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341)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若是将来有一天干不下去了,转手变卖,折的钱也按这么算。

沈青越知道里正和江家族长都心心念念想盖个像样点儿的祠堂,要是客栈能赚钱,他们就有钱盖祠堂了。

这么经营他倒是没什么意见,听完了只是问:“那占用的地也折算银子吗?还是当租金算在成本里?”

在座的众人都愣了愣,齐齐看姜竹。

姜竹:“都可以。”

里正:“那就折成银子吧?”

姜竹点头。

他们又看沈青越。

沈青越:“客栈的掌柜谁来干?”

众人又齐齐看向里正和他儿子。

不出意外,下一任里正也会是现在里正的儿子,里正一心倡导着盖客栈、修祠堂,他年纪又比较大了,监工还行,干活儿、找人、买东西,还得他儿子来。

大伙儿都觉得理所当然。

老子干不动的,不就得儿子上嘛。

他要是这都干不好,下任里正都没戏了。

沈青越一瞧,得,连平时江家骂里正骂得最凶的几个老头都没意见,那他也没意见。

平心而论,里正儿子能力、脾气、性格都挺好的,沉稳靠谱,平时看上去没什么存在感,但他爹交代他做什么,从来没办砸过。他们家气氛也挺好,父慈子孝,还都以做里正为荣,很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连里正大孙子都跟那爷俩似的,一板一眼的,也不知道他们平时在家都是怎么交流的。

沈青越:“行呀,只要别让我干活儿就行,我保证全力支持配合村子发展,不给大家添乱。”

他说完众人全笑了。

压根儿就没人指望过他干活儿,论赚钱、论画画,全村都不如他,论干活儿,从村里找个十岁大的孩子都比他靠谱。

有性格比较古板地直摇头,看见他比看见自己家孩子滚一身泥都头疼。

沈青越开口了,里正心里就有底了,又商量了明天去具体量尺寸,算一算盖下来要花多长时间多少钱,什么能从村里凑,什么必须从外面买,上哪儿买什么划算,上哪儿雇人划算等等。

听上去还挺靠谱的。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连吵架都带着齐心协力感。

姜竹听得挺认真,听着听着,沈青越指头就伸过来了。

姜竹歪头凑近点儿,沈青越小声问他:“我能走了吗?”

姜竹:“……不太好吧?”

沈青越:“那你替我听着,我眯一会儿。”

“嗯。”

沈青越往椅子上一靠,开始闭目养神睡觉。

和张叔阳、池远舟说了大半天,他也挺耗神的。

别人讨论、吵架、嚷嚷声像白噪音似的,他本来只想闭目休息一会儿,没想到竟然真睡着了。

睡着睡着,还歪姜竹身上了,靠着姜竹肩膀睡得昏天暗地的。

里正媳妇进来给他们送茶,瞧见了直笑,到屋里给他拿了条毯子让姜竹给他盖上。

有人瞧见了,失笑:“嘿!怎么还睡了?”

里正媳妇:“啰哩吧嗦的,谁爱听你们唠叨。”

“说正事呢!”

“说一天了也不头晕。”里正媳妇哼哼两声,问姜竹:“要不把沈先生搬屋里睡吧?”

姜竹:“没事,他一会儿就醒了。”

结果沈青越一口气睡到散场了都没醒,人快走光了,姜竹正打算叫他呢,他醒了。

沈青越:“结束了?”

家俊直乐:“沈先生,你从前在书院读书时候跟姜大望差不多吧?”

胡说。

他也没到倒数的地步。

怎么也得和家业差不多。

建客栈是村里的大事。

堪比姜竹家开荒。

百忙中里正抽了个山上上课,村里最闲的时间召集全村人开了个动员会,把情况说了说。

自愿捐钱,记账,以后分钱按照捐的钱多少来分。

客栈他们准备主要用木头建,只厨房和外墙用石头,这样盖起来能稍微快一些。

除了客栈,村口的一小段路和村里主要的两段路也要修一修,防止泥泞,如果钱能凑够,他们也想铺上石板,这样就不怕下雨下雪踩两脚泥巴了。

大概要先凑七八百两银子出来。

不够以后再凑,够了剩下的钱以后买别的东西也能用。

姜竹和沈青越捐了三百两银票。

江大爷家捐了二百两。

剩下的族里原本还有几十两银子,各家捐一捐凑一凑,差不多就齐了。

秋茶季姜树又赚了些,本来是要还沈青越钱的,沈青越让他不急着还,把这钱捐客栈里。

如果他预测不错,县令是愿意支持他们书院发展的,要是能帮他们再找几个不错的先生,说不定以后他们村,甚至隔壁村都能背靠青竹书院养家糊口赚钱。

那时候客栈的价值就水涨船高了,到时候再想用四十两入股这么好的生意可就难了。

姜四山家捐了四十两,震惊了全村人。

姜竹还让大伯他们也捐。

他大伯家是大嫂管着钱,平时虽然花销也不小,但这么多年也攒了些。

原本是想多留点儿给家俊成亲办点好宴席的,这会儿有点儿进退两难。

家俊倒是想得开:“离春天办喜酒还有好几个月呢,还能赚钱。”

吕香梅咬咬牙,加上女儿、儿子自己平时攒的,他们家也拿出来三十两。

姜二山家里家底比兄弟更厚些,只是要翻盖房子也不少花,也捐了三十两。

村里其他人瞧见了,一琢磨,这事好像是个好事吧?

要不然抠门小气的姜四山,老实正经的姜大山,还有持重聪明的姜二山,兄弟三个能都这么掏钱?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