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宦指南(36)

作者: 墓鹿 阅读记录

嗯,似乎是错觉。

那半米高的档案并不是全部,但落在桌上,几乎与时鹤书齐眉。

时鹤书抬手取下一本翻看,不去看一旁两人怪声怪气的针锋相对。

不多时,另一堆半米高的档案落下,竹青下了梯子,继续维持着温文尔雅的模样站在时鹤书身侧。

“督主,刘尚书近年格外猖狂,因此记录也比较多。”

他俯身欲凑到时鹤书耳边,却被景云用剑鞘挡开。

竹青:“……”

竹青默默记下这笔,继续道:“不若属下将大罪整理成册,交给督主?”

时鹤书看着那两大座档案山也有些无言以对,他轻轻颔首:“如此也好。”

第20章 善人

订装成册的大罪很快交到了时鹤书手上。那厚厚一本册子,时鹤书越看脸色越阴沉。

刘献忠……

时鹤书将册子丢到一旁,闭目平复呼吸。

刘献忠是同岳年间的榜眼,早早便在京中做了官,且官途坦荡。

在遇到时鹤书前,他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没有任何灾难。

正因如此,才让他成为了别人的灾难。

为良田逼杀农户,为美妾害人父母,为富贵考生大开后门,纵容父亲在老家强占土地,肆意虐杀侍女小厮,私吞宫宴大典与祭天祭祖的经费……

桩桩件件,都够他下狱一万次了。

前世,时鹤书并未详细了解刘献忠的罪证,便借着他纵容科举舞弊将他下狱。今生看了这些腌臜东西,时鹤书只觉得自己先前与他发生的争执都不值当。

这种人就该直接被抄家送入东厂狱,以正刑名。

而颇为荒唐的是,也是这样的人,却每年都会为京郊寺庙捐钱,是京中贵族圈内著名的善人香客。

善人?

呵。

既然他要做善人,那他就成全他。

时鹤书睁开眼:“传竹青来。”

……

刘献忠近日很倒霉。

先是他家祖宅出了问题,接着不知是谁说他私吞公款中饱私囊,后市中又多了许多关于他真真假假的传言,皆是滔天大罪,连他的好友周巩都上门质问他传言真假。

“周兄,那些自然是假的。”

刘献忠拉着周巩坐下,为他倾了杯茶:“周兄,你是知道我的,我刘献忠怎么会做那种丧尽天良的事呢?”

说罢,他又传来侍从,来为周巩上喜爱的糕点。

一盘云片糕摆在了桌上,周巩拿起一块,送入口中。

再配上暖呼呼的茶,周巩只觉得心中薄怒都散了几分。

“你当真没有做过?”

周巩再次问道,刘献忠忙举手发誓:“若我做过,必被时鹤书那厮抓入东厂狱,不得好死!”

听到此话,周巩忙按下刘献忠的手:“行了行了,忽的发此毒誓作甚,我信你便是了。”

周巩的性情较为古板,却格外重情义。他与刘献忠是多年好友,也是因为这份友情,他才投靠了太后。

因此,在听到刘献忠说出那话后,他几乎是在瞬间信了自己的好友。

偌大的会客厅内,气氛再次变得融洽起来,似乎先前的猜忌从未存在过一般。

京城,督主府。

“消息放出去了?”

玉印碾上红泥,时鹤书为批阅好的奏章盖上红印。

景云立在他身侧,看着苍白的手指因用力而泛上微微的红,如晶莹剔透的石榴籽一般,格外秀色可餐。

恰好,玉印还是青玉,色彩的极致碰撞让景云的手蜷了蜷。

“督主,已放出去了。”

竹青的声音响起,景云忙止住了脑中的联想。

一个鲜红的痕迹落在了赤字下,时鹤书取下印章,提笔又补了几个字。

“刘献忠那边什么反应。”

这个问题也不需要景云回答,于是他继续安安静静地欣赏写字的时鹤书。

时鹤书的字是大学士亲口夸过极好的,劲如松,挺如竹,别有一番风骨与意境。但景云没受过传统的书法教育,他只能给出两个字:好看。

字好看,人也好看。

唯有旁人说话的声音有些碍事。

“刘府内的人说,刘尚书并无什么反应,似不欲出面。但周尚书去寻了刘尚书,二人依旧……相谈甚欢。”

朱笔落到笔架上,时鹤书合上奏章。

“是吗?”

他语气淡淡:“既然他不想出面,那就让他也不能再出面好了。”

“竹青。”时鹤书抬眼,凌厉的桃花眸里尽是杀意:“继续放消息,最好搅得满城风雨,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刘尚书是如何的……”

“大善人。”

……

“哎,你们听说了吗?那给灵仪寺捐款千万两的大官人刘老爷啊,其实……”

“不止不止,我还听说呢,他还……”

大宁民风开放,民议官并不少见,除非是像时鹤书这样过于臭名昭著恶名远扬的官员,一般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此,在无形大手的推动下,刘献忠做的恶事很快就传的满京皆知。

刘献忠怒的在府里掀了好几张桌子,连一向捧在心尖尖上宠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也遭了殃。

“若是已传的满城风雨,刘献忠必然坐不住。”

时鹤书转着茶杯,漫不经心道:“到了那个地步,他必会跳出来,为这场流言浇一桶油。”

刘献忠决定要澄清。

他买了几个秀才为他写稿,又买了几个说书人去宣扬他的英明神武,忠君爱国。

只是他奸人贼子的身份已早与名字牢牢捆在一起,别人一听是礼部尚书刘献忠,便会如条件反射般说出他的传言。

上一篇: 青竹 下一篇: 每次穿书都是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