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144)
和姜竹说完正事,他们俩就去和姜树勾肩搭背依依不舍了。
趁着分别前最后半天,他们仨得抓紧再去掏个兔子窝。
这活动得到了池远舟的积极响应,他还把韶宗固给拽上了。
沈青越推脱他有病,不适合这种刺激运动,遗憾和他们分头行动。
沈青越:“你说的赵老头是谁?”
姜竹给沈青越指了指正在挥着镐敲石头的一个老头。
那还真是个老头。
看上去怎么也得有五六十岁了。
他旁边跟着个挺瘦的小孩,才五六岁大,在一众泥猴孩子里显得分外的干净整齐。
韶宗升感叹:“赵老头啊!”
为了激励所有人认真干活儿,他们设了一个奖励规则,哪个队伍能按时完成任务,吃饭可以一人多一个馒头。
完不成的,就没得吃了。
如果连一半都完成不成的,还得扣掉半个馒头。
赵老头就这样从混编男女老少的队伍里一再沦落,沦落到了老弱病残队伍里。
再这样不出两天,他就得从开荒队掉到挖野菜队伍里,伙食也只剩下野菜粥。
其实去挖野菜也饿不死,韶宗升劝过老头领着孙子去挖野菜,但老头挺固执,说他还有点儿力气,想多出分力,好让大家早日种上地。
他也弄不清楚赵老头真是这样想,还是想弄个馒头给他孙子吃。
他见过姜竹给这群老弱病残队伍帮忙,不想他竟然想把赵老头带走。
韶宗升:“你怎么瞧上他了?”
姜竹:“他识字。我之前去给他送馒头,瞧见他有一箱子书。”
沈青越:“……”
韶宗升:“……”
沈青越好奇:“你是想请个教书先生吗?”
然后把他这个现任教书先生给掐了?
姜竹:“不是,我是看他……他……我看你也……也……”
沈青越沉痛点头。
嗯。
懂。
他懂。
看那祖孙俩老的老小的小挺不容易的。
而他正好也挺不爱教书。
韶宗升:“识字的挺多的,要不然找个年轻点儿的?”
沈青越:“不用了,先就这个老头吧,大老远地逃难还带着书,肯定是个爱读书的。”
他们那个扫盲班是该找个正经老师。
反正他觉得有几个孩子资质还不错,男孩儿还好,秋天能进正经书院,女孩儿们进不了书院,每天跟着他瞎学,日子久了他就该误人子弟了。
还是请个先生靠谱。
反正顶多就是个村办私塾,不愿意教女孩儿的老古板不要!
沈青越:“走,去和他谈谈。”
不想,姜竹说请他回家教书,赵老头竟然给拒绝了。
“谢谢你一片好意小兄弟,只是老朽已经决定不再教书了。”
“哦……”姜竹想不通为什么。
沈青越却想着“决定不再教书了”,“不再”啊!那就是从前是个教书的呗?!
专业对口啊!
姜竹还想再劝劝,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理由,诚恳道:“我家也会修梯田,修好了我可以卖你两亩地,让你们落籍,不是让你当家仆,也不是让你当长工。”
赵老头愣了愣,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感慨道:“不是老朽不识好歹,只是,我……”老头长叹口气,湿了眼睛:“我误人子弟……”
沈青越:“误不了,放心吧,我们又没有书院,就是教村里小孩儿识字扫盲而已,每天半天,小孩们还得干活儿呢,也没整天的时间念书。”
生生被打断情绪的赵老头:“……”
沈青越冲听呆了的小孩道:“小朋友,你开过蒙吗?”
小孩迷茫点头。
沈青越:“那正好,你爷爷不乐意教,你教也行。”
众:“……?”
小孩都蒙了:“我?”
沈青越:“嗯。”
赵老头:“胡说八道!他才几岁怎么能……”
沈青越:“怎么不能?原本是我教,我连蒙书都没念过,说不定还不如他呢。”
众:“……”
这下连赵老头都蒙了。
蒙书都没念过?
还教书?!
沈青越:“就随便教教,识字就行,等他们到了能进蒙学的程度,你们帮忙看看谁是个读书苗子,我们好让他爹娘送他去镇上或县里的书院读,谁不是那个苗子,我们就劝他家里也别花那冤枉钱了。”
赵老头听他这一派邪论,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了:“一派胡言!未至蒙学,怎么能断定谁是不是读书的料子?!你这是,你这是……误人子弟!”
沈青越:“那你来教。”
赵老头又颓然下去:“不。”
他不搭理沈青越,向姜竹道:“小兄弟,你去找别人吧,我有两个学生……”
沈青越:“不,你比较便宜。”
小孩听得气极了:“你怎么这样啊!”
沈青越没忍住,笑出声,劝道:“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你孙儿考虑考虑吧,你多大年纪,他多大年纪,等你死了,他无依无靠地给人为奴作婢吗?既然辛辛苦苦把他带出来,你就该对他负责。跟我们走吧,叫他和村里小孩儿一起读书,有一起长大的情谊,他也好有个地方立足,至少还能是良籍。”
第72章 开工
出去一趟, 捡了个先生,一起坐骡车回去的姜正、姜树恍恍惚惚。
看见先生那箱子书, 姜正不要韶宗升要送他那筐野菜了,也不让姜树要那堆兔子皮了,腾出位置,给先生放书!
菜和皮子哪有先生的书重要!
姜树一脸憋屈,因为沈青越不能碰毛,他找树叶码了一层又一层, 好不容易把皮子都包上了,容易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