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读心穿越女,我稳坐东宫(217)+番外

作者: 今妍如昔 阅读记录

皇后一惊,复大怒:“大胆,谁准许你胡言乱语?”

“本王说错了?”璃王挑眉,连声儿臣都不自称,对她毫无敬畏。

皇后鼻翼翕张,待要发落璃王,却又自知不够份量和资格。

除了皇帝,谁也罚不了璃王,他根本不会乖乖认罚。

能惩罚得了璃王,还能让他心服口服的,唯有此时躺在龙榻上的皇帝。

“母后,请息怒。”楚卿起身,轻声地劝解道:“待父皇醒过来再行处置吧。”

听到这话,皇后不知道触动了哪根神经,眼神又是一闪,开口道:“耿太医,”

耿太医连忙上前俯身应道:“微臣在。”

“你给太子妃把把脉,她怀了身孕,不能过度劳乏。”皇后对他使了个眼色。

耿太医会意,走近前去,恭声道:“臣给太子妃娘娘诊脉。”

楚卿想拒绝,奈何耿太医是奉了皇后之命,她若拒绝就是当众驳了皇后的面子。

她只好伸出一只手腕搭在脉枕上。

耿太医凝神诊了好久,才道:“太子妃刚有月余的身孕,胎相尚不稳,不宜劳心劳力,还是静养为主吧。”

楚卿也不想劳心劳力,奈何眼前的情况,她能躲得了清静么!

除非她不顾及皇帝的死活,虽然她隐约知道那样的话会让皇后更满意。

“多谢耿太医的醒,不过本宫亦通医术,会保养好身体的。”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

耿太医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人家太子妃不但通医术,而且医术远在他之上。

不说别的,单说这响针术,他就比不了。

皇后搅着手里的帕子,神色烦躁,眉宇间透着郁气。

还没等她再说什么,就听到龙榻上传出皇帝的咳嗽声。

“父皇要吐血了!”楚卿眼疾手快地拿起一只痰盂。

纳兰旭忙将皇帝的脑袋朝外面一推。

“噗!”皇帝吐出了一口粘稠的乌血,刚好吐在了楚卿端起的痰盂里。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到太子托举着自己的脑袋,太子妃端着痰盂,痰盂里是一滩污血。

“皇上醒了!”不知谁先喊了一声,众人都激动起来。

皇帝剧烈地喘息着,一时间口不能言。

楚卿让人撤走了痰盂,她接过一盏温水,伺候着皇帝漱口。

皇帝漱了口,元神这才缓缓归位,那些令他不堪的记忆也涌上了心头。

他看着自己插了一身的银针,又看向楚卿:“太子妃,是你……又把朕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楚卿都不知道该说他点啥了。

明明很聪明通透的人儿,偏偏有时候犯糊涂,而且这致命的糊涂还犯了不止一回了。

她沉默了片刻,迎视着皇帝的目光,语气有一丝无奈:“父皇,上次葛美人献的童子丸让你元气大伤,儿臣给你调配了养生丸,坚持服用可益气补元。你没有吃儿臣留下的丸药吗?你从何时起开始服用丹药了!您这次中的是丹毒!”

第170章 他现在最信任的就是太子妃

皇帝剧烈喘息着,浑身酸软,甚至连胳膊都没力气抬起来。可是原本浑浑噩噩的脑子却分外清醒,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走马观花般重新浮现了出来。

原来如此!

他又中计了!美人计?攻心计?他英明一世,怎的就糊涂了!而且还糊涂了不止一回。

同一个坑,他连踩了两次。

皇帝手足冰冷,额头却渗出了冷汗。

楚卿递了帕子,纳兰旭接了帮皇帝揩拭。

皇后走过来,先是温声询问了皇帝几句,又看了看他身上插的银针,转头问楚卿:“太子妃,你该收了这些银针吧。”

楚卿忙起身,恭声解释道:“回禀母后,因为父皇的丹毒全靠着银针克制,暂时取不得。”

皇后眉头皱得更紧了:“总不能一直插着银针吧。”

“儿臣已经给父皇喂下了驱毒保心丹,护住心脉不被丹毒侵袭,在银针的辅助下将丹毒慢慢驱赶至四肢。再过一刻钟,儿臣要为父皇割破手指脚背,排出毒血。”楚卿继续解释。

以耿太医为首的太医们闻言都流露敬佩之意,重新打量太子妃——她非但医术极高,而且对于解毒排毒的造诣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幸好太子妃不是太医,若她入了太医院,岂非是衬得他们这些太医都成了酒囊饭袋。

皇帝叹息,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说不清是凄凉还是无奈的笑意。“太子妃……是父皇辜负了你的孝心。”

楚卿还是没忍住,问:“儿臣献的丸药效果不好吗?父皇为何停用了益气补元丸,改服丹药了!”

瞧着这么贤明的一个帝王,怎么就记吃不记打,尽做糊涂事呢!

皇帝苍白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有些难以启齿:“太子妃炼的药固然好,只是不能让朕恢复年轻时的体力。桑嫔献的丹药,能让朕感觉自己又像当年那般精力充沛……”

楚卿风中凌乱,很是无奈:“父皇年已五旬,怎么可能跟二三十岁时一样的体力呢?世间再顶尖的炼药师也炼不出长生不老药,生老病死的规律是人力不可逆转的。”

皇帝的身体底子原本不错,可是他非要追求跟年轻时一样的充沛体力,就未免太极端了。

从年轻气盛到年老体衰,这是不可逆的自然过程。他唯有好好保养,才能延缓衰老的速度。保持老样子已是最好的状态,怎能追求返老还童?

任何倒行逆施的药物只会以透支健康和寿命为代价,让他短暂地以为自己重新焕发青春,其实不过是饮鸠止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