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133)
除了姜树有点儿好奇,姜竹、姜正压根儿就不关心。
他们来一趟不容易,扔着家里那么多活过来的,就得把这边的活儿学明白。
姜正问了问哪个是修梯田的把式,就过去帮忙干活儿了,打算边干边学,遇到啥不懂的马上就能问明白。
姜竹则跟着韶宗升,一边看,一边对比这座山和他家山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要是他们家山该怎么修,怎么安排。
遇到点儿什么,也能给他表哥帮帮忙,跑跑腿。
姜树就自由了。
绕着算,也算是远亲,他一看就不是个能干好体力活儿的样子,韶宗升让他自己看看想干什么,选好了跟他说就行。
姜树溜达着溜达着,就跑去伙房看菜了。
管做菜的是从韶家庄子里调来的厨子,正带着几个难民里的大娘洗菜切菜。
才聊到他是哪儿的人,那俩官差也溜达来了。
“你就是韶宗升姑姑家兄弟?”
“不是!那是我堂弟!”
“哦。”
反正都是亲戚呗。
俩观察瞧他年纪不大,人挺活泼,似乎也不用干活儿,撺掇道:“会打猎吗?”
姜树:“打猎?”
高个子:“会不会,会就跟我们打兔子去。”
矮个子:“咱们早上晚上都是回庙里吃,全是素菜,就中午能吃点儿荤。”
他踢踢地上放肉的木盆儿,“你表哥忒小气,这么多人就这么点儿肉,够谁吃?”
厨子和他们也熟了,一听就笑道:“哪儿的话?一会儿我给您二位开个小灶炒!”
高个子:“可别,叫县令老爷知道了得抽咱们。”
矮个子:“打兔子去?”
其实也不是完全馋肉,大锅做菜,也是先紧着他们俩舀肉,他们就是闲着没事儿可干。
姜树也挺闲,“行啊!我去找我堂弟借个弹弓。”
高个子一听,有意思:“你还会弹弓打兔子?”
姜树:“离不太远能打!”
他们村很多小孩儿都会玩儿弹弓。
他和姜竹岁数近,当年他小叔教姜竹时候,他和家俊也一块儿学过,虽然准头和力气都不如姜竹,凑合能玩。
俩官差背着弓箭,姜树找姜竹借了弹弓,一起跑山上打猎去了。
没到中午,姜树就看透这俩菜鸡的水平了。
他拿个弹弓打不着,这俩拿着弓箭也打不着。
眼见着兔子都从眼前跑过去了,姜树对他们俩那身衣服滤镜彻底碎了。
人这么菜,瘾还大。
也不怕把箭丢了。
……
“所以他们把你喊上去了?”
“嗯。”
“还叫你明天带上弓?”
“嗯。”姜竹热好了菜,从厨房端过来,“还说一起打老虎。”
沈青越笑死了,“嗯,要是和他们一起遇到老虎了,听我的,想都不要想,扭头就跑,他们几个肯定跑不过你。”
姜竹笑着坐他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
在山上跑了一天,又大老远跑回来,他也需要喝点儿枇杷膏茶润润喉。
晚饭他不在山上吃,韶宗升拿个食盒给他装了一大堆。
寺里小和尚蒸的素包子,还有两道菜。
沈青越尝了尝,热过了卖相不太行的焖茄子竟然挺好吃。
他深感怀疑,是不是只有他和姜竹厨艺不太行。
还是他吃惯了姜竹做的菜,味觉底线下降了?
“他们开荒情况怎么样?开始正式动工了吗?”
“嗯。”提到这个,姜竹就兴奋了,“开始了,现在还在砍树,然后搬石头,再平地,填土。我觉得,能行。”
“嗯?”沈青越意外,姜竹可很少会说这种话,“能行?”
“嗯!”姜竹眼睛亮晶晶的,“其实和我们菜园子差不多。山上能开菜园子,弄平了,肯定也能种别的。”
沈青越愣了愣,笑了。
倒也是。
姜竹家房子盖在这儿一是因为旁边有山泉,二就是因为这里比较平坦了。
只要有土,有水,水土不流失,温度足够,别人家阳台弄个泡沫箱子也能种菜。
他们山上不缺水,姜竹家菜园子长得也还行,证明温度是够的,只要把山脚平一平,管他是不是梯田呢,耐寒的作物肯定能种。
“那两座山加一起,都没这儿大。”姜竹语气带着点儿骄傲和显摆。
“呦呵,”沈青越直乐,“那是。”
一座山就挡了一个村子进山的路呢,要不然满村子人都爱上他们家山上薅野菜挖竹笋。
“来,让我们提前恭喜即将成为姜家村头号地主的姜竹小师傅,请问你对成为头号地主有什么感想?”
姜竹傻笑,“没有感想。”
就是想一想就挺开心的。
到时候他就有地了。
也更有钱了。
沈青越:“要不然,送我两亩地?让我落个籍?”
“嗯!十亩也行。”
“我就值十亩地啊?”
“那……一百亩。”
“收一收,收一收,我都不知道一百亩有多大。”
“我也不知道。”
两人对望,一起傻乐。
沈青越笑得差点儿岔气,“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咱俩开荒,一百亩说不定得干一百年?”
姜竹:“没有。”
沈青越:“那你想过上哪儿雇人,要花多少钱吗?”
姜竹:“没有。”
沈青越吹个口哨,“不错,我就欣赏这种有难度的梦想。”
第67章 开源(二更)
一百亩的梦想也不是完全没戏。
村里就有现成的劳动力, 还不用管饭,给工钱就行。
按照他们这儿的行情,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天工钱在五十文到八十文,抢收的时候能干的青壮年一天有六十到七十文,若是雇人的人家比较大方,最高能给到八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