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青楼弃花女,养好一对痴哑儿/魂穿,我成一位毁容村妇/景安晏宁(131)+番外
整个田野沉浸在一片丰收的氛围中,阳光、稻香、农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
罗亦窈不拘着两个孩子,随他们自己带着自己的玩伴随处去玩。
看着农户用一个个稻床给收割上来的水稻脱粒,还是用的稻床。
稻床是最原始的稻谷脱粒工具,由木架和竹面组成。使用时,将稻子举起,往竹片上用力掼打,可使谷粒脱落。稻床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效率低下,需要大量人力。
看得罗亦窈直皱眉。
于是,她趁着王老和林举人把两个孩子都带去参与收割水稻了,她一个走到庄子大堂主屋她的房间,把空间里脚踏式的两台稻谷脱粒机和两台风谷机放了出来。
风谷机,又称风谷车、扬谷机,是一种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
使用时,将稻谷放入风谷机中,通过风力和震动将谷粒与杂质分离。风谷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脱粒效率,减轻了人力负担。
两个木质脱粒机、两个木质风谷机。四个机子排排立着,罗亦窈出门叫仆人进来搬出去。
众人特别是十五位司农眼睛冒光,本来刚才看着这绝妙的挖渠思路来引动水源,他们本身就觉得是可以利民的事件。如今看见这四个物件,再听了罗亦窈的解说。
顿时间个个都抢着上手操作。
“罗娘子,这脱粒机和鼓风机我们闻所未闻!可否让我们安排工木匠过来复刻?”
“可以啊,到时候直接安排来庄子都可以。”
其中那位司农少卿又兴奋问道:
“罗娘子,要是其他地方不试这边平坦,那么这个水渠如何开展开凿呢?”
看着他一脸求知样,难道现在是还没有?这些农人都挑担吗?再想想她看到的,“可以建造水车,利用人工脚踏或者水动力来运输水利到田间的水渠。”
“何为水车?”
“一时间说不清楚,要不你随我来吧。”于是罗亦窈带着他还有几个司农回到庄子正堂房子。
她取来了纸笔,开始勾勒出水车的外观轮廓。虽然只是粗略的几笔,但水车的整体构架已然跃然纸上。连轴部分,她也尝试性地描绘了一番,虽然略显生涩,但足以让人看出其中的巧妙之处。
至于更精细的部分,她确实所知甚少,但她已经画了清晰的思路给他们。
她知道,古时代的工匠和铁匠都是极为聪明能干的,工匠精神。他们擅长很多精益求精的杰作。
古时候智慧的农夫们深知水源对于农田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巧妙地构思出了一种创新的装置——水车。现在罗亦窈只是加速了时代的运转。
这种神奇的水车,不仅能够借助人工脚踏的力量,还能利用自然界的水动力,将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运输到田间的水渠中,为农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水车的建造过程充满了匠心独运。农夫们选用坚固耐用的木材作为主体结构,精心雕刻出每一个部件,确保它们能够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
水车的轮盘被巧妙地安装在溪流或水塘的旁边,利用水流的力量驱动其转动。
同时,为了方便人工操作,他们还特地在水车上安装了脚踏装置,让农夫们能够轻松地通过脚踏来驱动水车运转。
以前看古装电视剧或者电影,画面中当水车开始运转时,轮盘在水流的推动下缓缓转动,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农夫们的辛勤与智慧。
脚踏装置则让农夫们能够轻松地参与其中,他们的脚步声与水车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随着水车的运转,清澈的水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田间的水渠中。水流沿着水渠欢快地流淌着,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为农田带来了勃勃生机。
水车的出现,不仅为农田带来了水源的便利,更展现了古代农夫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图纸一递到他们手中,司农便喜上眉梢,急忙将其小心翼翼地收入盒中。
在随行的闲聊中,罗亦窈才得知他们这些被分配到嘉州府的官员,皆是出身于无甚背景的寻常家庭。
在这里,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侍奉封地王爷,也就是目前的八皇子,而唯一的晋升之道,便是努力提升封地的农作物产量。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有望加薪晋官,甚至有机会进入京城的司农司。
因此,当他们踏入罗亦窈的庄子,目睹那些超越时代的神奇农具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那种兴奋,仿佛一股激流涌上心头,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升迁之路似乎就在眼前。
每个人都深知,这些先进的农具将是他们提升产量的关键。
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农作物的种植中,以期能够借此机会一展所长,为八皇子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功绩。
第144章 挖土豆、红薯
土豆是一种根茎作物,其成熟期因品种而异。一般而言,从土豆的种植到采摘,需要经历生长期、开花期、块茎生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土豆的成熟期一般在种植后2-4个月可采收。
在成熟期,土豆的块茎会膨大并变硬,此时就可以采摘了。
如果采摘时间过早,土豆的口感会较为涩和生硬;如果采摘时间过晚,土豆会因过度长时间的存放而自然腐烂。
同时,
红薯也是一种根茎作物,生长周期一般为3-5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品种和生产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方法等因素。