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372)
沈青越看了看效果,还不错。
只是纸有些薄,回头还是先找人裱一下再摆出来,视觉效果应该能更好一些。
赵先生写在薄纱上的字效果就很好,稍稍侧些看字迹清晰,保证路过能看清,从正面看又是通透的,不遮挡后面的店内空间,“长腿鸟”三个字写得又十分见风骨,字即成画,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以后还可以找赵先生这么写!
他们把画一摆出来,池家那小伙计眼睛都亮了。
沈青越笑问:“摆中间吧?”
小伙计:“好好好!”
摆到两个铺子中间不影响进出门,还能给两家宣传,小伙计顿时觉得他们家少爷这朋友真够意思。
沈青越从他们书铺搬了椅子过来,让姜竹踩着椅子把竹帘挂起来。
一口气挂了六张,沈青越觉得有效果了,让家俊看着店,他和姜竹去逛逛各处摊子,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把店铺布置起来。
这边瓷器、摆件、笔墨什么的都能买到,回头缺什么他们买来再补就是了。
逛了一圈儿,沈青越很快看好了笔墨砚镇纸花瓶笔架桌上的摆件熏炉。
展馆靠后的位置还真有卖家具的,老板说他们家铺子在县城,最近展馆各家摊子都要用东西,他们干脆也来这儿租了个位置试试看。
桌子椅子挺多的,沈青越过去挑了张长书案和配套的椅子。
第一趟他们先买了桌椅,让店家派伙计帮忙给送来。
桌椅都和他预期设想的不太一样,先前画的草图就不太适用了,沈青越摆了好几个位置才琢磨定了,又和姜竹去把先前看好的东西一样样买回来。
摆上笔墨纸砚,他到隔壁拿了一本儿《长腿鸟》展开摆上,沈青越坐下试了试,觉得缺个烛台。
姜竹又去买了烛台。
有了烛台,他又觉得同一张桌上再放熏香炉不合适,姜竹又跑去买香几。
然后又又又去买了挂走马灯用的架子和小桌,一左一右错落地放着。
沈青越还去挑了一张小棋桌,配套买了一副棋和棋盘,给镇纸、熏炉买了漂亮的底座。
茶具也买了,还是县衙展出的同款,摆上一看就贵。
来回跑了好几趟,补了两个灯架,沈青越又瞧上一张同样一看就贵的榻。
搬回来格局又要重新布置,摆弄好,他们榻上配了靠枕、小桌,桌上还摆了本儿《长腿鸟》和小巧的装饰花瓶,另外他又放了一个小碟子,准备一会儿装点儿果干、点心。
最后,他还丧心病狂地在塌边铺了地毯。
期间他又让姜竹和家俊把竹帘摘下来重新布置了两回,亲自上手调整完,总算满意了。
等布置完,他们的店铺确实像谁家书房了,完全看不出这是要卖什么东西。
一两银子没赚,他们先搭了一百多两进去。
软装满意了,沈青越对硬装还不满意,但整个展馆都是一致的,他也不想花太多钱,四下看了一圈儿,沈青越:“还得再放一个屏风,墙上挂点儿画。”
屏风和挂画不用买,量好尺寸他自己画就行。
还能找赵先生给他们写几张书法裱起来挂上。
要不是季节不对,他还想再摆点儿绿植的。
靠墙放张月牙桌,上面摆着花瓶鲜花正好,等明年春天吧。
家俊看得脑门青筋一突一突地跳,小声问姜竹:“小叔,这么摆能行吗?”
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的钱赚回来呀?
姜竹:“没事。”
这些都是放不坏的东西,店里不用了回头也能拿回家里用。
这么一比,沈青越山上的书房真是简陋,花的钱还不如店里一个零头。
原来他都不知道书房要摆这么多东西。
什么香几、茶几、棋桌、月牙桌,各式各样的博古架,插瓶、熏香炉、香插、棋、座屏、书桶,原来墨都有专门的床,灯也分那么多种,笔架能有那么花哨。
布置完,他们三个都饿了。
谁也懒得往远处走,干脆到斜对面的小铺子去吃馄饨。
隔着条过道看他们的店,更像逛着逛着街突然误入了谁家书房了。
沈青越对这效果相当满意。
回头他要把窗纸也换成透明的薄纱,更方便路过的人看才行。
沈青越:“一会儿去买几块儿点心摆上去,以后桌上的点心每天或者半天换一次。”
家俊:“啊?那换下来的点心怎么办?”
沈青越:“你吃呀。”
这年代又没假的模具,他在玉器店倒是看见了有雕成果子的小摆件,一个十好几两,够买多少点心了?
反正都要摆,还不如买真的趁着新鲜自己吃了。
家俊都听震撼了。
沈青越:“新鲜的才好看。”
他们三个正吃着吃着,池远舟回来了,只见池远舟大步匆匆地走过去,又猛地停住走回来,站在他们门口震惊地往里看。
“这是谁弄成这样的?”
他家小伙计:“沈先生和姜少爷呀。”
池远舟左右看了看没看着姜竹和沈青越,没忍住和自家伙计嘀咕:“这能看出来是要卖什么东西吗?真该让我爹来瞧瞧什么才叫浮夸。”
他以为他已经领悟了沈青越那干什么都要吸引眼球的风格了呢,不,他还是太低调了。
不料他话音一落,身后就飘来沈青越的声音:“池兄?有什么建议过来说呀!”
第184章 使用场景
池远舟一僵, 转过头来尴尬地笑笑,“沈兄?瞧我, 走过来都没瞧见你们。你怎么布置成这样了?”
沈青越也笑,没逮着他调侃,淡定道:“展示使用场景呀,不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