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89)
他往腰后比了比,大小还行,“这个也要了。”
布娃娃和布老虎一个精巧,一个大,都要一两银子,布花猫半两,总共花了二两半,师徒俩高高兴兴回家。
一路上石生都抱着她的两个娃娃开心得直晃小脚丫。
家蕙有一个木头人偶,是她小时候姜正给买的。
当初家里就两个孩子,还都和姜竹差不多大。
姜竹爹宠姜竹,给他做小木剑,小木刀,姜正不会,家俊又喜欢玩,后来还把姜竹爹给他刻的小木剑玩坏了,哭了一天。
姜正赶集时候碰见卖的,就给儿子买了木头剑,给女儿买了个木偶娃娃。
都看不出来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有点儿丑,但家蕙玩了很多年。
学做衣服时候,没少给小娃娃做衣服练手。
后来有了石生,这娃娃也给石生玩儿,每天都摆在她们俩床头,小姐妹俩没事就给小娃娃换衣服玩。
不过那个是姐姐的。
石生知道姐姐很喜欢她的木娃娃,如果她想要,家蕙肯定会给她,但她更想将来姐姐嫁人时候,能带上她的小娃娃。
这样到了陌生的地方,也有熟悉的小娃娃做伴啦。
现在好了。
她也有娃娃了。
姐姐的木娃娃也有妹妹了。
沈青越看她那有娃娃万事足的模样忍不住想起他妹妹,青鸾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不怎么玩娃娃了,不过小一点儿时候她是很喜欢的。
他记得她房间里摆了一床大娃娃小娃娃。
“喜欢吗?”
石生点头,给沈青越比划。
他勉强能看懂她在说,等她长大了,画画赚钱,给师父买……好吃的?
沈青越失笑,弹了弹她脑袋,“好啊,那你要好好学,好好画,我们十天画一张娃娃,画到不用看,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来才行。”
石生点头,眼睛中都是跃跃欲试。
沈青越心情很好,路上还哼了一会儿歌。
到家时,家业他们也才到家没多大会儿,他们刚送了刘小丫和刘小宝回去,到家正跟吕香梅说他们的相处情况呢。
午饭的饭钱家俊和姜竹各付了一半,逛街他给刘小丫买了对银耳环,刘小丫则给家蕙和石生都买了绢花,给家业和刘小宝买了零嘴儿。
家俊对刘小丫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怎么看怎么喜欢,家蕙则更客观点儿,边调侃边汇报她的近距离观察。
吕香梅对即将结亲的准儿媳妇也是相当满意的,就是不在一个村住,了解的还是不多,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多出去玩几趟,是什么品性,合不合得来,就看出来了。
现在她还是挺满意的,是个懂事大方的好姑娘。
“人家瞧我哥那顿傻吃,就说明天做些葱油饼带上,咱们去爬山路上饿了也好垫垫肚子,”家蕙瞥家俊一眼,“按你这饭量,人家大半夜就得起来准备了。”
家业大声嘲笑。
家俊:“她们家做饼本来也是要早起的……”
他们家做豆腐也是。
真是……注定的缘分。
家蕙:“呦,那我明天告诉小丫你不领情。”
吕香梅锤女儿,“别给你哥捣乱。”
家蕙:“我可不敢。”
几人又是一阵地笑。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没进门就听见你们笑了。”沈青越下了车,把石生抱下来。
石生抱着娃娃噔噔噔往她娘和姐姐那儿跑。
“哎呀!怎么又给她买东西了?”吕香梅吓了一跳,这种娃娃可不便宜,下意识就从身上翻荷包:“多少钱啊?”
沈青越:“那是我们的画具,给她画画用的。”
吕香梅:“……啊?”
沈青越:“他们读书要用书,我们画画要用娃娃。”
说着,他指指车上的布老虎,“我也买了一个。”
一院子人:“……”
连坐在屋门口编草鞋的姜竹奶奶都无语地看了看他。
吕香梅充满疑惑,小声问石生,“真的?”
石生有点儿为难,想点头又想摇头。
她觉得是。
又觉得其实也不是。
沈青越:“十天要交一张画!要收的!”
石生点头。
吕香梅回过味儿来了,画什么不是画,家里东西多呢,干嘛非得要画什么娃娃,“哎呀,你这人,竹子你也不拦着他们?”
姜竹装没听见,叫了声奶奶,往外掏点心给她。
说是给他奶奶的,大嫂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姜竹奶奶愣了愣,到底没拒绝,“你有吗?”
姜竹:“有,都买了两份。”
姜竹奶奶:“嗯。”
姜竹把东西放下,就没话说了。
沈青越适时转移了话题,“我们要再找一个人砍竹子,家俊有空吗?”
姜家俊:“我?”
原先姜竹就问过他,不过他早上得帮忙做豆腐,还得赶着车去送豆腐,有时候订豆腐的人多了,说不好就忙到快中午了。
偶尔几天进山给姜竹帮忙摆摊卖卖东西还行,天天砍竹子,他怕耽误姜竹的事,就没答应。
沈青越:“你送完豆腐回来再去就行,我们就那几个人,多了也弄不过来。”
家俊:“那行。”
沈青越:“行,那就说定了,工钱给你按六十文算。”
家俊:“啊?不用不用,按半天给我就行了。”
沈青越:“开工要给六哥涨工钱呢,给你多少你拿着,多攒点儿,娶媳妇用。”
家俊嘿嘿傻笑,“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你们别多给。”
沈青越:“放心吧,哪天忙了,你再帮他们刮刮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