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97)
作坊所有人,包括只来半天的家俊和姜松,每人除了工钱,一人发半两银子,三斤糯米,两斤干枣,三斤肉,一斤糖,一坛酒,一份儿点心和一篮果子。
都是桃、杏、甜瓜之类的。
包粽子用的竹叶、竹壳他就不管了,谁想用谁去林子里找就行。
一车东西搬下来,看热闹的眼睛都瞧直了。
他们没看到刘三给沈青越的银票是多少钱,但姜竹带回来的一车东西很直观。
工钱就不说了。
竟然真发奖钱和节礼啊!
除了给大户人家干活儿,他们都没见过过节还发东西的。
“哎呀,这可真齐,领完都不用再去买东西了。”
“可不是,连枣都给买了……”
其实沈青越和姜竹本来还想一人发几斤鸡蛋一只鸡的,但鸡蛋容易磕,鸡又不太好装,他们决定还是发肉算了。
作坊所有人都欢天喜地的,只有外村的四个篾匠快乐并痛苦着——这可咋往家里拿?
他们实在是拿不下,最后还是姜竹赶车送他们回家。
结完工钱都要过了中午了,没一个人嫌拖拉,揣好钱,搬东西,一趟搬不完的有人去家里喊人,也有自己多跑两趟的。
一直到全都拿完,把院子里的东西都归拢好了,卫生打扫过了,沈青越才锁上大门宣布正式放假。
沈青越很遗憾:“要不是时间来不及,我还想让大伙儿在院子里包好粽子直接发粽子呢,明年时间还是得定早点儿。”
梁玉兰挎着篮子把刮篾刮出来的竹屑和锯下来的竹节都背回家。
作坊这儿好几天不用做饭,当垃圾扔了怪可惜的,这些她能背回家烧火做饭。
“上我们家吃去!”她这个管事比别人多个西瓜,肉也多两斤,整个人逢喜事精神爽,还特意喊了姜胜过来帮她搬东西。
要不是书院还没放假,她得把儿子姑娘都喊来,一人手里拎一样,在村里走一圈儿再回家。
沈青越笑。
本来也是要去他们家吃饭的。
昨天就说好了。
今年都去姜四山家包粽子,包好了大伙儿一起分。
和去年不同,今年不光是姜竹要往他舅舅家送节礼,姜树头一年进县衙,得给同僚们送,家俊也得往刘家送,老太太回村住了,姜竹姑姑明天要来看她,给她送粽子,他们也得给回礼。
今年他们赚钱了,条件确实好了,梁玉兰、毛玉珠也想回娘家多拿点儿粽子。
吕香梅也挺久没回娘家了,也想多包点儿送过去。
一来二去的,干脆都算上。
昨天姜四山就去买了一袋子枣一袋子米回来,这些今天都要包了,明天该走亲戚的,全去走亲戚。
沈青越和姜竹也不用做饭了,今天过来蹭饭吃。
早上是在姜大山家吃的豆腐脑。
中午来姜四山家吃粽子。
姜竹送人回来了,还装了一篓子的甜瓜。
甜瓜是刘家村那个年轻篾匠家种的,他爹见姜竹送那么多东西,非要给他装一筐瓜,好说歹说,姜竹词都要说空了,才从一筐变成一篓。
两家人吃完粽子凑在一起吃甜瓜。
“还挺甜的!”清甜清甜的,沈青越问:“是不是比去年的甜一点儿?”
姜竹:“你喜欢?吃完可以再去他家买一点儿。”
沈青越:“嗯。”
他们俩照旧初四去县城韶家走亲戚。
这回带的礼物还多了两张竹帘和几本长腿鸟样书。
现在书铺也能买到,沈青越送的,给他们专门画了几张小插图塞进来。
姜四山和刘秀霞也想进城去姜树那看看。
姜家村离县城不近,姜树去了县城这么久,他们还没去他住的地方看过呢。
趁着给他送粽子,还能搭姜竹的车,他们想过去看看。
吕香梅照旧从自家菜地给姜竹拔了一筐菜,装了半板豆腐,还有一些豆腐干儿。
他们一早出发,不到中午就进了城。
先送姜四山夫妻俩到姜树那儿,他们再去韶府。
姜四山老两口从进城就有点儿紧张,姜树租的房子离县衙不远,过来还得经过县衙,路过县衙大门口,他们更紧张。
到这会儿都有点儿难以相信他们儿子,他们从小就调皮捣蛋懒骨头没正经事的小儿子,竟然已经是县衙官差一员了!
他们到时姜树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呢。
他家远,特意和同僚换了班,今天、明天、后天都休息,他睡了个大头觉,又去街上给他爹娘侄子侄女买了点儿东西,正研究怎么打包东西不容易撒出来呢,他爹娘来了。
“树呀!”刘秀霞瞧见他眼睛就红了。
姜树人都懵了,愣了好一会儿,先揉了揉眼睛,没忍住“我靠”一声,难以置信道:“娘?!”
姜四山:“打你个小兔崽子,瞎啦?”
姜树:“嘿,呦,爹,你也来啦?我都没看见你。”
姜四山当场就不紧张了,马上就想脱鞋揍儿子。
第147章 神箭手
父母来了, 姜树也不急着回去了。
先去给房东送粽子,再跑去衙门给同僚分粽子, 然后嚷着带他们去下馆子。
“你们在这儿歇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姜树拎着装粽子的篮子就往衙门跑。
姜四山夫妻两个新鲜地逛姜树租的小宅子。
就一丁点大一个小院子,一个小房间,他的马都养在房东家的马厩里。
刘秀霞把他屋子里收拾收拾,还没收拾好,姜树就跑回来了, 要领着他们去下馆子。
姜四山一边说着花钱,一边高兴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