,这实在念得紧,还能让女儿回娘家一趟,可这入了宫,再见面就难了。

这十一年来,魏老夫人拢共才见了女儿十次面。

而这十一年以前,还有五年的时间,因为先帝妄夺臣妻,害她女儿不得不劫了崔昦,在扬州躲躲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