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57)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你这人……”

梁玉兰不理她了,朝姜竹道:“说好了竹子,他们俩也是你侄子,你也得教他们俩。”

姜竹:“嗯,他们想学就来,家业干什么,他们也得听话干什么。”

梁玉兰:“行!那你带不带他们去草市吃东西呀?”

姜竹:“他们能撑到下个草市就带。”

梁玉兰高兴了。

但姜竹一点儿都不看好。

他对四叔家其实没多大意见,尤其是更小一辈的小孩,有矛盾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但是,四堂哥家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家旺十二,文静,身体不太好,二儿子家才九岁,爬山就够累了,小女儿家安还小,才六岁,四嫂还天天带着。

他不介意教他两个侄子,可是他四堂哥一心想让家旺像江修文一样去学堂念书,哪可能让他学什么竹编。

他一转头,看见大嫂也在撇嘴,想得大概差不多。

趁着四嫂找孩子,他赶紧背上东西跑了。

没卖完的竹编暂时放在大堂哥家里,等下次赶集去再带上就好。

偶尔村里谁家急用什么,他堂哥堂嫂也会替他卖一卖。

村子里都是以物易物,换的布多了,大嫂会给他做成衣服,换的粮食多了,有时候给他做饼,有时候叫家俊给他送上山,四嫂天天嚷着大嫂家最会占便宜,姜竹自己清楚,大哥大嫂黑是黑白是白,他的东西都是专门另外放的,除非他主动给,否则他们一粒米都不会要。

有时候豆子给得多了,她都会折算了布和粮食塞给他呢。

沈青越在山上无聊了一天。

几天过去,他已经不用拄拐杖了,但爬山走远路还是不行。

昨天几个小孩嚷着要一起去草市,他嗤之以鼻,心想赶集有什么好逛的?然而姜竹走了没一会儿,他就无聊到绕着院子溜达。

把菜浇了。

卫生打扫了。

还捡了三十多张大的笋壳倒过板凳压上了,幻想压平整了当草稿纸用。

他还编了两把扇子。

画了三张写生。

实在无聊,不顾费电拿平板玩了会儿不用联网的游戏。

还把用联网的挨个戳了一遍,等着看无信号提示。

最后实在是太无聊,他拿起昨天不小心挂坏的衣服缝了。

别说,他这针脚,比姜竹强多了,至少缝完是平的。

沈青越看了看,还往上面绣了两片竹叶,可惜没有绿色的线。

忙活完,他饿了,去厨房拿了姜竹早上给他留的饼。

咬一口,还是熟悉的韧性。

磨完牙,沈青越又去捡了片笋壳,压着画了张画,有点儿废笔,打草稿似乎还行。

不过笋上剥下来的有点儿小。

他关上门戴口罩到竹林里溜达一圈儿,从竹子上剥了十多张壳,拿回去继续压着。

实在无聊,他把平板和手机里的图片挨个看了一遍,又翻了一遍聊天记录,找到了好几本下载和缓存的书。

有小说,有专业课的参考书,有漫画,还有好几本画册。

最离谱的是,他手机里存的最多竟然是为了和甲方撕“你要的到底是哪种效果”而找的参考资料。

然后,就是动物了。

因为他对动物毛发过敏没办法接触,所以相册里存了很多动物的照片和视频。

更离谱的是他虽然画了很多年人,也画了不少风景,但最擅长的其实是画动物,最受好评的插画,是画妖精。

唯一主动找他做设计的,是一款童书,小编辑看着他的画一路打听着慕名而来,结果最后夭折于没有预算和主编的否定。

后来他后悔了很多次,为什么急于向他爸妈证明他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没免费答应。

如果他愿意免费,说不定那个热情的小编辑就能说服觉得他没名气没经验的主编。

人生啊,多么的多姿多彩。

他手机和平板里现在还保存着他当初设计的封面和插图。

那个故事他也挺喜欢的。

一个留守儿童误入森林,和动物们做朋友,穿过深林去找爸爸妈妈的冒险故事。

最后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就像每个孩子期盼的一样。

“沈……”

“沈青越!”

姜竹掀开了他盖在脸上的扇子,明媚的笑容有一瞬僵住,“你怎么哭了?”

“嗯?”沈青越抹抹脸颊边的眼泪,将翘高的腿从椅子上挪下来,揉揉被硌疼的后背,“那是打哈切,我说,小姜师傅,你出去了好久,我都困了。”

“啊……”

“什么味道?肉?”沈青越皱了皱鼻子,拉近姜竹,看他身后背的竹篓。

“嗯,我买了肉丸子,还有包子和猪耳朵。”

“先来个包子!”

“好。”姜竹卸下竹筐往外掏吃的。

荷叶包的包子,笋壳包的丸子,还有油纸包的猪耳朵。

一样样打开,沈青越乐了,他先捏了个丸子,凉了的炸丸子吃起来还是香香脆脆的,“我还以为草市上都是卖菜卖杂货的呢,你们中午吃什么了?好吃么?”

“面!”见他笑了,姜竹也跟着开心,“卤肉面,很好吃,下次我们一起去吃。”

“好。”沈青越咬了口包子。

皮薄馅大,放在他家怎么也得夸一句良心商家,但放在这边儿,他很怀疑是因为野菜没面粉值钱。

不过,挺好吃的。

人家的包子凉了也软,小姜师傅的磨牙饼,不提也罢。

他催姜竹赶紧去做饭。

晚饭他们坐在屋檐下吃,一个猪耳朵切了一大盘。

姜竹还用了上面一点儿肥肉去煸炒了笋片,炝了一点儿干辣椒,又香又辣,沈青越只吃了一点儿解馋,就满足极了。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