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69)
“哎,对,何况还是要建在竹子家山上,就是该带上他名字。”姜四山也觉得这名字好。
姜竹:“……”
错过解释的机会,他不好意思说这名字是他想的了。
“总之,就是,盖完仓库,咱们就开始盖书院了。”姜竹挠挠头,看看目前还是堆石头,还没建好一面墙的仓库,有点儿忧愁。
只靠大家开荒捡石头堆过来,堆多了再过来盖一盖,确实是不太行啊。
但无论是仓库,还是书院,都挺大,人手不足,想快也快不起来。
还没入账前,先攒石头吧。
沈青越倒是挺乐观的。
他自己找木板写了个“青竹书院”挂竹林那间小竹屋上了。
又不急。
他们学生还没多到装不下了,先生也不是不够用了,启蒙嘛,从识字开始,急什么?
等他和张叔阳、池远舟掰扯完再说。
第133章 麻了
池远舟都麻了。
怎么一个蒙书张叔阳还要和他抢呢?
做朋友不是这样的啊。
是能掺一脚, 但不能事事都要掺一脚吧?
但很快,沈青越就让张叔阳不自在了。
这回他要用“青竹书院”来署名, 而且张叔阳想合作,就必须搞定四海书院帮他们推荐写序跋才行。
张叔阳也麻了:“青竹书院?你们宝峰什么时候有个青竹书院?”
就这名字吧……他努力不往歪处想,“不会是你和小姜才……咳,那什么,书院不是别的,要不然我出钱, 帮你们开个别的什么铺子?”
沈青越:“说什么呢?张兄你可真贵人多忘事啊,你不是还给我们书院赠过书么?”
张叔阳:“……?”
那个村学堂吗?
“就一个先生……的书院?”
一个先生也敢叫书院?
沈青越:“不,两个,我也是。”
张叔阳:“……”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 “你竟然不是院长吗?”
沈青越:“姜竹才是!”
池远舟实在没忍住:“……噗。”
张叔阳喝口茶,咽下去一肚子的不吐不快, “你们连个正经的院子都没啊……”
他可怎么跟四海书院的先生们说?
一个小县城的小山村, 有个不知所谓的村学堂, 还就只有蒙学, 就一个先生, 也敢叫书院的书院, 想请他们写个序跋?
沈青越:“有, 你下回去我家路过竹林时候往里走一走, 有个竹屋, 已经挂上牌子了, 院子暂时还没, 将来也是要建的。到时候需要大工小工泥瓦匠,还得劳烦池兄帮忙介绍。”
池远舟:“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给你找宝峰最好的泥瓦匠!”
沈青越:“你看,地方我们有, 泥瓦匠也能找,这不是就等卖了书赚到钱开始修建了吗?实话告诉二位,这本蒙书我也不赚钱,分到的所有钱都要用来建书院的,所以我不会退让的。”
张叔阳叹气。
池远舟看戏。
行吧,他现在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张叔阳:“我尽量吧。”
沈青越:“是务必,如果没有四海书院的序跋,那三五年内,我们的书大概也就能卖出镇南郡,这么点儿小生意,张兄其实完全没必要参与。”
张叔阳:“……”
沈青越:“当然,书院是一定要建的,缺的钱,我会从别处想办法,比如我最近正好有点儿新灵感,想画套新故事,池兄你有兴趣吗?”
突然被叫到的池远舟:“嗯?我?有!有啊!”
他愿意帮沈青越印什么蒙书就是为了后面其他的画和故事啊!
怎么能提前说出来呢?
张叔阳:“…………”
他把四海书院的熟人在脑海里过了一圈儿,没忍住,问道:“新灵感是什么故事?”
沈青越:“探案的故事。”
池远舟、张叔阳:“探案?”
沈青越:“对,探案。”
起码池远舟家书铺里没有专门的侦探故事。
他决定框架借鉴三侠五义、狄公案之类的,主角是捕快、游侠、侦探,内容就自己编了。
看过那么多悬疑、刑侦小说影视剧,编应该也编得出来。
而且连环画故事进度比较慢,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边画边推想具体的故事和案件。
他们俩好奇,沈青越当场给他们现编。
开局,就先死个人吧。
某间客栈,一个来采购的茶商,意外死在房间,被冤枉的游侠,前来审讯破案的捕快,抽丝剥茧从细微证据发现作案真相的侦探。
除了替茶商身边歌女伸张正义的游侠。
他还故意搞了几个迷惑项。
和茶商产生口角的竞争对手。
因为失误被他打骂责罚的小厮。
似乎另有故事的歌女。
混在客栈,盯上他当肥羊的小偷。
……
把身为茶商的张叔阳听得麻麻的。
他喝了口茶水,突然觉得自己住那客栈都不安全了。
池远舟还沉浸在沈青越现编的故事里,“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沈青越:“中毒吧。”
池远舟:“可是别人都和他吃的同样的饭菜呀!”
他滔滔不绝,想要答案。
而沈青越自己也还没想好,到底是用常见的药物相克,过敏死亡,还是幻想一点儿,什么见血封喉的毒针,扎了下隐蔽的头皮之类的。
池远舟越怀疑,张叔阳越头皮发麻,“那什么,不能换个人吗?皮货商,杂货商,非要是茶商吗?”
沈青越和池远舟静了静,开始爆笑。
不过中途才从山下回来的姜竹也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儿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