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117)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姜竹很开心,到了恩济堂给沈青越看完病更开心。

大夫说沈青越状况不错,他们不用拿药,坚持锻炼,等入伏后再给沈青越开几副药养养。

不用抓药,省下预备的药钱,他们俩一商量,都买成吃的。

这时节县里卖得最火的就是粽子、五彩绳、艾草、菖蒲、香糖果子、艾花,还有桃、杏、甜瓜、西瓜的,也有卖山药、黄花菜、木耳的,街上还有挑着担子边走边卖荷花莲蓬的,也有卖绣扇和各种漂亮络子的。

水果他们有了,姜竹又买了点儿桃和镇上没有的花样点心回去当明天用的摆盘供品。

菜不用买,家里种着,山上也能挖山药、采木耳,沈青越过去问了问价,这些和镇上价格差不多,都比草市贵一点儿。

沈青越还给石生挑了个头花做回礼,他本想买个络子给小姑娘戴着玩,姜竹说家蕙会打,他们干脆买了些彩色的绳线回去,让小姐妹俩自己编着玩。

另外他们买了一包香糖果子,就是以糖腌制的果脯,应端午时节,腌果脯用的是菖蒲、姜丝、紫苏来腌梅子、李子、杏,切成细丝撒一层薄盐再晒干成果脯。

沈青越尝了一小块儿,觉得买回去泡茶也不错。

过节肉当然也是要买的。

碍于他们俩那厨艺,直接买了熟肉,一斤肘子肉,一只荷叶鸡。

新出炉的鸡,不敲开泥封放两日也不会坏。

路上还有卖应季饮品的铺子,姜竹拿着他们的竹筒去买了两杯绿豆饮子。

所谓的绿豆饮子,其实就是绿豆汤,豆沙都熬出来了,里面还飘着点儿槐花和桂花。

装绿豆汤的桶泡在冷水桶里,喝一口倒是消暑凉快。

回去路上太阳还大,戴着草帽也挺晒。

一出城,姜竹就到路边折柳条编草叶,把草叶铺开插进柳条缝隙,再扣到草帽上面,给草帽扩大了一圈儿。

沈青越要找着角度才能叫他沉甸甸的帽子不歪。

路上无聊,又没什么东西可玩,沈青越道:“我们数数玩吧?”

“数数?”

“从一开始数,数到一百,要避开二和二的倍数,比如四是两个二,六是三个二,八是六加二,就是四个二,我数一,你避开二要数三,我避开四,数五,你再避开六,数七,懂了吗?”

“嗯。”

“来,开始啦,一。”

“二……不是,三。”

“重来,一。”

“三。”

“五。”

“……七。”

“九。”

“……十一。”

上了十,姜竹偷偷开始掰指头,等上了四十,他又不用掰指头,开始对答如流。

沈青越:“二太简单了,咱们数三,要避开三和三的倍数,六,九,十二,十三都不行。”

“嗯。”

经过二,姜竹弄懂了规则。

然而他很快发现,三比二难数多了。

数错就重来,姜竹膝盖夹着缰绳,掰指头数得一会儿慢一会儿快,进了村,他们数了四、五、六,七他还没数过去。

往大伯家放车时正好看到姜家业在写作业,姜竹站到他旁边,背过手默默快速掰指头,指了指笋壳上姜家业刚歪歪扭扭写的字:“不对,十九加十二不得二十三。”

姜家业:“那是几?”

姜竹又悄悄快速掐了遍指头。

九加二等于十一。

十加十是二十。

二十再加十一。

“三十一!”

姜家业满眼崇拜。

快速捡起炭块儿在竹壳上写上三十一,再快速写完最后一道题,将竹壳卷子往他包里一塞,隔着墙头开始喊“家才!家兴!我写完了,去捞鱼!”

有学霸哥哥辅导的姜家才、姜家兴举着个破渔网就跑出来,兄弟三个呼朋唤友往河边跑,身后还回荡着吕香梅的喊声“去溪边玩儿!敢下河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姜竹给大伯四伯家一人分了三个桃俩甜瓜还有一点儿点心。

天还不晚,他们俩也没急着上山。

沈青越没下过河也没下过溪,兴致盎然拉着姜竹去河边凑热闹。

天一热,村里的河也开始热闹。

不深的水里扑腾着好多小孩,水深的地方有人在岸边钓鱼,更浅的地方,有人挽着裤腿拿着篓子、渔网捞鱼,还有站在河里不停翻石头捡小虾小螃蟹的。

大点的女孩儿都不在这儿玩,跟着哥哥或者爹出来的,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女孩。

姜家俊就带着石生在捞虾。

他个子高,水性也好,敢往水深的地方走,拿着抄网从水草里往外赶小鱼小虾。

石生守着他家小木桶蹲在岸边,等哥哥过来把鱼虾倒进来,她再从桶里把混进来的水草、太小的鱼拣出来重新扔回河里。

“沈先生!”“小姜师傅!”

河边玩的小孩大多都是山上的学生,瞧见沈青越和姜竹远远就开始咋呼吆喝。

一下山,姜竹就觉得和他们不熟,但沈青越是个自来熟,沿着河挨个往人家桶里、盆里瞧,看看谁捞到了什么。

“沈先生你要虾吗?”

“沈先生你要小螃蟹吗?”

“沈先生你吃小鱼吗?”

沈青越对自己这人缘很满意,戳戳人家的小鱼小虾小螃蟹,挨个谢谢,遗憾拒绝:“先生过敏,不能吃小鱼小虾小螃蟹,你们吃吧。”

鱼他是不过敏的。

不过大端午的,人家小孩辛苦一天就弄到这么点儿荤菜,他哪好意思要。

正说着,他忽然觉得河里有人在看他。

一转头瞧见光着脊背泡在水里的江宏亮。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