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91)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古往今来,茶楼酒肆总免不了爱聊政事,打仗自然也是热门话题之一,说着说着,还另有凑来搭话的。

“据说那边又死了个王爷。”

“老五还是老九?”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有人小声道,“我听从南边来的货商说,前十个就剩老六还活着了,别的都……”他往脖子比划了一下。

“不剩几个也就快打完了。”

“这消息靠谱吗?我怎么听说老九都打到他们京城去了?”

“怎么不靠谱,那货商一个月前才回来。”

“什么货商,人商还差不多,如今从南边往回运人赚得比运货还多,什么世道。”

“要不咱们宝峰县这样的山旮旯都来了这么多难民呢?”

“听说附近的田都让他们买涨价了。”

姜竹竖起耳朵。

“多少钱了?”

“涨到十五两一亩了!还是旱田呢。”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姜竹问:“必须买两亩才能落籍吗?”

“最少两亩吧?”有人问官差。

官差点点头。

“还用出担保吗?”

官差又是“嗐”一声,“担保个脑袋!上哪儿找那么多担保,他们能买着地,自己解决自己一家老小的吃喝,别成天给咱们兄弟惹事就他娘的谢天谢地了。”

“买两亩地也不便宜啊。”

“可不是,拖家带口地逃过来还能掏出这么些银子,也不是普通庄稼汉了。”

“庄稼汉?死也得死自己家地头上。”

有人叹气:“我还想着攒点儿钱今年多买两亩地呢,得,怕是买不起了。”

“买得起你也买不着啊!能买的全叫人给买了。”

也有人幸灾乐祸:“我那邻居,前阵子听说十二两一亩,卖了好几亩,现在十五两了,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县里宅子好像也涨价了。”

“在城里买了宅子也能落籍?”

官差点头,“县里头更好说,都不用去问那些村子愿不愿意让他们住,买了宅子想怎么住怎么住。”

“还是有钱好啊。”

“可不是。”

姜竹默默算,一亩十五两,最少两亩要三十两。

他们村附近还没地,往后说不定还会更贵……

早知道他就买驴了。

有人问:“官爷,上面可有什么消息?这些难民要怎么办?”

“那能怎么办?开荒呗!”官差叹气,难民来多了他们都忙。

从前一天能有什么事儿啊?

现在倒好,来一拨人,他们要巡视一次。

还得给登记、安置,挨个问有没有什么手艺,还得跑去县里那些大户人家求爷爷告奶奶的问人家买不买奴仆,愿不愿意到城外施粥做善事。

那些有钱人愿不愿意行善积德不好说,他们都快成他娘化缘的和尚了。

偏偏还不是人人都领情愿意好好待着听从安置的,前些日子城外出了难民抢劫的事,县令老爷发了好大的脾气,这也能怪他们吗?

他家要是有多余的粮食多余地,他也卖,这不是没吗?

现在好了,县尉操练他们快赶上军营里练兵了,还不给加饭吃。

要不是吃不饱,他也不至于为了顿酒赖在这儿说半天话。

说着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咱们这儿哪有那么多荒地可开呀!”

官差:“听说那些难民里有些会开山种田的,叫什么……反正说是什么一层一层地开。”

沈青越:“梯田?”

官差:“对对对!梯田!”

众人好奇:“什么叫梯田?”

官差:“说是把山弄成一层一层的平地,说从下面走上去,跟爬楼梯似的,咱也不知道,县令老爷正带着他们看山呢,要是能行,叫他们都开荒去,大伙儿也省了事了。”

原来他们这儿没人会弄梯田呀!

沈青越听得也有些心动。

姜竹家山脚有一片缓坡,要是也能开梯田就好了,哪怕种不了水稻、麦子,能种些豆子粗粮也是好的呀。

第47章 看病

沈青越兴致勃勃开始追问梯田的事, 结果一问,得, 这哪轮得到他们?

县里那些山头众多的大户人家也盯着呢。

慢慢排着吧。

说不好他们学开梯田的希望,还得寄托在姜竹表哥身上。

韶家可有不少山呢,也在县里说得上话。

不过韶家对梯田的态度,和县内百姓对梯田的看法也差不多——看热闹。

他们打心里是不相信这个的。

从酒肆出来,事情办完,姜竹赶车送俩哥哥回去, 一路上沈青越还在询问梯田的事,见他真对梯田感兴趣,韶宗升渐渐也有点儿动摇了:“我爹他们还道山上哪能种庄稼,这事肯定办不成, 莫非沈兄弟觉得梯田真有希望能弄成吗?”

沈青越也不好说能,当然能, 多着呢, 还很漂亮, 只说:“我从前听说过南方多山的地方八山一水一分田, 田地比宝峰县还缺, 农田不够, 人又多, 只好在山上开梯田, 那一层层梯田像叠放的盘碟似的, 连绵成片, 还能种成稻米。”

韶家两兄弟吃惊:“果真?!”

沈青越:“书上看来的, 不知真假,不过既然有人写在书上,想必不是无中生有。”

韶家两兄弟重重点头, 韶宗升:“多谢沈兄弟告知,回去我就告诉我爹和管家,若是县里梯田有什么进展,我就到山上寻你们去!”

沈青越:“好,多谢二哥。”

韶宗升:“谢我什么,该我们谢你才对,兄弟你有所不知,我爹在府上主要管的就是这些个庄子……”

二叔受器重,他们全家被提拔进府,他爹也当了管事。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