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393)
他们弄不清怎么回事只道不清楚,向找来的顾客推荐自家的好东西,不想那群小年轻压根儿不买账,不是你家,那就去别家问问。
人呼啦啦来,又呼啦啦走,瓷器铺的掌柜还是直到有一个人认出来同款的东西,喊了声“这个好像就是‘青竹’用的那个茶壶”才开始往外卖起同款来。
一传十,十传百的,茶具铺子那款茶壶一下午就卖下去大半,任他怎么推荐别的,都不如这个“同款”好卖。
后面挑的人还十分不满,“怎么这个看上去没有‘青竹’那个圆润呢?”“这没‘青竹’那个好看呀。”
一个个质问他:“你这是同款吗?”
搞得瓷器老板那个无语。
都是同样的工匠,同一批土料,还是一批烧出来的,怎么就不一样了?
他非要弄清楚“青竹”到底是什么不可。
他逮着来买茶壶的人问了问,又按他们指的位置找到沈青越这铺子,一瞧见坐在里面的沈青越,当即就腹诽上了。
啊,那是圆润。
沈青越当初上他们店里挑茶壶的时候,挑得哪叫一个仔细啊。
简直比他们家老师傅给徒弟挑毛病还能挑呢。
隔了好些天他都记得这个相貌俊朗还特别挑剔的年轻人。
原本他也没太当回事,不过晚上回客栈遇到了其他人聊起来,他们这才发现那个“青竹”出现的次数实在是有些多了。
茶壶、茶盏、灯、棋、小几之类的不说,连榻都有人冲着“青竹”买!
他们相互打听了,又问了同样住在客栈的官差们,才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展馆真是藏龙卧虎啊!
县令大人口中的青年才俊都用着他们家东西呢!
难怪那么多人想买同款。
几家商量了一番,一大早的他们就来探口风了,如果沈青越好说话,他们想多给“才俊”送点儿东西,让他多摆上点儿自己家的同款。
要是沈青越不好说话,那他们就同为展馆商户,过来打声招呼,认认脸。
沈青越回过味儿来也是哭笑不得。
他弄个使用场景是为了卖竹帘,结果竹帘卖得还没店里摆的东西多。
他想了想倒是没马上拒绝,场地费、好处费什么的他没打算要,但他们主动送来的东西,他肯定不再掏钱了。
少花钱就是赚钱,沈青越客气地表示都可以拿来看看,若是合适他会留下。
早上大批游客抵达前,他们铺子里已经换上了更贵的茶具,更贵的灯架,更贵的摆件,连他坐的椅子都换了两把。
要不是沈青越觉得会影响布局且风格过于豪华,卖家具的老板都想把他书桌也给换了,换成最贵的大漆桌子。
第195章 身份
一番布置后, 他的书房又添置了不少东西,卖灯具的老板也是个妙人, 给他送了灯油、蜡烛还有熏香蜡烛,还弄了个羊角灯摆到他书桌旁,把他的小铺子弄得灯火通明的。
不过蜡烛、烛台、灯架都算是送给他们铺子了,那盏昂贵的羊角灯人家只是借给他。
弄丢了弄坏了他们还得赔偿。
姜竹仔细看了看,也没瞧出这灯好在哪儿。
亮,不如家里的法器灯亮。
好看, 又不如走马灯漂亮。
还贵。
主要是贵。
贵得他从那儿过都生怕撞到它,忽略它诸多优点。
姜竹:“要不还给他们吧,这灯也不怎么亮。”
沈青越忍笑,“放着吧, 没那么容易坏的。”
放到用电的时代,这可是文物啊!
就摆这两天人家就拿走了, 到时候想看他们还得自己掏钱买。
他挺稀罕地跟姜竹讲了讲羊角灯是怎么做的, 姜竹听得目瞪口呆, “比明瓦还复杂。”
沈青越:“复杂多了。”
姜竹:“难怪这么贵。”
沈青越笑。
其实他们也不是买不起, 只是没那个必要。过两天眼瘾就算了。
他挺喜欢现在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健康用眼, 保护视力, 有限的灯光能简单照明就行了, 天一黑人就该休息。
然而, 对同时代的人来说, 他这铺子里的灯可不算是照明而已。
别人看完外面挂的画, 都被店里灯光晃得忍不住探头朝里望。
大白天的,点那么多灯,败家子啊!
吕香梅他们领着孩子到看完玉佛、金树, 听见有人说有家点着好多灯的铺子能看画,门口坐着好俊一个小伙子,他们一路走一路找,远远瞧见一家最亮的铺子,走近一瞧,嚯!这抱着手炉坐在摇椅上看话本儿的不是他们沈先生吗?!
姜竹奶奶“哎哟”一声,嘀咕道,“怎么比庙里点的灯还多呀。”
沈青越:“就点这两天,别人白送的,不要钱。”
姜奶奶:“不要钱?”
沈青越:“嗯,不要钱。”
姜奶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是道:“不要钱也不能点这么些灯……”
沈青越:“要不给您拿回家点?”
姜奶奶都被他说蒙了,“我不要。”
吕香梅听得直笑,她往店里瞧了一眼:“怎么就你自己呀?竹子和家俊呢?”
沈青越:“他们都在皮货铺子那边呢,那边买东西的人多。”
他这儿又贵又不讲价,要么一听价钱就走了,要么是不差钱的能快速达成交易,他一个人边看着画边看着店就足够了。
吕香梅:“那我们先过去瞧瞧。”
沈青越:“好。”
他朝石生眨眨眼,“一会儿过来陪师父画画?”
石生点头。
沈青越:“家业一会儿也过来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