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读心穿越女,我稳坐东宫(293)+番外
待到众皇妃、皇子、公主,文武百官群臣们回过神来,就已经开始新帝登基仪式典礼了。
陈太后换了崭新的凤冠霞帔,亲自主持大局。
楚卿脱下孝衣,按照太后品阶大妆。
醒目喜庆的大红色盖住了丧仪的白色,皇宫顿时换了新颜色。
礼部尚书脱下了孝衣,换上一身簇新的朝服,亲自主持新帝登基典礼,
众人瞩目里,楚卿抱着新帝登上了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座。
这一幕来得太过突然,很多人当场愣住了。
登基仪式进行到最后一步,主持大典的礼部尚书高声唱喏:“皇妃、皇子、公主、亲王、亲王妃携家眷叩拜!文武百官叩拜!新帝登基典礼成!”
文武大臣们瞠目结舌,他们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礼部尚书当众展开了先皇遗诏,并且亲自宣读:“奉天承运,先皇诏曰:朕,当今圣上,特下此诏,诏告天下。册封纳兰珩为皇太孙,继承大统,登基为新帝。望其不负众望,勤勉政事,以保我朝江山社稷永固。钦此!”
随着宣读声落下,朝臣们习惯性跪地高呼万岁。
喊完了,他们才省过神来,怎么这般容易就接纳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做新帝?
没办法,世世代代养成的习惯,臣服思想已经根植到了骨子里。
他们看到明晃晃的圣旨膝盖就发软,看到坐在龙椅里的人就忍不住想跪拜。
身体比脑子反应更直接一些。
待到反应过来,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陈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参加新帝登基大典,并且以新帝的名义当场颁布了一道新诏书。
先皇身边的亲信总管大太监刘公公,手里展开一道明黄的圣旨,面向群臣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新皇诏曰:朕之父皇纳兰旭,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深孚众望,晋封为太上皇。辅佐朝纲,以保我天盛王朝江山社稷永固!朕之生母,原摄政王妃楚卿。贤淑端庄,克尽妇道,宜加殊礼,以彰其德,兹特晋封为皇太后,钦此!”
群臣面面相觑:先皇留有遗诏,原东宫太子纳兰旭被册封为摄政王,临朝摄政。
今日这样重要的场合,他怎的始终没露面?
太多的疑点和不合礼法之处,但群臣们却已经参拜了新帝,承认了新帝。
还不等他们整理好混乱的思绪,又一道新鲜出炉的诏书下来了:
“奉天承运新皇诏曰:朕初登大宝,天下未安,人心浮动。值此风云变幻之际,朕深感责任重大,日夜忧虑国家之安危。然而朕尚年幼,阅历浅薄,尚需时日以历练成长。故特请吾母楚太后垂帘听政,辅助朕处理军国大事,共保社稷之安宁。钦此!”
第234章 太上皇
一道道明黄色的圣旨递了过来,刘公公显然还打算继续念下去的。
新帝登基,照例要诰封先皇遗留下的皇妃和子嗣。
皇妃晋封太妃,皇子晋升亲王等等。
诰封完了皇室宗亲,接着就轮到晋升朝臣,历朝历代如此。
就在正在走流程的时候,姚贵妃反应了过来,并且第一个跳出来高唱反调。
“一个刚足月的奶娃娃能下什么圣旨?是有心之人假传圣旨!都是假的!”
“皇后毒死了皇上,按律该剐!她所出的皇长子纳兰旭也该被贬为庶人,替她赎罪!”
“楚氏女楚卿助纣为虐,协同皇后一起毒害皇上!皇上驾崩那晚正是吃了她给的丸药才会神智不清,所以才会立下皇长孙为皇太孙!”
“若皇上有半分神智在,他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
面对姚贵妃的叫嚣和指责,楚卿并没有辩别一个字,直接下令道:“拿下这满嘴胡说的妖妇,押入刑部天牢!”
姚贵妃顿时尖叫起来:“你们敢动本宫……”
东宫二十六卫司的人出动,一队士兵动作快如矫龙般扑向姚贵妃。
姚贵妃身旁跳出来几个带刀侍卫,但显然无论人数还是功夫都被东宫二十六卫的人碾压。
变故来得太容易,处在外围的人甚至还没反应过来。
永宁公主接过了姚贵妃的任务,尖声叫嚷:“楚氏女楚卿协同皇后毒害皇上,给皇上吃了毒药导致他神智不清才会册立皇长孙为皇太孙。这遗诏作不得数,来人呐,把楚氏妖女就地正法!”
“我看谁敢造反!”陈太后一声厉喝,不怒自威地看向众人:“难道你们当哀家是死的不成?”
躁动的人群被陈太后这一声呵斥又稍稍稳住了。
楚卿趁机喝令:“拿下永宁公主!”
先下手为强,能抓一个算一个。
反正新帝登基仪式礼成,珩儿已是天盛名正言顺的新帝。只要拿住了反对派的头目,就有可能镇得住局面。
她却也知晓真正难对付的从来不是姚贵妃、永宁公主之流,而是那个启动了大女主光环的薛梦娇。
永宁公主也陷入了东宫私兵的包围,终于顾不上叫嚣了。
楚卿拿着东宫的兵符,继续调兵遣将:“拿下晋王!”
先不需要任何罪名和理由,只要先控制住了,再研究后续。
晋王毫不犹豫地抛下了晋王妃,在亲兵侍卫的护送下转身就跑。
晋王妃被无情地推倒在地上,面如死灰。
但是东宫私兵却看都不看她一眼,毫不停留地继续追缉晋王。
谁不知道晋王有了新宠?这晋王妃就是枚弃子,完全没价值。
“晋王谋反,意图篡位!姚贵妃及其母族参与其中,其罪当诛!”
楚卿清朗的声音在典礼现场传出很远,足够在场的皇室宗亲、文武百官、统领侍卫、内监宫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