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读心穿越女,我稳坐东宫(230)+番外
太子又被父皇夸奖了,非常高兴。“父皇教导有方,朝中文武大臣倾力辅佐,皇弟们也是儿臣的左膀右臂。关键是太子妃贤良孝顺,儿臣在朝堂上才能全力以赴,没出什么大差错。”
“嗯,太子妃贤良孝顺,有她照顾朕,的确省了你们这些皇子的心。璃王和晋王好好辅佐太子,不可生出任何异心。”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
璃王应了一声是,再无声响。
晋王讨好的声音响起:“儿臣一向敬佩太子哥哥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自当全力以赴辅佐太子哥哥。请父皇尽管安心调养龙体,早日康复才是。”
他文不如太子,武不如璃王,就一张嘴巴比较甜。
只是他说话做事的风格跟姚贵妃一脉相传,都有些茶里茶气的。
楚卿忍俊不禁,以帕掩口忍笑。
皇帝转过头来,看到了早就侍立在门口等待传唤的婆媳俩,不由扬起了嘴角:“既然来了,就进来说话吧。”
皇后带着太子妃进到寝殿里,上前行礼。
皇帝免了礼,安公公就上前放了脉枕。待到他将手腕搭到脉枕上,安公公又拿纱帕掩住。
楚卿走上前诊脉,仍然诊了两只手,时不时问安公公几句话:“药膳可按时吃了?药茶一直喝着?煎药的火候需要严格把控,最好让耿太医亲力亲为。”
她怀着身孕,实在腾不出精力亲力亲为。但煎药的任务绝不能交给普通的宫婢内监,必须得医术精湛的医者才能胜任。
安公公一一回答了,都让楚卿很满意。
楚卿又写了几道药膳,递给安公公:“若父皇吃腻那几道药膳,可以经常换换口味。”
安公公毕恭毕敬地接过,亲自交待了下去。
看着这样的太子妃,在场的太子、璃王、晋王神色心理各有不同。
太子满脸骄傲:这么优秀的太子妃是属于他的!
璃王满脸阴沉:这个女人原本应该属于他的!
晋王满脸悻然:这擅长医术可比吟诗作赋有用多了。就算他娶的是大学士之女,再如何有才情也不如太子妃啊!
楚卿起身告退,不再打扰皇帝跟皇子们讨论政务。
*
楚卿陪伴着皇后走出寝宫,见跟前没有闲杂人员,这才停下脚步,轻声开口:“儿臣说过,只要父皇龙体安康,太子的位置就无人能撼动。他老人家健在,一切牛鬼蛇神魑魅魍魉都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这些年积累的威望无人能撼动,他就像是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天盛王朝的皇权就能保持绝对的稳定。
皇后撇了撇嘴,许久才冷笑一声:“历朝历代都有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江山社稷照样固若金汤。何况太子早已成年,他若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有什么不稳的。”
楚卿:“……”
这人是想做太后想得有些走火入魔了吧。
她并没有跟她争执,只是淡淡一笑,打算结束这个话题。
皇后却接道:“如今皇上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你的胎相也稳固了,倒不必再继续住在皇宫里。毕竟不合祖宗规矩,名不正言不顺的,平白给太子招来些非议。不如今日就搬回东宫去吧。”
楚卿眸光闪动,知道皇后此举肯定还有深意。
果然,皇后继续道:“你还不到两个月的身孕,虽然胎相稳了,太医却说不宜侍寝。太子正值血气方刚,总不能一直做苦行僧。回东宫之后,你就安排侧妃侍寝吧。”
又来了。
楚卿温声解释道:“上次安排万侧妃侍寝,太子发了好大的火。儿臣答应不再插手此事,还是由母后派赵嬷嬷过去安排吧。”
太子妃的贤良人尽皆知,但她却不想用贤名来绑架自己。
这种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事情还是交给皇后去做吧!
第178章 让我给这个小妾行礼?
楚卿离宫之前去探望了陈太后。
她带了皇后赏赐的御贡柑橘和枇杷,跟陈太后一起品尝,顺便聊起了皇上的病情。
“虽说太后娘娘派了身边的嬷嬷去探视了父皇,不过孙媳猜想太后肯定还是记挂着父皇的病情,特来亲自禀报。”楚卿为自己此行找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太后不由眼眶微微湿润,叹道:“哀家正准备亲自去一趟,你来了正好说说,皇帝没有什么大妨碍吧?”
楚卿详细说了皇帝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却隐瞒了他与子息方面无能为力的事情。“……两次服用丹药,伤了根元。想要完全恢复不容易,只能慢慢调养。”
太后忍不住叹气:“瞧着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儿,这辈子也顺风顺水的,谁能想到他不声不响地连栽了两个大跟头。唉,不长记性的东西。”
楚卿对此不予评价,毕竟有些话太后说得她却说不得。
“孙媳给太后把一把平安脉吧。”她主动道。
太后露出欣慰:“没想到你的医术这么厉害。多亏了你,皇帝才能两次死里逃生。”
虽说皇帝不是她亲生的,母子感情也淡漠。可她自己身无所出,自然仍将皇帝视为了她的依靠。
楚卿把完了脉,给太后开了七道药膳。她叮嘱她每日吃一道,七日为一疗程。
太后又询问了她的身孕,得知一切正常,合掌道:“但愿一切平安顺遂!”
楚卿轻抚着自己依然平坦的腹部,莞尔道:“只要父皇老人家平安顺遂,我们都能得他福荫庇护。”
*
“叮,一万金币借贷已到账,扣除宿主一个月的寿命。目前共计扣除六个月的寿命。”系统的机械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