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243)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年纪小的,不敢玩儿,光看别人扔炮仗、扔火就能专注看半天,比自己上还紧张。

沈青越哪样都不行,靠作弊玩炮仗,他去抽了几张废纸,叠成纸条,把炮仗一根一根摆上去,然后隔着段距离点纸条,手工模拟鞭炮。

不过炮仗一炸开就会把纸条顶远,每次不能摆太多,不然就是一伙儿人围着纸条四周找没炸的炮仗。

沈青越和小孩儿们都玩儿得很尽兴。

不过村子里真正到处都弥漫着过年、过节的松散气氛,还得从下午开始。

初一没一个干活儿的,再勤快的人家今天也得休息。

沈青越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秉持着初一干什么,一年都要干什么的观念,但如果也是这样,那直观可见普罗大众的朴素心愿——

一年都不想干活,一年都想痛快地歇着!

串门聊天的,补觉的,还有一起去就近的庙里烧香的。

也有不嫌麻烦不嫌远,非要去清潭寺的。

姜竹装好了供品香烛,和沈青越一起去给他爹娘上香。

其实姜竹常来,没什么需要过年汇总汇报的事,不过他还是絮絮叨叨说了一堆,九成九都是重复从前的东西。

说完了,他们俩也没急着走,拿着一枚铜钱玩藏在哪个手里的游戏,一直玩到香烛都燃尽了,才牵着手回家。

初二回娘家。

姜竹娘虽然早不在了,但他爹还是会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今年他们照样也去,天气不错,姜竹又带上来沈青越。

今天韶府也很忙,姜竹两个舅妈几个表嫂都在府里忙,要忙着招待回娘家的小姐姑爷,一直忙到中午那边都妥当了才回家。

而她们自己回娘家,都得岔开府里主家的时间,有时候是初六,有时候是初七,要是再晚,干脆送元宵礼的时候一道回。

姜竹的表姐们今天都回来了,不大的小院里挤满了人,老爷子老太太很高兴,挨个发红包,连姜竹和沈青越也有。

吃过饭他们又成群结伴地到县城里玩了一圈儿。

明天韶家和另外几家要在城里施粥,还要在清潭寺施粥三天,韶家兄弟有得忙。

路上雪还没化干净,早晚结冰不好走,姜竹他们也没多留,趁着下午太阳还大就回去了。

初四姜竹跟着几个堂哥领着家里孩子去了趟姑姑家,然后,姜竹就没要登门拜年的亲戚了。

一直到初八,他们俩完全是放假模式,比年前还放松一些。

姜竹从初四回来就开始编茶园用的竹筐,初五给姜松送了些篾条过去。

不过他编得很放松,完全还没进入正式工作的状态。

沈青越每天除了早上的锻炼,晚上的运动,几乎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懒洋洋地长肉,不想到了初八,找他的都上门了。

先是江修文,后是池远舟,为的还是同一件事。

都问:“要画新故事吗?”

沈青越还真想了,但是暂时没灵感。

江修文倒是带了素材来的。

他和赵先生一起重新编了一版识字用的蒙书,或者说,叫蒙书中的蒙书,灵感来自沈青越之前教课用的那些画,江修文拿走后真的研究了,沈青越的方式很好,就是学的内容太散乱,他结合现有的蒙书,还有从长腿鸟得到的灵感,编了一套小故事把最简单的入门内容用小故事串联起来。

编完后,他又去请教了赵先生,找赵先生帮他重新梳理了一遍。

赵先生还帮他写了几首好记好背,朗朗上口的小诗,把每三页的新字新词串一串。

沈青越拿到后都震撼了。

添上生词、生字,再添上课后练习,补上插画,这和他熟悉的小学课本有什么区别?

仔细看了看,还是有点儿区别的。

这本蒙书还是更难一点儿。

不过在现下的环境,这应该是对儿童最友好的课本了。

江修文为了寓教于乐,串联故事的角色用的还是长腿鸟,再加之要融入蒙学经典篇目,非常的人类生活,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拟人效果。

长腿鸟在课本的平行宇宙,都要背上小书包去念学堂了。

他觉得挺有意思的,答应了。

池远舟来晚了。

一个年过去,他亲自见识了一本连环画可怕的销量。

卖完了。

竟然全都卖完了!

年前他特意加印了五百本放宝峰的书铺里,还从张叔阳那拿了五十本精装的,竟然都卖完了。

宝峰县是如此,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初五他就派人通知书坊提前开工了。

第一本继续印,过了十五,肯定有外地的客商会来买,第二本也要尽早印出来。

要不是前几天必须去走亲戚,他初一当天就想来找沈青越聊聊下一本儿画点儿什么了。

以防沈青越还要猫冬,他都给沈青越想好了,可以长腿鸟第二本,还可以画鹿、画猫、画狐狸、画鸟。

他找人给沈青越写个故事也成。

沈青越哭笑不得,他是喜欢画动物,又不是只会画动物,“要不然我给你画七个葫芦算了。”

池远舟:“啊?”

七个葫芦?

为什么是葫芦?

为什么还得七个?

沈青越:“你来晚了,我已经答应别人画课……画蒙书了。”

“蒙书?”池远舟迷茫,“画插图吗?”

那还能顾得上专心读书吗?

沈青越:“嗯……等我画一点儿再给你看吧,到时候考虑要不要合作。”

池远舟迟疑了一会儿,他更想要《长腿鸟》这样的合作,不过沈青越又不是一辈子都画蒙书,现在拒绝了也不太好,“行,可以,不过你先别告诉张兄。”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