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253)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姜竹:“嗯, 不用, 现在不用了。”

“嗯?”

沈青越总觉得姜竹这语气哪里有点儿问题, “现在、不用了?”

“嗯……”姜竹低头。

他把姜竹头重新扳回来,怎么问个小狗还把人问心虚了?“你心虚什么呢?”

姜竹:“没有心虚,就是, 我有你了,就不用小白狗了……”

“有我就不用了?”沈青越笑,“怎么我还是小狗的替代品呀?”

姜竹连忙道:“不是,你比小狗好。”

“小狗?哪里有小狗?”家业跑来好奇地问,“后院有小狗吗?”

姜竹:“没有。”

沈青越:“有,有只大狼狗,专咬小朋友。”

家业:“……”

姜竹:“我们去山神庙吧!”

山神庙年代久远,从前朝就有了,香火也很旺盛。

不过院子不大,还挺朴素的。

沈青越对已经有些斑驳痕迹的木雕彩绘的山神像暗暗赞叹。

姜竹奶奶已经上完香了,篮子也空了,坐在外面的石头上揉膝盖,和同样来烧香的一个老太太闲聊。

这个问,你去哪儿了吗?

那个说,去了。

然后问,磕头了吗?

回答说,磕头了。

沈青越从大殿出来,听见老太太有点儿颓靡地说,“磕不动了。”

听得他差点儿笑出声来。

挺厉害的。

老太太竟然是自己一路爬上来的,没坐驴子,还一路把能走到的地方都走到去上香磕头了。

这精神头和身体素质就相当值得他羡慕。

才二月初,老太太头上汗都冒出来了。

山神庙附近没卖吃的的,姜正到下面去给老太太买了些软饼,打了一竹筒的水。

“凉吗?”沈青越从筐子里拿出他的保温杯。

姜竹冬天时候用绳子给他编了一个装被子的布套,这样拿出来用比金属色低调点儿,他给老太太掺了掺,省得水太凉,喝了闹肚子。

他们没看清沈青越的杯子是什么模样,还当他在庙那打的热水。

吕香梅往人堆里望望,“竹子呢?”

沈青越也四处望望,“刚刚家业喊他要看什么,那儿呢!”

“哎呀!”吕香梅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姜竹正领着那几个小的在人家摊子前看木雕的小玩意儿呢。

她赶紧抬脚过去,家业已经拿起一个小木剑了,吕香梅跑起来了,“姜家业!”

沈青越看得笑起来。

难怪家业神神秘秘的。

他拧好杯子,也兴致勃勃往摊子上跑,让他瞧瞧有什么好玩儿的。

吕香梅到得快,已经拧着家业耳朵把木剑给人家放回去了,“过年才给你买了!”

家业:“我没要,我就是看看!大哥说他给我削一个!”

家俊默默离远了两步。

吕香梅:“你还得一只手一把是吧?”

家才、家兴瞧见家业被揪耳朵了,也不敢碰了,不用问,他们娘也不给买。

他们悻悻地跟着大伯母往回走,生怕走慢了挨打。

这时候站在摊子前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的沈青越显得特别像个反派。

尤其是,他还掏出来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子。

沈青越看上了一个雕工精美的木雕的山神像,和大殿里神像有五六分像,但动作稍稍不一样,姜竹家也有一个木雕的山神像的,轮廓要模糊一些,没有这个细节丰富,而且人家雕工确实不错,线条也特别流畅,他想买这个回去摆着看。

姜竹没意见。

且非常知道沈青越大概不会把神像摆神龛上,八成是和家里那堆零零碎碎一起摆到客厅画桌上看他画画。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人家自己掏钱,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不明真相的游客还挺羡慕的,十两一个,他们想请回去一座也请不起。

卖木雕的大叔还好心提醒他们:“可以去山神庙请开光。”

今天是庙会,是有开光仪式的,好多人会趁着这时候买。

沈青越:“谢谢。”

但是不用了。

万一开出什么效果,他摆着看,拿来画,还不得被山神揍吗?

姜竹也觉得还是别开了。

买完赶紧把神像装进筐里盖好,生怕沾上一点儿庙里的神光。

沈青越笑得不行。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人还很多的时候下山确实难。

这座山谈不上太高,但爬完下来沈青越脚都酸了,比从家里到村里打两个来回还累。

不过逛完心情十分不错。

他买了神像,姜竹还买了两支笛子,回去路上还遇到一个摆摊子卖树苗的,姜竹去买了两棵柿子树、三棵桃树、一棵杏树、两棵石榴树苗。

“这能种活吗?”

“能!”卖树的夸他的树,“你看这苗长得多壮实!”

壮不壮实他们也不太懂。

不过沈青越没什么所谓,顶多是气候不合适不怎么结果子,或者果子不好吃,只要活了能开花看就行。

“回头再种几棵梨树。”

梨树他们这儿肯定能种活,而且还便宜。

姜竹把树种到了从山道到他们家小院的路上,每棵都隔着三四米远,留足了生长空间。

然后姜竹就开始站在树下给沈青越画饼,再过几年,春天吃桃子,春夏之交吃杏,夏天吃梨,秋天吃石榴,吃柿子,吃不完的他们就做成果干果酱,冬天也能吃储存好的梨和柿饼,他们就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了。

那得几年啊……

沈青越想象着院前果树枝丫亭亭如盖,想起从前学过的那篇《项脊轩志》,想给姜竹讲讲,又觉得不怎么吉利。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