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168)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姜竹一下就赚了不少。

挑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姜竹干脆让俩舅妈也挑挑, 冬天好给家里小孩儿大人都做点儿衣服。

韶宗固:“你不亏吧?”

姜竹:“不亏,兔子皮在山里不值钱。”

不过也多亏他们处理了, 不然按收来时的模样, 那些小姐肯定不想要。

等其他山货一起拿给刘三时候, 他一看就乐了:“哎哟, 这皮子收拾过吧?”

姜竹:“嗯。”

刘三大概检查过, 确定没坏的没烂的, 就全收了。

山货他也只要好的和中档的, 既然最差的被挑出来了, 大老远地运回去, 他也没必要弄这些不好的占位置, 建议姜竹到草市便宜卖了算了。

姜竹也是这么打算的。

只卖那两档他就赚到钱了, 剩下的便宜卖卖,卖不完就留着冬天自己吃。

夏天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田里的瓜果再过一阵儿也要过季了, 村里各家都开始储备过冬的菜。

他们家菜园子高,菜比山下熟得慢,现在也在腌菜、晒菜了。

沈青越都学会怎么晒豆角了。

他去山里时候,沈青越带着家业晒了好多豆角。

他爱吃,嫌价低,都没怎么卖给姜望南,捡着正嫩时候摘了,吃一点儿,存一点儿,还让六嫂帮他腌了一些。

至于瓜就更多了。

冬瓜、南瓜,都是耐放的,熟透了检查一下没破皮,就能搬到仓库里存放着,只要保存好,放到冬天也不会坏。

他家南瓜种子是他外公从庄子上给他拿的,结的南瓜不太大却又硬又甜,从前过冬没弄到蜂蜜,姜竹冬天的甜味儿就靠柿子和南瓜。

山上的野梨也熟了。

他到江宏明家分完钱,商量了下剩下的那点儿山货直接分了算了,就准备回家取竹筐去摘梨。

江宏明也打算去摘点儿。

不用上姜竹家山,他知道荒山里哪有野梨树,有一棵老树结的梨子还很甜。

从前他们家梨子都是要卖的,只有卖剩下的才自己吃,今年他不打算卖了,包括那些剩货,都打算留着过冬吃。

石斛本就赚钱,姜竹把皮子也卖出了好价,现在这些钱,交了税他还能剩下好几两,姜竹本钱比他足,山货、皮料赚得更多,算完账,简直跟做梦一样。

江宏明打算给他娘和他弟弟都做身新衣裳,再做两床新被褥。

“等入秋咱们再进两趟山?”秋天才是山里丰收的季节。

“嗯。”姜竹想了想,问:“你们去摘梨吗?”

“嗯?”

“多的卖给我吧,大夫说多吃梨对沈先生那个病好。”

“行!”江宏明笑,“我给你多摘两筐。”

“好。”他们山里的野梨皮厚好存,还甜,现在削了皮好吃,冬天炖了也好吃,就是他不怎么爱吃炖梨。

要是多了,还能晒成梨干儿。

梨子沉,姜竹叫上了姜家俊,叔侄俩跑了两趟,才把树上的梨摘完。

沈青越好奇地蹲在旁边儿看他削梨:“全摘了?”

“给鸟剩了点儿。”姜竹将被鸟啄的部分削掉扔到盆儿里,一会儿背远点儿扔掉,山里的小动物闻见甜味儿还能啃两口。

“今年的梨甜。”

“为什么?”

姜竹有点儿郁闷道:“被咬坏得多。”

咬坏就不能放了。

只能做成梨干儿、泡梨子酒或者熬成梨膏。

不过他不会熬梨膏,也不会弄成酒。

他们俩坐在溪边把削好的梨洗干净,一人吃了好几个,吃不完的煮了切片晒梨干。

没破皮的梨则一半自己吃,一半运到县城姜竹舅舅家,用梨换两坛子酒回来。

韶宗固要多给,姜竹没要。

今年给的是大坛子,他平时不怎么喝酒,沈青越不怎么能喝酒,就这两坛够他们俩喝一冬天了。

早上起床、晚上睡前开始觉得有点儿凉的时候,沈青越意识到秋天好像要来了。

他仿佛过了个假夏天。

一夏天都是盖着被子睡的。

就中午那一阵儿又热又晒,往屋里一躲,山风一吹,又是空调都比不了的自然凉爽,喝杯热茶出一点儿薄汗,再吹一点儿山风,是整个夏天最爽的感觉。

然后就结束了。

他懵逼得都有点儿恍惚。

山上的夏天,不是他熟悉的夏天。

但一入秋,村里村外,镇上、县城,男女老少都忙起来,忙秋收,忙秋茶,但凡有空的,还要进山捡蘑菇、摘野果,上午上完课的小孩们都又背筐的背筐,提篮子的提篮子,开始上山找山货了。

家业他们弄过来一小筐还没剥皮的核桃,沈青越以为是青梨呢,被一群小孩儿疯狂嘲笑。

这几天姜竹也忙。

他二伯捎信儿回来叫他送点儿竹筐过去,还有竹壳。

不知怎么就流行上用竹壳包茶了,有茶商问他们园子要那种包好的。

因为要得急,二十张一文钱收,他赶紧托人送信儿回来。

他们村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干不了重活儿的,都跑进竹林里开始扒竹壳。

又是快要交税的时节了,姜竹今年赚了不少钱,还欠着大伙儿开荒的工钱,干脆说竹壳就不用交那四分之三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谁都能赚点儿钱的活儿,也不知道往后还有没有这种事儿,大家都开心点儿算了。

反正他也没空收没空数,还得带着姜松一起编篓子。

采茶的篓子要轻,篾条得到位,破不成八层就沉了,破篾是姜竹来的,但编姜松已经能轻松上手,且编得有模有样。

全村的大闲人就沈青越一个。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