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桃春晴(6)+番外

作者: 尔屿 阅读记录

谢行之沐浴出来,换了件素色浅衣,长身而立,挺拔如松。

眉目疏冷,衣摆如流云,浅色衣裳更衬他的温润儒雅,端方君子似皎皎明月,矜贵出尘。

正德拿来木盒进来,说了来历,等着世子发话,“还是放库房吗?”

其实平日里不乏有人送礼给他家世子,倘若赠礼之人不是世子至交,那礼物默认放在库房。

谢行之淡淡一瞥,“放仓库吧。”

正德点头,认真记心上。

仓库和库房,还是有不同的。

谢行之缓步去到桌边,拿了佛珠往外走,待行至门口时,他步子一顿,回头吩咐正德道:“往后她再送东西来,能推则推,推脱不了的,你私下处理,不必跟我讲。”

“明白。”

正德拿着木盒,跟在世子后面出来屋子。

一个往僻静佛堂去,一个则是去偏僻仓库。

谢行之身影渐远,正德拿着木盒,替那倒霉的表姑娘叹息一声。

表姑娘目前瞧着倒还安分,但他家世子最厌投怀送抱的姑娘,今日那一拉,恐是已经让世子厌嫌了。

正德回头,往佛堂的方向看去。

那是鹫梧院里的小佛堂,就在菩提树下,僻静。

世子任大理寺少卿,每每结案落了人命,世子都会去小佛堂禅坐,若是遇到大案,死伤颇多,世子还会在佛堂抄写经录。

翌日清晨,淳化堂。

丫鬟端了热水,进进出出。

老夫人屋中的熏香被动了手脚,虽然丫鬟被揪了出来,道出所下何毒,但她既没解药,也不肯供出这药从何而来。

林嬷嬷晨间正给老夫人擦脸,只希望断了毒香,老夫人的病症能减轻,倘若侯爷今日去宫里求得圣上同意,派名了太医来看看,便是极好的。

林嬷嬷刚忙完,便听丫鬟通报表姑娘来了。

林嬷嬷愣了一下,不曾想到表姑娘今日也来,且现在天刚蒙蒙亮。

“外祖母如今尚未醒来,我在府中也是闲着,不如来外祖母身边伺候着,不定哪日外祖母就醒来了。”

月吟淡淡一笑,澄亮的眼睛干净清澈,她瞧了眼桌上冒着热气的药碗,“林嬷嬷,外祖母还没喝药吧,不妨还是让我来喂吧。”

林嬷嬷倒不说有多亲和,但也算不上讨厌表姑娘,便将药碗端给了她,在一旁候着,配合着喂药,待药汁流出来及时拿帕子擦干净。

给昏迷的人喂药最是需要耐心,一碗药流出来大半,能喂进去的很少。

表姑娘倒是极有耐心,不急不躁,尽心尽力伺候着。

待喂完药,月吟洗干净手,问林嬷嬷那张空桌可否用来写字。

林嬷嬷不解。

月吟从怀中拿出本佛经,解释道:“我听说心诚之人,老天爷能听到他们心中所念,也会眷顾他们,便想着侍奉在外祖母身边时,抄抄佛经,愿外祖母早日醒来,无病无灾。”

林嬷嬷欣慰,频频点头,“表姑娘有心了。”

月吟柔柔一笑,“嬷嬷莫要这样说,这是婉星分内之事。”

俄顷,那空桌上已摆好笔墨纸砚。

月吟就着窗户透来的光线坐下,静心抄录佛经,未再发出声响。

林嬷嬷去了床边守着,却时不时往桌边看,每次投去目光,表姑娘皆在专注抄佛经,仿佛不是在做戏。

老夫人年初突染风寒,之后便昏迷,到现在仍旧没有醒来的迹象,眼瞧着气色越来越差,众人没辙才走了冲喜这条路。

想到这里,林嬷嬷心里叹息一声。

她是老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丫鬟,在侯府的时间最长,自是清楚往昔种种

当年那件事本确实是五姑娘的不对。

五姑娘虽是妾室所出,可老夫人从未亏待她,然后她偏生干出那样的事,生生寒了老夫人的心。

而今五姑娘在前几年去世了,留下表姑娘这么一位女儿。

表姑娘这一两日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着,可谓是尽心尽力,是个温婉孝顺的孩子。

林嬷嬷看在眼里,对她生出几分恻隐之心,不知老夫人眼下气消没,会不会顾念亲情,将丧母的表姑娘留在侯府。

“林嬷嬷,您懂佛经吗?这里有句话,我不太明白。”

林嬷嬷正想着,温婉的声音传入她耳中,闻声望去,是表姑娘执笔困惑的神情。

林嬷嬷走了过去,面露难色,“老身不甚明白。”

月吟失落,轻轻蹙眉,叹息道:“倘若我懂佛就好了,能一下就参悟。”

林嬷嬷瞧了眼那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叠纸,字迹娟秀工整,可谓是用心。

月吟拿毛笔,蘸着墨,语气带着几分希冀,“佛经虽是一知半解,但好在心诚,老天爷大抵还是会听见我给外祖母祈福的心声。”

“世子倒是懂佛,若是世子得空,表姑娘可以试着问问世子。”

月吟弯眉浅笑,拿笔的指骨松了些许,“是吗?原来大表哥还懂佛呀。”

话毕,她低头继续誊抄佛经,也没说要去找谢行之,仿佛满心都是当下的抄经。

待林嬷嬷转身离开桌边,月吟嘴角扬起抹极淡的笑容。

自打她瞧见鹫梧院里的菩提树后,便闪过一个念头。

她让银盏不动声色地去跟皎月阁的婆子套话,果真套到了她猜测的结果。

鹫梧院有个喜爱佛堂,谢行之有去小佛堂礼佛的习惯。

月吟要频频出现在谢行之跟前,但不可太刻意,否则昨日那丫鬟的下场,便是她这寄人篱下表姑娘的下场。

她知晓谢行之懂佛之事,需从旁人口中“得知”。

林嬷嬷就是那个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