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385)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等架子都做好摆上了,瞧起来确实是比吊起来好看多了。

按颜色整齐地摆到一起,远远瞧上去就像一整张大块儿的毛绒布似的,都能想象出做成大氅、披风是个什么模样了。

而且这么一摆,看上去整齐多了。

往两面墙前一放,他们店里看起来都暖和了一些似的。

江金弓对成品啧啧称奇:“沈先生还挺厉害的。”

家俊深以为然:“嗯。”

江金弓:“那这儿空着是要放什么的?”

家俊:“说是放几个成衣样品。”

江金弓:“啥?衣服?”

家俊:“不知道,反正沈先生是这么说的,还让我妹用兔毛做两顶帽子,两条围脖,让我四婶用白兔毛再做个毛披风挂过来。”

江金弓:“……”

只不过到展馆所有铺子都装修好正式开业,也是他们皮货铺子正式开业那天,兔毛披风也没做好。

沈青越要的衣架倒是做好了。

他直接往上面挂成衣,再让姜竹拿过来,把家蕙帮忙加工好的毛条缝到袖口、领口。

刘三都跑来瞧热闹:“小姜兄弟还会缝衣服呢?”

姜竹:“只会缝上去。”

他的针线挺差的,还不如沈青越呢。

等空衣服围了围脖,戴了帽子,就显得像个人了,瞧上去还挺暖和。

江金弓没忍住和家俊嘀咕:“沈先生怎么不说这样弄衣服像个尸……像个人了?”

家俊“啧”一声,“他说就是要像人。”

为了逼真,还摆了动作呢。

家俊也很稀奇,他见过县城里那些成衣铺子挂衣服都是搭到横杆上,整整齐齐一点儿褶皱没有地挂起来。

他们沈先生倒好,弄个偷工减料的小架子,还说模仿人的肩膀。

肩好歹还像那么回事,胳膊腿就过分了,就是竹竿拼的,还给膝盖胳膊肘用废纸团了个球固定在那儿,说什么能模拟动态。

那架子跟他们小时候玩过的竹节人似的,怎么看怎么简陋,但把衣服穿上去后看吧……

倒还像挺像那么回事。

就是没有头。

头是用一块木板充当的。

就那么块儿木板,姿态沈青越还调过。

搬过来时让他们小心小心再小心,别给撞歪了。

往架子前一摆,远远瞧上去别看脸,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像沈青越说的佳人赏梅,公子揽月的感觉。

团扇往竹节“美人”手里一塞,“美人”更妩媚了。

书往竹节“公子”手里一放,“公子”也更风流了。

就是不能露出来那竹节做的手,得盖上。

这么一摆,整个展馆卖皮货加卖布料的就他们这独一份儿。

效果肯定是有的,刘三早上瞧见了直呼他们不够意思,有这种好主意不提前打声招呼。

县令领的参观团走到皮货区时,在他们摊子前停留的时间也比别处久,夸他们动心思、有巧思。

中午到下午来瞧热闹的夫人小姐们经过时逛他们铺子的时间更久。

正式开张头一天,架子上同档次的皮毛一下午就卖空了,卖到后面连架子上展示的样品都卖了一半。

头一天来帮忙的姜大望拿刷子刷了一天的毛,看到哪儿不平整就刷,还得给各路客人从箱子里找想要的颜色。

下午还有卖布料的铺子跑他们这儿买了几条回去往自家布上比划,好证明自家布料搭毛领毛袖也好看。

这都什么事儿啊,从前是考虑什么往布料上搭好看,今天都反过来了,他们这么多卖布的,要给那么点儿毛领、毛袖配套。

等人少了卖布、卖皮料的都忍不住嘀咕今天是怎么回事。

思来想去,除了那家摆的花哨架子新鲜吸引人外,主要还是他们家皮毛分得够细,最上面全是纯白色的皮毛,还刷得整齐干净,蓬松白亮,在偏暗的展馆里,尤其周围全是杂色皮毛的皮货铺子,那叫一个打眼。

皮货商们都无语了,大家都是干批发的,他们家这么弄,别人还怎么干呀?

难不成以后都要跟那家似的把毛都刷成那样吗?

但今天最出风头的还轮不到姜竹这皮货铺子。

县衙布置的宝峰展厅才是头一号。

今天厅里展出一座三尺多高的玉佛,用的是他们本地出的最大的一块儿黄玉,单这玉佛就价值千金,是韶家的老夫人过六十大寿时韶家重金聘的佛雕大师给做的,现在那位雕刻师傅人已经过世了,这玉佛更是有市无价。

韶家这次为了给县令捧场,特意借出来展览,总共就展三天。

另外还有宝峰第一号的金银铺子拿来的传家宝金雕、银雕,宝峰最好的窑变瓷器,最好的纸等等。

老字号的吃食铺子东西不好展,更是别出心裁,在厅里弄了个展桌摆了一桌样菜,还专门派人指路告诉来参观的游客们上他们家馆子里吃。

这三天进店买什么都送一份儿点心,每天的点心都不一样。

宝峰展厅两侧是池家等几个筹钱建展馆的大户人家自己的展厅,哪个面积都只比县展馆小一点点,还非常默契都是卖茶的,各家拿来自己茶园的好茶给人品鉴对比,暗自较劲谁家茶园才是宝峰第一。

赶来凑热闹的宝峰百姓们可算开了眼。

光那尊玉佛就足够吸引来络绎不绝的人潮了,好些虔诚的老头老太太瞧见了那尊佛像非要跪下拜拜,县令见到了叫人临时找了蒲团和软垫来,激动的百姓们看完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好东西后一出门又能喝上他们正常一辈子也不会喝的昂贵的好茶,一个个都恍恍惚惚的。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