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桃春晴(189)+番外

作者: 尔屿 阅读记录

蹿起的火焰映红了月吟的脸,“爹,你看,我把娘亲都找回来了。爹跟我说的话,我都记住了的,我姓崔,京城。”

“我在京城找到了亲人,以后再也不是无依无靠的人了。爹,我还带了一个人来见您,您现在肯定认不出他来。”

月吟看了眼身边低头烧纸的谢行之。

谢行之没说话,这一路他都沉默着,直到烧完手里的纸钱才缓缓开口,坦言身份。

魏瑶望着墓碑的字,有些恍惚,她感慨道:“三郎,一晃眼他们都长大了。”

“阿吟,你和谢世子先离开吧,娘想在这里再待一待,跟你爹再说说话。”

月吟很听话,带着谢行之离开了小竹林。

她给谢行之指了指前面破败的屋子,“那就是我们的家,十一年没住人了,屋里屋外杂草丛生,破败得不成样子。”

谢行之握住月吟的手,说道:“去看看。”

两人走过去,屋子虽破,但杂草丛生间有几棵树。柿子树粗壮高大,枝繁叶茂,枝头坠着黄橙橙的柿子,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两棵桂花树,若是早来些时候,还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忽然看到了什么,月吟眼前一亮,拉着谢行之的手跑过去。

那是一架已经破败腐朽的秋千。

“这个秋千是爹做的,”月吟给谢行之指了指秋千旁边那丛长势不好的月季花,“从前这些月季花因为娘的打理,开得特别艳丽。娘就抱着我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她笑着看向谢行之,“我小时候最喜欢荡秋千了,荡着秋千一会儿看看这边的月季花,等秋天的时候,还能看那边的桂花!”

谢行之回她一笑,“回去以后,我让人在鹫梧院支个秋千,再种些好看的月季花。”

鹫梧院支秋千?

月吟细细品了谢行之这一番话,忽然明白了他的画外音,她脸颊登时就红了起来。

他都还没来提亲呢。

月吟抬手揉了揉发烫的面颊,慢慢平复心绪。

“对了,我家院子里还有一棵梧桐树!”月吟惋惜一声,略有遗憾,“可惜那棵树早被砍了,否则现在比那棵柿子树还要高呢。”

月吟伸手跟谢行之比划着。

他满眼都是她,见她这般开心,也跟着笑起来。

“娘经常在那棵梧桐树下弹琴,爹就在一旁舞剑。”

“那阿吟呢?”谢行之揉了揉她头,好奇问道。

月吟笑着说道:“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看着。”

谢行之心里早已软得一塌糊涂,看着她这甜甜的笑,忍不住把她揽进怀里。

月吟猝不及防地被抱,有些不知所措,缓缓眨了眨眼睛,在快了几分的心跳中缓过神来。

她不明白谢行之怎么又抱她了,但心里莫名生出了股甜意,比吃任何饴糖都还要甜,也是用钱买不来的甜。

月吟顿了顿,伸手回抱谢行之。

之后,两人转道去祭奠了谢芸和柳婉星。

宋姨娘母女现已伏法,而此地的新县令现已上任。

从山林里出来,谢行之敛去月吟发髻上落下的枯叶,牵她进了马车。

山下的路平稳,马车慢慢驶向城里。

月吟被谢行之揽着靠在他臂弯,忽生感慨,“若是定远侯的人早十天半个月来扬州就好了,这样姐姐就不会遇难了。姐姐会带着我一起来京城,姐姐点子多,肯定能早些让谢老夫人给柳伯母做主。”

“说不准,我早早就知道了身世。”

谢行之拢眉,颇有微词。

早早知道身世,便早早回了宣平侯府。

马车驶进城里,街边有卖拔丝糖葫芦的,月吟让车夫停下马车。

月吟看着谢行之,讨好似笑了笑,“世子等一等,我下去买个拔丝糖葫芦吃。”

谢行之撩了撩车帘,正值下午热闹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那买拔丝糖葫芦的摊位旁围了好些孩童。

“我陪阿吟去。此处离客栈不远,我们慢慢走回去。”

月吟没意见,朝谢行之笑了笑,高高兴兴下了马车。

谢行之欲牵她下马车的手落了空,只余下她离开拂过的一阵馨香。谢行之敛了手,从一旁拿起她放着的桃夭色披风,起身离开马车。

“等等。”

马车旁,谢行之叫住月吟,将桃夭色披风搭在她肩上,长指捻起两根系带,系了个好看的蝴蝶结,“现在可以过去了。”

凉飕飕的秋风时不时吹来,月吟身上搭了披风,一丝凉意都感觉不到,整个身子反而暖暖的。

月吟不自觉笑了笑,被谢行之牵着往摊贩那边去。

老板拿出提前备好的山楂串,然后把它放进融了满糖的锅里,让每颗山楂都沾了融化的糖,而后从锅里拿出来,双手掌心按住竹签,掌心再飞快地来回转动竹签。

眨眼间细如发丝的糖丝将带了糖渍的山楂包住。

地上垫着的草席落了些掉下来的糖丝。

两人前面排了三个人,月吟没等多久就拿到了拔丝糖葫芦,她先咬了一口脆甜的糖块,又小口咬了裹了糖渍的红山楂。

酸酸甜甜的,还是熟悉的味道。

月吟拿着拔丝糖葫芦,另一手被谢行之牵着,两人在街上走得慢,阳光照耀下的影子仿佛泛着甜意。

月吟没有像昨晚一样把拔丝糖葫芦分给谢行之尝,就算谢行之想尝,她也不给。

街上人来人往,不似夜里。

就在两人往客栈去时,街拐角突然出现四五名带刀捕快,为首的捕头年纪轻轻,正抱着只芦花鸡,与同行的人说笑。

一捕快竖起大拇指,赞道:“头儿,这都能被你找到,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