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读心穿越女,我稳坐东宫(163)+番外
可是凭着前世她对他的了解,不至于如此。
“混战停了!”坐在轮椅里的雷辰,将手里的瞭望镜递给楚卿。
楚卿闻言眼睛一亮,接过了瞭望镜。
只见正在混战的两军人马果然停了下来,远方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似乎有百万雄军正在飞驰而来。
“是他!”楚卿激动得一时失言。
陶恩祥忙问:“他是谁?”
楚卿:“……”
璃王的铁骑军都习惯用专门打造的马蹄铁来抵御扎马钉,所以蹄声特别沉闷,跟普通的骑军不同,她很容易就能辨别得出来。
可是这理由是能说的吗?
就在她斟酌该如何作答,探子终于送来了捷报。
“禀报大人,璃王殿下率领铁骑三万人已进上元城,直奔府邸这边来了!”
陶恩祥顿时就把刚才的疑问抛开,喜得抚掌大笑:“璃王驾到,什么魑魅魍魉都能镇得住,何况滕洪霄这等宵小之辈!”
璃王是天盛第一杀神,武将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祇。
在这个靠武力征服一切的时代,璃王在武将们心里的地位甚至胜过了当今天子。
璃王的铁骑大军所到之处尽归天盛王土。小国俯首称臣,大国退避三舍,更何况区区一座上元城。
所以只要璃王率军踏进上元城,就代表着一切尘埃落定。
哪怕滕洪霄还想负隅顽抗,他手下的兵将们也不敢跟天盛第一杀神对战。
璃王的铁骑军直奔陶府而来,当璃王的将旗在夜色中迎风招展时,所有混战都停了下来。
众兵将们纷纷看向那面象征着至高无上荣耀的将旗,是他们心目中的最高殿堂。
能够纳入璃王麾下的兵士,都是出类拔萃的精顶好汉,个个以一敌百。
纪志昶带着副将先跪拜了下去,随即几万兵士纷纷潮水般跟随着臣服跪地。
滕洪霄撑不住了,也只能不情不愿地跪伏下去。
楚卿轻轻吁出一口气,上元城大局已定!
*
璃王出手,雷厉风行。
他是带着圣旨来的。以勾结前朝余孽,残害忠良为罪名,当场拿下了总兵滕洪霄和总督郭盛以及一众亲信官员,押进京城刑审。
任命巡抚陶恩祥暂代总督一职。
陶恩祥接了官印,向璃王深深一拜。他又当场举荐了定远大将军纪志昶暂代总兵一职。
璃王自然没有意见:“陶大人决定便是,本王会上报给父皇,最终由父皇裁度。”
就这样,纪志昶懵懵地接过了总兵官印。
他整个人顿时被巨大的喜悦淹没。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他了!
待见到传说中的女钦差,纪地昶特意上前拜谢:“末将见过钦差大人!末将幸不辱使命,没让钦差大人失望!”
璃王嘴角抽了抽,狭长的眸子看向头戴帷帽的楚卿,一脑门的问号:“钦差大人?”
楚卿对他施个武将礼:“璃王殿下。”
璃王将她上上下下端详了一番,然后慢慢踱步走了过去。
楚卿忙退后,轻斥:“殿下自重!”
男女授受不亲是借口,其实她只是不想靠他太近。
前世的阴影太大,看他凑近过来,她就不自在。
璃王冷哼,挑了挑眉毛,语气不轻不重:“原来是你在上元城折腾。”
早知道她在这里折腾,他就不来得这么痛快了。
楚卿知道他的德性。
这个男人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给她找不痛快。
所以她还没正式出发去上元城,就以太子的名义向京城发起求援,放飞了信鸽。
皇帝答应会尽量配合太子汝州之行的计划,所以他很痛快地按照信鸽送去的情报要求,拟了圣旨派璃王率领三万铁骑军以十万火急的速度驰援上元城。
璃王一直以为上元城里亟需等待救援的是太子纳兰旭,哪里想到只有楚卿这一位“钦差大人”。
她算什么钦差啊?自封的吧!
楚卿不卑不亢:“殿下请慎言。本钦差皇命在身,可不是在随便乱‘折腾’。”
众人:“……”
咦,女钦差跟璃王还是熟人?
看他们之间暗涛汹涌,关系似乎并不怎么融洽。
璃王瞧了瞧门户大开的陶府,再瞧瞧围了陶府几圈的军队,睇向楚卿的目光有些玩味:“你这还唱上空城计了?”
楚卿慢条斯理地应答:“空城计是真的空,纯属装腔作势而已。本钦差有殿下做后援,怎能说是空城计呢!陶大人,您说是不是?”
陶恩祥冷不防被点名,忙恭敬地答道:“钦差大人所言极是。”
璃王:“……”
听说陶恩祥多少有点风骨气节在身上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对一个女人如此恭敬,怕不是好色的老毛病犯了?
陶恩祥被勾起了话题,不禁对“钦差大人”的各种神机妙算赞不绝口,说到最后老泪横纵:“……钦差大人真乃神人也!”
所有人都对楚卿投去了敬畏的目光,能得到陶大人如此高的赞誉的人可是凤毛麟角。
楚卿提议道:“纪将军暂代任总兵之职,政务繁忙,他在军营方面可能分身乏术。不如先让应副将代任正将之职,待禀明朝廷之后正式委任。”
陶恩祥自然没有反对意见,当即以代总督的身份提拔了应启,让他由副转正。
“扑嗵!”应启直接跪楚卿面前谢恩:“末将谢钦差大人破格提拔,日后定当粉身碎骨报答大人的知遇之恩。”
谢完了楚卿,他才记起还要跪谢陶恩祥。谢完了陶恩祥,他又记起还要跪谢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